天天看點

四川與雲南的區劃調整,當年的1個市,為何分給了雲南省?

四川與雲南的區劃調整,當年的1個市,為何分給了雲南省?
四川與雲南的區劃調整,當年的1個市,為何分給了雲南省?

首先,我們需要聊聊四川和雲南的曆史。不得不說,兩個省份的曆史非常悠久,也都是我國西南地區的重要省份。近年來,成都市、昆明市的發展非常迅速。曆史長河中,漢朝把全國劃分為13個州,四川和雲南都隸屬于益州管理。在三國時期,還出現了“諸葛亮七擒孟獲”的經典故事。到了唐朝統治時期,四川和雲南都隸屬于劍南道。

在唐宋統治時期,雲南地區先後形成了南诏國、大理國等政權,并且與中原王朝的關系非常好。例如大理國時代,與宋朝屬于半盟友的關系,大理國向宋朝輸送了大批戰馬。13世紀,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後,在幾十年時間裡,先後消滅了西夏國、大理國、大金國、南宋等一系列政權,建立了一個疆域空前遼闊的龐大帝國。

四川與雲南的區劃調整,當年的1個市,為何分給了雲南省?

随着疆域面積的擴大,元朝也開始犯難了。面對全國幾百個州府、幾千個縣,依靠原有的機構根本就忙不過來。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并不符合元朝的需要。此外,無論是唐朝的15道,還是宋朝的23路,都屬于監察區。最終,元朝在宋朝23路、金國行尚書台的基礎上,推出了加強更新版,那就是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遼陽行省、湖廣行省等等。

四川省、雲南省就是這一時期設立的,不過,當時的雲南省、四川省,在區劃方面與現在有很大的差别。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非常簡單,管轄區太大,結果比較粗犷。是以,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後,結合各方面的情況,在元朝行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調整。到了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時期,由于明朝有南北兩個都城,形成了兩直隸一十三省的區劃格局。

四川與雲南的區劃調整,當年的1個市,為何分給了雲南省?

不得不說,我國很多省份的區劃,都是在明朝統治時期确立下來的,例如河南省、山東省、江西省等等,與現在的區劃非常接近。當時,四川省與雲南省交界地區,部分地區的區劃已經穩定下來。17世紀,清朝确立了自己的統治以後,結合明朝行省的情況,進一步調整完善,逐漸形成了内陸18省的格局。

請注意,當時,水富市的大部分管轄區,都隸屬于四川省。具體來說,隸屬于叙州府的宜賓縣。清朝統治了幾十年以後,外部威脅已經基本消除。1722年,69歲的康熙皇帝去世,45歲的雍正皇帝上台。作為“工作達人,”雍正皇帝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内部,先後頒布了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政策,減輕了各地群衆的負擔。不過,鄉紳當差的政策,沒有成功。

四川與雲南的區劃調整,當年的1個市,為何分給了雲南省?

在西南地區,雍正皇帝開始了著名的改土歸流,并且任命鐵杆心腹鄂爾泰,擔任了雲貴桂三省總督,全權負責西南事務。鄂爾泰在西南工作期間,對四川省的影響非常大。因為,鄂爾泰先後上奏,把隸屬于四川省的遵義府、東川府、烏撒府、烏蒙府等大片地區,劃入了貴州省、雲南省。例如貴州省遵義市、雲南省昭通市,就是這一時期劃入的。當時,四川官員和軍民,對鄂爾泰的印象非常差。

曆經了這次劃分以後,四川省與雲南省交界地區,基本上穩定了下來。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随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尤其是西南地區,軍閥混戰嚴重,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大小軍閥。在這樣的情況下,各路軍閥根本無力調整各地的區劃。

四川與雲南的區劃調整,當年的1個市,為何分給了雲南省?

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尤其是進入50年代以後,随着戰争的結束,我國進入了經濟發展和戰後重建階段的工作。到了50年代後期,150多個重要項目,陸續開始建設。當時,對于鋼鐵、煤炭、石油等各種資源的需求量明顯增加。截至60年代,水富縣的大部分地區,仍然隸屬于四川省宜賓縣管理。此外,還有部分地區,隸屬于雲南省的綏江縣、鹽津縣。

70年代初期,在宜賓縣安富鄉,發現了儲量可觀的天然氣資源,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1974年,四川省宜賓縣的安富鄉、水東鄉、水河鄉,劃入了雲南省昭通地區管理,組成了水富區。随着全國經濟持續發展,到了80年代初期,我國很多省份下轄的地區,改為的地級市。很多區,改為了縣或許縣級市。

四川與雲南的區劃調整,當年的1個市,為何分給了雲南省?

1981年,在原有3個鄉鎮的基礎上,雲南省綏江縣太平鄉、鹽津縣兩碗鄉和周邊幾個村莊,劃入水富區以後,設立了水富縣。是以說,水富縣的管轄區,當年不完全屬于四川省,也不完全屬于雲南省,四川省劃入的區域更多一些。水富縣地處金沙江與橫江彙合處的夾角地帶,屬四川盆地南緣,雲貴高原的起點。東、北分别以橫江、金沙江為界,與四川省宜賓縣隔江相望。

水富縣設立以後,由于地位重要,在水富縣建立了全國第三大、世界第五大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最大壩高162米,水庫庫容51.63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77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307.47億千瓦時,單機容量世界第一達80萬千瓦。此外,水富縣擁有雲南省最大的内陸港口,也是雲南融入長江經濟圈的唯一門戶。

四川與雲南的區劃調整,當年的1個市,為何分給了雲南省?

通過水富港,雲南省内的各種物資可以通過長江水運,順長江而下,直達南京、上海等地。根據統計,年貨運吞吐量63萬噸,千噸級各種貨輪可自由進出水富港。據說,随着河道的拓寬,3000噸級的商船,有望在水富港停泊。對于内陸城市來說,港口太重要了。例如部分内陸省會城市,對内陸港口的渴望,還做了一系列的通航實驗。

四川與雲南的區劃調整,當年的1個市,為何分給了雲南省?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