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貪官的懲治力度,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在,都是非常反對的,而清朝對待貪官都有一個基本的量刑标準。
隻要超過一千兩以上者都可以處以斬首執行。在乾隆剛剛上位的時候就非常痛恨貪官污吏,于是下令嚴查這些貪官,幾個官員都因為貪了數千兩銀子而被斬首,但是乾隆實際執行的時候并沒有按照這個标準。

在乾隆剛剛懲治貪官污吏的時候是這樣的:隻要是朝廷之中的大官A錢,在一萬兩以上才出以斬首,如果還不足一萬輛,則是被流放并不會緻死。貪官究竟是貪還是不貪?
這如果沒有真實确鑿的證據,是不能确認的,因為一旦這些官員被抄了家,他的家産情況就能說明一切,不管是朝廷重臣還是邊疆大官,誰也不能将自己所有的錢财都藏匿于家中。
在乾隆15年的時候就超了三朝元老張廷玉的家,那麼,究竟抄出了多少兩銀子呢?根據史料記載,當時,乾隆皇帝下令抄張庭玉家的時候,共計查獲36.2萬輛現銀。但是奇怪的是,乾隆皇帝并沒有就此認定張廷玉是一名貪官,實際上,張廷玉也是為官清廉的,否則,哪有在他死之後還能享受太廟的榮譽呢?
張廷玉作為漢人身份,而且還是三朝元老,能夠坐上這樣的官職,是為數不多的,尤其是在雍正王朝的時候的官職到了頂峰,獲得皇帝的恩寵數不勝數,但苦于張廷玉是漢人的身份,否則,雍正皇帝冊封為一個王侯将相也是情理之中的。到了乾隆繼位的時候,鄂爾泰和張廷玉兩人互相争鬥,當時的朝堂上呈現出張黨和鄂黨的兩極分化,滿漢對立的局面。
在乾隆剛剛繼位的時候,就看到這樣的景象,前期乾隆還不依賴于他們,但是到了後期,乾隆開始逐漸對這二人産生不滿,但是鄂爾泰在乾隆13年就因為生病而去世了,這些年也是乾隆執政風格變化最大的一年。
面對一方勢力的消失,乾隆最忌憚的就隻剩下張氏一黨了。但是乾隆皇帝認為自己是皇帝,應該享受最高權力,并不會受一方勢力的牽制,于是在乾隆15年就抄了張廷玉的家。
當時的張廷玉已經年事已高了,于是向乾隆皇帝提出要辭官回鄉,遠離朝堂,但是礙于面子,竟然像乾隆皇帝公開表态說:請皇上遵守先帝的遺诏,準許他入太廟。本來張廷玉安安心心的回家養老,是沒有任何事情的。
但正是由于張廷玉這樣對乾隆皇帝說,使得引發乾隆皇帝極大的不滿,後來由于張廷玉一系列的錯誤做法,而讓乾隆皇帝大發雷霆。
乾隆皇帝不僅下旨取消了他享受太廟的榮譽,還派重兵去抄了張廷玉的家。在乾隆15年的時候,作為張廷玉的親家,因為犯了大清律例而被革職,凡是和他有關聯的人,都應受到處罰,張廷玉至此也受到了牽連,乾隆皇帝将壓在心中的怒火一并激發,決定要治張廷玉罪。在張廷玉北京的一處宅子中,就查獲了36萬輛白銀以及大批的古玩字畫。
當乾隆聽到這樣數字的時候,認為隻是在北京的一處房子中就能查貨如此多的現銀和字畫,那麼他在家鄉還有幾套房子,是不是還有更多的存款呢?當時的乾隆皇帝受到律法的限制,不能向沒有定罪的官員進行抄家,這一舉動,于是,乾隆皇帝就将張廷玉治了一個貪官的罪名,但是乾隆皇帝在此之後并沒有追究張廷玉名下的所有财産,而是很快收手了。
張廷玉在曆史上為官以謹慎,為稱他不可能将自己貪來的錢财如數放在家庭中,但是由于他是文人,自然也非常喜歡文玩字畫,是以在他的家中出現很多文玩字畫也不足為奇,但正是由于它在前期得罪了乾隆皇帝,最終引來了殺身之禍。真正是乾隆皇帝做出抄家的決定,是乾隆皇帝想要看一下張廷玉是否對自己忠心。
但是張廷玉作為三朝元老,乾隆皇帝不得不有所忌憚,目前,龍皇帝在張廷玉的家中查出有萬兩白銀的時候,又想到張廷玉為官數十載,有這樣的存款也不足為奇,但正是由于張廷玉前期的做法,讓乾隆皇帝感覺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犯,是以才會對他做出懲治。
總結
張廷玉為官數十載以謹慎著稱,但是張廷玉到了老年卻不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屢屢挑戰乾隆皇帝的底線,這讓乾隆皇帝心中産生了想要嚴懲他的想法。首先是在朝堂上拉攏自己的勢力,然後隻想着自己進太廟的殊榮。
正是因為張廷玉的嚣張跋扈,才讓乾隆皇帝感覺自己的皇權受到了侵犯,而古代帝王最忌諱的就是功高蓋主,權力大過皇帝,這才有了這樣的結局。張廷玉身為三朝元老,聰明了一世,卻糊塗了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