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亡身入楚王家,回首春風一面花。感舊不言長掩淚,隻應翻恨有容華。”這首詩講述了一位女子的悲情人生,其故事,千百年來,流傳不絕。這位女子究竟是何許人也?

事實上,這位女子曾引得很多文人墨客争相稱頌,如王維的《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息夫人是春秋時期息國的君主夫人,因其高尚的道德和堅貞不渝的品格而為後世傳唱。
息夫人本是陳國陳莊公的女兒,姿色容貌動人,見過她的男子無不為之傾心。魯莊公十年(前684年),陳氏女為了聯姻,下嫁息國君主。在出嫁的路上,她的容貌就引發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她姐姐早幾年前的時候嫁給蔡國君主蔡哀侯,由于息國與陳國間隔着蔡國,于是她決定趁機去面見自己的姐姐。結果由于其身着嫁服,太過美豔,居然讓蔡哀侯動了歪心思。息國君主聽說後,當然憤怒無比,于是聯合楚國一起攻打并俘虜了蔡哀侯。
息國君主在還未見到息夫人前,便如此愛戴她,可見其心智。見到之後便更加難忘,夫妻兩人相敬如賓,恩愛非常。息夫人臉上腮紅似桃花般粉嫩,遠遠看去比盛開的桃花還漂亮,而且其愛桃花,常常戴着一桃花簪,是以也被息國的百姓稱為桃花夫人。
然而兩人恩愛沒幾年,災禍來臨。由于蔡哀侯垂涎息夫人的美貌,又無法得到她,再加上亡國之恨,于是便想借機挑起息楚兩國的恩怨。他在楚國的宴會上,故意向楚文王提起息夫人,稱她有着天下絕世的容顔。楚文王也是男人,當然心動不已,于是借着曾幫助過息侯的過命交情去息國一探究竟。
在宮殿内,文王一見息夫人便再也無法忘懷,思來想去,他趁着與息侯觥籌交錯之際往其杯子中下了藥迷昏了息侯,不僅控制住整個息國,還把息夫人擄回了楚國做夫人,息夫人本想自殺,但是迫于息侯和息國百姓都在楚文王的控制之下,隻得屈身下嫁。
雖然她與楚文王之後有兩子一女,但是息夫人在楚宮内沉默寡言,三年來從未開口說話。她在無人的地方,一直思念着息侯。楚文王為了逗她一笑,用盡了辦法。
最後他隻得無奈地詢問原因,息夫人則說:“身為婦人而事二夫,不能守節而死,又有何臉面說什麼呢?都是蔡侯害了我。”
息夫人的一句話,成了蔡國滅亡的聖旨。楚文王為了她,在公元前680年出兵攻打蔡國,并将蔡侯的頭顱親自斬下。然而,楚文王的心意又如何能入息夫人心中?息夫人已經再也容不下除了息侯以外的人,她雖身在楚國,但是其心永遠與息侯相随。
至于息夫人的結局,至今已不可考了。有一種傳說,說終于有一天,她趁着文王外出行獵的機會,一個人溜出宮外,與息侯見面。一對苦命的夫妻劫後重逢,唯有相擁而泣,又知道破鏡終難圓,最後雙方殉情自殺。鮮血流在地上朵朵狀如桃花,楚人就在他們的濺血之處,遍植桃花,并建桃花夫人廟來紀念他們,于是息夫人又被稱為“桃花夫人”。
而之前已經在楚文王治下的息國,被楚文王命名息縣,“息縣”一名因息夫人與息國君主而一直未改其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