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名鼎鼎的鐵道遊擊隊,後來怎麼樣了?

衆所周知,解放戰争初期的山東軍區第8師(也就是後來的華野3縱8師,解放軍第22軍第65師),在華野成立前是山東野戰軍頭等主力師,被廣大指戰員親切地稱為“陳軍長袖中的小老虎”。實際上,山東8師的曆史并不悠久。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根據時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八路軍115師政委、代師長、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書記羅榮桓的指令,濱海、魯中、膠東、渤海、魯南這5個二級軍區的部隊開始編組成8個野戰師(每師轄3個2500人以上的甲種團)和11個警備旅(每旅轄2個團)。按照羅榮桓當時的想法,野戰師主要擔任奪取日僞占據的大中城市及交通要點的野戰任務,警備旅則主要負責地方上的對敵鬥争。

第8師于1945年9月14日在峄縣召開成立慶祝大會時,首任師長王麓水兼師政委,何以祥任副師長,劉春任師政治部主任。魯南軍區主力3團改稱22團,主力5團改稱23團,第3軍分區的3個基幹營則合編成24團。師部直轄1個特務營和1個騎兵連,全師共9000餘人。該師員額充實,每團有2門迫擊炮,每營有2挺重機槍,每連有4、5挺輕機槍和1、2具擲彈筒。

如此裝備,在當時的山東8個野戰師中,隻能算中等水準。而論部隊資曆,則更是頗顯稚嫩。魯南8師下屬3個團中,22團(即魯南軍區“老3團”)是1941年才組建的,23團前身是1940年由蘇魯支隊改編而成的115師教導2旅5團。而24團的3個營都是由兖州、濟甯的地方部隊升編。

不過,若論戰鬥作風,山東8師所屬部隊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很硬朗,技戰術水準進步很快。“老3團”組建時,正值魯南地區鬥争最艱苦的階段。1941年12月8日,日僞出動9000餘兵力,對白彥地區實施“鐵壁合圍”。“老3團”為掩護115師直屬機關和黨校轉移,以2個半連兵力堅守蘇家崮,抗擊27倍于己之敵發起的數十次沖鋒。在彈盡糧絕後,戰士們砸毀槍支,一個個抱着沖上山頂的敵人跳下懸崖。此戰斃敵300餘人,而守崮的2個半連除30餘人突圍外,全部壯烈犧牲。

大名鼎鼎的鐵道遊擊隊,後來怎麼樣了?

5團成立後,長期戰鬥在抱犢崮地區,這裡是115師經晉冀魯豫直達晉東南的交通樞紐,該團擔負着護送幹部安全跨越津浦路的重任,被日軍視作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經日軍反複“掃蕩”後,根據地被敵壓縮成“東西一條線,南北一槍穿”的狹小地帶,5團以花生殼、榆樹皮充饑,硬是挺了過來,通過局部反擊終于恢複了根據地。

别看24團在魯南8師下屬3個團中資格最嫩,但“陳軍長袖中的小老虎”這外号卻是由他們掙來的。這一點知道的人很少,大名鼎鼎的鐵道遊擊隊就在這個團。1942年夏,劉少奇由蘇北回延安,1943年11月陳毅路過山東去延安,都由鐵道遊擊隊護送,安全通過封鎖區。陳毅當時就高興地說:“我到了延安一定要告訴毛主席,津浦路上有你們這隻小老虎!”是以才有了“陳軍長袖中的小老虎”這個外号。

魯南,是山東軍區的南大門。新成立的山東8師首要任務,是将峄縣、棗莊、台兒莊、鄒縣、滕縣這些仍掌握在日僞據點一一拔除。這些據點絕非炮樓可比,經8師當時的裝備狀況,攻堅頗有難度。不過,部隊中有不少礦工,懂爆破技術,而且早在局部反攻時就已經在逐漸探索、運用爆破戰術,頗有些經驗積累。棗莊雖仍掌握在日僞手中,但早已被我軍滲透得千瘡百孔,已建立起一條從礦上偷運黃色炸藥出來的地下管道。魯南軍區參謀處和兵工廠據此積極研發攻堅用的特大手雷,專門用于對付鐵絲網、鹿砦和碉堡。

山東8師組建後的首仗,是攻打峄縣縣城。城裡駐有僞縣長石振九率領的僞警備隊1700餘人,擁有輕機槍20餘挺,擲彈筒10餘具。另有1個約180人的日軍警備隊駐守在縣城南關和火車站兩處。該敵将北門堵死,其他幾處城門白天開放,夜間用沙包堆塞。該敵隻在城牆上做了些簡單工事,城牆外并沒有設定副防禦設施。

大名鼎鼎的鐵道遊擊隊,後來怎麼樣了?

按理說,這股日僞兵力不多,工事不強,且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陷入惶恐不安中,可謂兵無鬥志,屬于弱敵。但是,8師首任師長王麓水卻并不輕敵,堅持将弱敵當強敵來打,在攻堅中鍛煉部隊戰鬥力。他讓22團采取偷襲、爆破城門和架梯爬城相結合的戰術主攻東門。23團負責奪取火車站,攻占南關,切斷城内僞軍與城外日軍的聯系。24團在峄縣城北阻擊棗莊方向可能來援之敵。

戰前,兩個主攻團的連、排級以上指揮員,以及突擊連的所有戰鬥組長,都化妝成老百姓抵近察看地形,并通過群衆收集守敵城内兵力分布情況。22團3營的爆破員趁着夜色摸到了城門口,将沖擊路線和炸藥放置地點都選好了。部隊制作了11架爬城牆用的加長梯子。22團團長王吉文和團參謀長畢慶堂還親自參加炸藥包的捆紮和引爆試驗。

攻打峄縣的戰鬥于1945年9月11日21時打響。僞軍堆在東門的沙包垛很快便被炸開一個缺口,22團僅用時10分鐘就突入城中,3個營同時展開,對敵實施穿插分割:1營經大街向南發展,2營直取天主教堂,3營沿城牆殺向該城西南角。經3小時戰鬥解放縣城,俘僞縣長石振九以下1500餘人,繳獲輕機槍21挺,擲彈筒11具。駐守城外南關和火車站的日軍據險頑抗,亦被23團消滅,僅有少數殘敵趁亂逃脫。

9月12日一早,8師師長王麓水率指揮機構入城後,并不急于表彰部隊,也不忙于張羅召開8師成立慶祝大會,而是率領各級主官和參謀人員到突破口和各個戰鬥現場總結經驗教訓,善總結才會有提高。8師首任主官的這個作風,對部隊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這也是該師在攻堅戰鬥中進步神速的根源所在。

1945年10月,羅榮桓率山東軍區機關大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師,第5師一部、以及魯中、濱海、膠東、渤海等軍區主力各一部,共計6萬多人奔赴東北。留在山東的隻有8師、4師和5師一部。山東軍區再次将地方部隊升編為野戰軍主力,8師的主力地位由此更加突出。

大名鼎鼎的鐵道遊擊隊,後來怎麼樣了?

10月13日,8師23團一舉攻克了台兒莊以南、隴海路以北的宿羊山陣地,殲滅駐紮于此的僞軍劉斐然部隊,還繳獲了一個完整的修械所。宿羊山圍牆高約4.5米,圍牆四角均修有碉堡。牆外有一條寬約5米的壕溝,東門處設有吊橋。23團10連采用連續爆破法,迅速将圍牆和外壕炸垮,然後在全團火力的集中壓制下打開突破口,一舉殲滅該敵。

接下來,8師又奉命攻打鄒縣。該縣東門由日軍米倉中隊駐守,西關外火力站駐紮着日軍鐵道警備隊。吳化文僞軍第10團團部率2個營駐西門裡,1個營守西關。僞軍鞏振寰部分守北門和南門。無論是敵兵力還是工事堅固程度,鄒縣都明顯超過峄縣。王麓水決定将師特務營的2個連加強給22團擔任主攻。24團1個營負責解決日軍鐵道警備隊,2個營在鄒縣以北破壞鐵路,準備打擊可能由兖州南援之敵。23團在鄒縣以南,破壞界河南北鐵路,打擊可能由滕縣北犯之敵。

吸取了峄縣攻堅戰中,城門口炸開的缺口不夠寬大,影響了部隊突進速度的教訓,以及宿羊山攻堅連續爆破成功的經驗,22團在戰前準備時,每個連都準備了炸藥包,都反複練習了如何在敵火網前送炸藥包的技戰術動作,并在實戰中明顯加大每個爆破點的炸藥使用量。

由于準備充分,10月17日拂曉,22團1營在鄒縣東門實施連環爆炸成功。僅用25分鐘,全營便突入城中。後續部隊魚貫而入,戰至18日16時,全殲頑抗的吳化文僞軍第10團,用炸藥将日軍米倉中隊全部埋在廢墟下。僥幸未死的9名日軍被戰士們從廢墟下扒出來後,乖乖領受了幫“八路太君”給鐵道警備隊送勸降信的任務。這股日軍尚在猶豫中,22團一炮将火車站信号樓頂上膏藥旗轟成了碎片,吓得日軍鐵道警備隊隊長立即打出白旗,列隊出來交槍。

此役,8師殲滅2500餘名日僞軍,繳獲92步兵炮2門、平射炮、迫擊炮4門,擲彈筒17具,輕重機槍40餘挺。鄒縣附近十裡鋪、界河、下看鋪等鐵路據點的日軍,共計360餘人紛紛向8師投降。由此,山東我軍截斷了國民黨軍北進的通道。

大名鼎鼎的鐵道遊擊隊,後來怎麼樣了?

之後,8師又配合兄弟部隊,于11月4日在津浦路界河車站南北地區,攔腰截擊了吳化文的僞第3方面軍,生俘僞第1軍軍長于懷安。又于11月11日,打擊了猬集在臨城附近的陳大慶第19集團軍。在這場戰鬥中,8師出了個著名的英模陳金合。

臨城西北不遠處的柏山,是個重要制高點。往西能監視微山湖,往東能控制橫貫南北的津浦鐵路。柏山項上有座大廟,敵97軍又在大廟西北角加修了一個堅固的三層大炮樓,互為犄角,分别由1個加強連駐守。8師23團于11月11日23時發動對柏山攻擊,戰至12日4時殲敵大部,隻剩下敵副營長帶幾十名死後固守炮樓。

此時,臨敵增援之敵已與我打援部隊接觸,團長令攻擊部隊10分鐘解決戰鬥。2連機槍連班長陳金合抱着全營剩下的最後1枚快速手雷與敵炮樓同歸于盡。為了紀念這位英雄,柏山改名為“金合山”,23團2連機槍班被命名為“金合班”。

此前,8師打擊的都是日僞軍,從柏山開始,作戰對象變成了國民黨軍,二者的防禦戰術有明顯不同。官橋車站以南、鐵路以東,坐落在平原上的孟家倉為例。這個擁有幾百戶人家的大莊原有圍寨和碉樓,圍寨外有壕溝。

敵新編第2師1個團入駐後,不但修築了大量野戰工事和子母堡、暗堡,還加修了大量的外壕、鐵絲網、鹿砦等副防禦設施。不過,這也難不倒已積累、總結了不少攻堅經驗的8師。8師中攻堅經驗最少的24團,于11月24日晚至25日城,冒雨使用連續爆破法,一舉攻下這個據點,全殲守敵。

孟家倉是平原攻堅戰,困難不小。而接下來的官橋火車站之戰就更麻煩了。這不僅因為這個鎮子裡有不少鋼筋水泥洋房,是守敵的天然堡壘。他們還将挖外壕挖出來的土築成圍牆,壕溝裡加修暗堡。鎮内巷口各種地堡、暗堡密布。還因為鎮内居然有國民黨新編第2師、僞軍申憲武部和300餘日軍這三股勢力。

大名鼎鼎的鐵道遊擊隊,後來怎麼樣了?

8師冒雨攻擊時,雖然克服困難連續爆破成功,但在縱深戰鬥中卻因地形地貌極為複雜,日僞頑三方夾擊火力過于猛烈而承受了較大傷亡。關鍵時候,王麓水決定集中力量打擊戰鬥意志不強的僞軍和頑軍,而對日軍主要采取政治攻勢。此舉果然有效,成功瓦解日軍後,失去了主心骨的頑軍和僞軍立即便垮了。此戰,8師俘虜國民黨軍師長以下2000餘人,日軍300餘人,還繳獲了2門山炮和1門機關炮。8師以此組建了第1個炮兵連。

接下來,8師兵指山東除省會濟南外第二堅固的城市滕縣。國民黨第19集團軍副司令徐良率暫1旅和僞保2師共8000人,進駐滕縣後在原有的高大城牆外,又修築了縱深達1000米的地堡群,并在城牆與外壕之間,修了許多暗火力點。這一次,王麓水決定動用剛繳獲的2門山炮,采取直接瞄準射擊與連續爆破相結合的戰術,砸開這個烏龜殼。

12月12日夜,8師對滕縣外圍陣地發起攻擊。幾個小時後,22團攻克東關,24團逼近北門。令人扼腕痛惜的是,13日下午,王麓水在22團前沿陣地抵近觀察時,被敵軍發覺。1發炮彈飛來,王師長不幸犧牲,22團團長王吉文負重傷。

戰前折損大将,不但沒能打擊8師的士氣,反而是最好的戰鬥動員令。指戰員們高呼着“為師長報仇”的口号,像猛虎下山般撲向敵陣。成立不久的炮兵連将2門山炮推進到距滕縣東門200米處實施直接瞄準射擊,用17發炮彈轟掉了城牆上15個敵火力點。輔以連續爆破,突擊班僅用5分鐘就占領了東門。

後續部隊不待濃厚的爆炸煙霧散去,就魚貫沖入城中,機動靈活地穿插分割敵軍陣地。經一夜激戰,擊斃了僞保2師師長趙毅軒。22團突擊連僅以10餘人傷亡的代價,俘敵1100餘人。暫1旅旅長李華被迫投降。隻有徐良率少數人逃脫。

大名鼎鼎的鐵道遊擊隊,後來怎麼樣了?

“鐵打的騰縣”一夜之間被我攻克,極大震撼了國民黨方面。陳大慶的第19集團軍即行收縮,他本人也蹲在徐州城内數月不敢動彈。12月15日,魯南軍區黨政工作團接管滕縣,8師開到滕縣以西,在張雲逸的主持下召開王麓水師長追悼大會,并對滕縣攻堅戰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

在總結會上,大夥兒一緻認為王師長生前制訂的“火炮抵近射擊與連續爆破相結合”、“爆破與火力掩護及突擊相結合,一環扣一環”的戰法很有效。而且指揮員要親自到敵前沿搞清楚情況,才能下準決心。雖然此次滕縣攻緊,8師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但今後仍要堅持這一做法,而且要更加注意前沿偵察過程中的隐蔽問題。

此外,如何捆炸藥包,如何送炸藥包,這些技術平時都要反複練習,而且力争做到人人皆會,關鍵時候個個都能頂上去。瞧瞧,有這樣優秀的首任主官、如此作風傳承、輔以不斷總結提高,山東8師能成為“陳軍長袖中的小老虎”,絕非僥幸。

本文作者:忘情,“這才是戰争”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争”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于抄襲洗稿者,都将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