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為何短短4年時間就成了許世友的頂頭上司

20世紀的中國革命,即使是在全世界的曆史次元上進行考察,也是波瀾壯闊的一場大規模運動。在這場革命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一位英雄,他年少鬧革命、升遷速度快、戰場犧牲早,可以說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卻發出了一個革命者的最強音。他就是紅軍将領陳海松,今天請大家跟着筆者,一起走近這位紅軍英雄短暫而又傳奇的一生。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為何短短4年時間就成了許世友的頂頭上司

1914年,陳海松出生在湖北的一戶農民家中。因為家裡面的條件不好,母親的身體又很虛弱,是以在陳海松出生不久之後,母親就撒手人寰了。從小陳海松就缺少了母親的關愛,幸運的是,長輩裡有一位嬸娘,扮演了陳海松童年時期的母親角色,讓他的童年多了一絲溫暖。小的時候陳海松非常淘氣,成天和同齡人打鬧,雖然父親努力供他到私塾去上學,但是他也隻是在那裡認了幾個字後就回家了,沒有進一步學習的打算。

在陳海松看來,自己可能要在老家當一輩子的農民了。然而,時勢給他提供了機會。我們知道,近代中國的農村是很凋敝的,農民生活非常辛苦,而造成這種慘狀的重要原因,就是那些拿着霸主鞭的黑手,也就是農村裡的地主。地主剝削農民的故事我們已經聽了許多,陳雪松家鄉的地主也不例外。陳雪松雖然在家務農,但他常常看不慣家鄉的地主仗勢欺人,剝削老鄉,心中暗暗地埋下了一顆革命的種子。此時紅軍部隊到達他的家鄉,他心中的革命種子開始發芽。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為何短短4年時間就成了許世友的頂頭上司

當紅軍部隊到達陳海松的家鄉時,他萌發了參軍鬧革命的想法,這可急壞了陳海松的嬸娘。陳海松是家族唯一的男丁,家裡面還等着他傳宗接代,為此嬸娘已經給陳海松找好了媳婦。但是陳海松告訴養大自己的嬸娘,自己出去鬧革命,是為了千百萬貧苦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嬸娘被陳海松的革命精神所折服,最終同意了他的想法。就這樣,陳海松參加紅軍,成了一名光榮的革命戰士。

陳海松剛一參軍,就被配置設定到當時擔任團長的許世友手下做勤務兵。說起許世友,那就又是一段傳奇了。許世友曾經在少林寺習武,後來回鄉參加革命,成為紅軍将領。許世友發現陳海松這個勤務兵有些不一樣,他有文化,能夠認得幾個字。許世友出于愛護人才的目的,向上級推薦了陳海松,讓他擔任部隊的宣傳工作。陳海松沒有辜負許世友的期望,在工作中兢兢業業,還在工作期間入黨,成了一名光榮的黨員。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為何短短4年時間就成了許世友的頂頭上司

後來,陳海松因為宣傳工作做得好,在作戰中又非常勇敢,立了許多功。組織上開始逐漸提拔陳海松。在擔任團政委的時候,陳海松曾經受到過某些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并沒有氣餒,而是把不公正的待遇當作磨煉自己的武器。最終,組織上解除了對他的誤會,陳海松的職務也越來越高。陳海松當師政委的時候,就已經和自己過去的上級許世友平起平坐;後來陳海松又被提拔為軍政委,那就成了許世友的上級了,此時距離陳海松做許世友的勤務兵,才剛剛過去4年。對此許世友并沒有任何的不良情緒,他真心為這個戰友的進步而高興,為部隊能夠有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才高興。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為何短短4年時間就成了許世友的頂頭上司

可惜的是,陳海松後來在指揮作戰中不幸犧牲,倒在了新中國成立以前。陳海松如果能夠繼續活着,一定可以為革命做更大的貢獻。但是,陳海松英勇犧牲的俄行為,也是踐行了他當年離開家鄉時候的誓言,那就是鬧革命是為了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能夠過上好日子。後來建國後,許世友多次提起自己的這位老戰友,希望部隊裡面的同志都能夠學習陳海松的革命精神,繼承陳海松的遺志。組織上也沒有忘記陳海松,他在老家的親人根據相關政策都享受到了待遇。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為何短短4年時間就成了許世友的頂頭上司

近代波瀾壯闊的革命史,湧現出無數的英雄人物,陳海松是這些英雄當中的優秀代表。黨組織和同志發現了他的長處,他也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一位革命者的铮铮誓言。陳海松的名字如同天上的一顆星星,永遠照耀着追求理想的我們,不斷前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