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本是许世友的勤务兵,为何短短4年时间就成了许世友的顶头上司

20世纪的中国革命,即使是在全世界的历史维度上进行考察,也是波澜壮阔的一场大规模运动。在这场革命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一位英雄,他年少闹革命、升迁速度快、战场牺牲早,可以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却发出了一个革命者的最强音。他就是红军将领陈海松,今天请大家跟着笔者,一起走近这位红军英雄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

他本是许世友的勤务兵,为何短短4年时间就成了许世友的顶头上司

1914年,陈海松出生在湖北的一户农民家中。因为家里面的条件不好,母亲的身体又很虚弱,因此在陈海松出生不久之后,母亲就撒手人寰了。从小陈海松就缺少了母亲的关爱,幸运的是,长辈里有一位婶娘,扮演了陈海松童年时期的母亲角色,让他的童年多了一丝温暖。小的时候陈海松非常淘气,成天和同龄人打闹,虽然父亲努力供他到私塾去上学,但是他也只是在那里认了几个字后就回家了,没有进一步学习的打算。

在陈海松看来,自己可能要在老家当一辈子的农民了。然而,时势给他提供了机会。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的农村是很凋敝的,农民生活非常辛苦,而造成这种惨状的重要原因,就是那些拿着霸主鞭的黑手,也就是农村里的地主。地主剥削农民的故事我们已经听了许多,陈雪松家乡的地主也不例外。陈雪松虽然在家务农,但他常常看不惯家乡的地主仗势欺人,剥削老乡,心中暗暗地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此时红军部队到达他的家乡,他心中的革命种子开始发芽。

他本是许世友的勤务兵,为何短短4年时间就成了许世友的顶头上司

当红军部队到达陈海松的家乡时,他萌发了参军闹革命的想法,这可急坏了陈海松的婶娘。陈海松是家族唯一的男丁,家里面还等着他传宗接代,为此婶娘已经给陈海松找好了媳妇。但是陈海松告诉养大自己的婶娘,自己出去闹革命,是为了千百万贫苦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婶娘被陈海松的革命精神所折服,最终同意了他的想法。就这样,陈海松参加红军,成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

陈海松刚一参军,就被分配到当时担任团长的许世友手下做勤务兵。说起许世友,那就又是一段传奇了。许世友曾经在少林寺习武,后来回乡参加革命,成为红军将领。许世友发现陈海松这个勤务兵有些不一样,他有文化,能够认得几个字。许世友出于爱护人才的目的,向上级推荐了陈海松,让他担任部队的宣传工作。陈海松没有辜负许世友的期望,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还在工作期间入党,成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他本是许世友的勤务兵,为何短短4年时间就成了许世友的顶头上司

后来,陈海松因为宣传工作做得好,在作战中又非常勇敢,立了许多功。组织上开始逐步提拔陈海松。在担任团政委的时候,陈海松曾经受到过某些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把不公正的待遇当作磨炼自己的武器。最终,组织上解除了对他的误会,陈海松的职务也越来越高。陈海松当师政委的时候,就已经和自己过去的上级许世友平起平坐;后来陈海松又被提拔为军政委,那就成了许世友的上级了,此时距离陈海松做许世友的勤务兵,才刚刚过去4年。对此许世友并没有任何的不良情绪,他真心为这个战友的进步而高兴,为部队能够有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高兴。

他本是许世友的勤务兵,为何短短4年时间就成了许世友的顶头上司

可惜的是,陈海松后来在指挥作战中不幸牺牲,倒在了新中国成立以前。陈海松如果能够继续活着,一定可以为革命做更大的贡献。但是,陈海松英勇牺牲的俄行为,也是践行了他当年离开家乡时候的誓言,那就是闹革命是为了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后来建国后,许世友多次提起自己的这位老战友,希望部队里面的同志都能够学习陈海松的革命精神,继承陈海松的遗志。组织上也没有忘记陈海松,他在老家的亲人根据相关政策都享受到了待遇。

他本是许世友的勤务兵,为何短短4年时间就成了许世友的顶头上司

近代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陈海松是这些英雄当中的优秀代表。党组织和同志发现了他的长处,他也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一位革命者的铮铮誓言。陈海松的名字如同天上的一颗星星,永远照耀着追求理想的我们,不断前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