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這個職業伴随着封建王朝的開始到結束,這些本是一個完整的人,可惜為了某種目的,最後隻能無奈的進攻當太監,他們陪伴着皇帝,成為皇帝最親密的人,同時他們借用這層關系,對朝堂之事擅加幹涉,是以被後人所诟病。

太監,在古代也稱宦官,其實在古代太監是有一定的品級和俸祿的進階宦官,不像今天說太監是一種貶義的成分在裡面,從某種意義來說是對他們的一種尊稱。在封建社會,皇室為了保證皇室的血統純正,對待進入皇宮伺候的男子一律要求淨身,這一要求導緻了中國曆史上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行業,那就是太監。
太監基本上是默默無聞,但是曆史上還是出現了幾個有名的太監,例如唐代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賢、東漢的十常侍等等,但是中國有記載,同時留下姓名的太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豎吊,他開始是齊桓公姜小白的一個近臣,為了更加得到齊桓公的重用,自己主動閹割自己,然後進宮去伺候齊桓公,當得知齊桓公想吃人肉的時候,他将自己的兒子殺了給齊桓公吃,這種滅絕人性的作為,齊桓公認為是愛自己,是以在後面更加器重使用他。
當說到齊桓公的時候,有必要介紹一下他,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五霸之一,早年在鮑叔牙的保護下到莒國避難,齊襄公和公孫無知逝世後,他和公子糾兩個為了争王位,公子糾在管仲的建議,設伏兵射了齊桓公一箭,可惜他命大,逃過一劫,最後反而搶先一步繼承了君位,在繼承君位後,本想殺了管仲,在鮑叔牙的舉薦下,他重用管仲,管仲一些列的改革,使得齊國逐漸走向強盛,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平定宋國内亂,滅了譚、遂、鄣等小國,在北邊北擊山戎,他的行為深受周天子的贊賞。管仲快死的時候,還提醒齊桓公易牙等人不可重用,一個不愛惜自己和自己兒子的人,又怎麼會愛惜别人,可惜齊桓公全然不聽。
在管仲和鮑叔牙相繼逝世後,易牙更加肆無忌憚,齊桓公年來将死之時,對自己的君位繼承人搖擺不定,他把君位分别許諾了幾個公子,導緻兄弟失和,開始不斷的在鬥争,豎刁想立公子無虧繼承君位,他看到病重的桓公,将桓公留在深宮之中,其他左右侍奉的人,不管是誰都趕了出去,同時築起高牆,防止任何人探視,為了能夠讓公子無虧順利繼位,齊桓公的生死不讓任何人知道,就這樣齊桓公被餓的受不了,含恨而死,他的身體放在那裡幾個月才下葬,可以說是無非來形容那種慘樣。
齊桓公死後,他們密謀殺害太子,擁立無虧繼位,可惜太子昭知道消息後逃到了宋國,在宋襄公等國的幫助伐齊來奪回君位,大臣高虎看不慣豎刁等人的行為,将豎刁騙至自己的軍中,豎刁被亂刀砍死,這樣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太監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結語
太監大多因家境貧寒不得已入宮當太監,他們的身世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對于那些為了一己私欲,而擅權亂國的太監,是值得人們去唾棄的,一個不愛惜自己身體的人,又怎麼會去愛惜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