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迅發妻:無兒無女,無性無愛,獨守空房41年,遺言令人心酸

魯迅發妻:無兒無女,無性無愛,獨守空房41年,遺言令人心酸

相信不少人都曾聽過很多關于等待的故事,而這些等待的故事都賺得無數眼淚,一如戲曲故事中那個寒窯苦等十八年,等來了衣錦還鄉的大将薛平貴。不過,大多關于等待的故事,也是悲哀的。有的人等了一生也沒有等到那個人,有的人等了一生,那個人就在身邊,也沒有等到。

沒錯,說的就是朱安。她是著名文學家魯迅的發妻,看似榮光無限,實際上,她在婚後長達41年的時間裡無性無愛,當然也無兒無女,也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在臨終前說了一句話卻令無數人落淚,而她究竟說了什麼?

魯迅發妻:無兒無女,無性無愛,獨守空房41年,遺言令人心酸

強扭的瓜不甜,強扭的婚不幸福

我國有一句話,“強扭的瓜不甜”,細細品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對此,魯迅朱安深有感觸。

魯迅是一個極度讨厭封建社會的人,他讨厭封建社會的一切,包括包辦婚姻,很巧的是,他的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當年魯迅的母親魯瑞為了雙喜臨門,私自給魯迅定了一門婚事,而他對于另一半也有兩個要求,一是要進學堂,二是要放足。可這兩點,朱安都做不到。

為了反抗包辦婚姻,魯迅再次去了日本留學,一去就是四年。訂下了婚約遲遲沒有動靜,魯瑞也心急抱孫子,心生一計,便給魯迅發電報說,母病速歸。

魯迅心系母親的安慰,但是也沒有分辨事情的真假,連夜趕回家,回家之後沒有見到病重的母親,隻看到了滿目的大紅喜字。魯迅當時掉頭就想走,但在母親的勸說之下,最終還是答應了這樁婚事。

魯迅發妻:無兒無女,無性無愛,獨守空房41年,遺言令人心酸

答應是一碼事,婚姻又是另一碼事。本該是人生最美好一刻的洞房花燭夜,魯迅哭了一夜,臉都被靛青色的枕巾染成了靛青色,婚後第四天就逃到了日本。魯迅對于自己的婚姻是這樣形容的,“我想要蘭花,老天卻給了一根蒲草。”

惹魯迅生氣的一封信

魯迅雖然生性冷淡,但也不是一個脾氣很壞的人,他很生氣的次數不多,而朱安就占據了兩次。

一次是新婚當天,朱安知道魯迅不喜歡小腳的姑娘,故意穿了大碼的鞋,在鞋裡塞滿了棉花。不巧的是,剛下轎子就露餡了,鞋掉落在地上,散落一地棉花。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發生在婚後。魯迅留學歸來之後,在八道灣買了一處宅子,把母親、朱安、弟弟都接過來了,不過朱安還是跟魯瑞一起睡。因為朱安跟魯迅一直沒有夫妻之實,又很希望能讓周家有後,就給魯迅寫信說,希望他能納個妾。

魯迅發妻:無兒無女,無性無愛,獨守空房41年,遺言令人心酸

在看到朱安的信之後,魯迅非常生氣,他有一個寫日記的習慣,在當天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下午得婦來書,二十二日從丁家弄朱宅發,頗謬。”

沒錯,魯迅稱呼自己的發妻朱安,從來沒有用過“妻”這個字眼,一直都以“婦”稱呼,即便是“婦”,也僅僅在日記中提過兩次,這就是其中一次。但是他卻提到許廣平771次。

魯迅發妻:無兒無女,無性無愛,獨守空房41年,遺言令人心酸

朱安臨終前的一句話

魯迅跟家人住在一起的日子并不是很和諧,後來跟周作人鬧掰。魯迅決定搬出去,不知道是不是朱安一點一滴的好魯迅看在眼裡,魯迅竟然詢問了一下朱安的意思,不過,魯迅問的是,“留在八道灣跟母親一起,還是回娘家去”。

雖然魯迅給出了兩個選擇,但沒有任何一個選擇跟魯迅有關,言下之意是要分開。朱安雖然識字不多,但很聰明,朱安說,要跟魯迅一起走。可能是想起了朱安往日的好,魯迅破天荒地說出一個“好”。

就是這個“好”,讓朱安斷絕了最後一個離開魯迅的機會,也誤了自己的一生。1936年,魯迅因病去世。

魯迅發妻:無兒無女,無性無愛,獨守空房41年,遺言令人心酸

魯迅在世的時候,雖然從未跟朱安交好,但是會每月寄回稿費作為朱安跟母親魯瑞的生活費,是以婆媳二人的生活還是比較安穩的。魯迅一走,二人的生活日漸拮據,後來連吃飯都成了很大的問題。

魯迅在世時的許多好友找上門,希望能夠接濟一下朱安,然而朱安一一拒絕。她還盡可能安排好了許廣平跟周海嬰的住所跟生活,還跟許廣平說,“盡情提示條件”,朱安的為人,周海嬰多年之後提起還是感激不已。

1943年,魯瑞也去世了。朱安心中最後一塊石頭放下來了,從此開始,他開始拒絕周作人的幫助。當初為了照顧老太太才接受了周作人的幫助,但他知道,大先生跟二先生關系不好,是以就不接受二先生的幫助了。在心底,她還是把自己當做魯迅的妻子。

可惜的是,魯迅看不到這一切,否則的話,他也許會喜歡朱安的,朱安跟他一樣,是一個非常有骨氣有原則的人。

朱安去世的時候,在遺囑中說,“靈柩回南,葬在大先生之旁”。盡管生前與魯迅從未有過夫妻之實,這一生,二人過得也不像是明媒正娶的夫妻,但是在臨終前,朱安還是想要葬在魯迅的身邊。生未同房,死亦同穴。這大概就是愛情吧!可惜的是,朱安并未如願,還是跟魯瑞葬在一起,就跟生前一樣。

魯迅發妻:無兒無女,無性無愛,獨守空房41年,遺言令人心酸

說完朱安跟她的“大先生”的故事之後,大多人會提出兩個問題,一是,魯迅是不是渣男?二是,朱安孤獨一生值不值得?

如果你了解魯迅的話,其實可以了解他做的這一切,盡管他對朱安有點殘忍。魯迅是一個很有原則很有骨氣的人,這一點,朱安跟他很像。而娶朱安這件事情是違背他原則的,他向往的是我們今天這種生活,崇尚的是西方的先進思想,他對朱安的做法,雖然有點讓人生氣,但是可以了解。

小結:

朱安是一個标準的舊社會女性,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可能也有過自己喜歡的人,但還是要聽命于父母。一紙婚約,她成為了周家的媳婦,成為了魯迅的妻子,她就一生以此自居,直到生老病死。

前面說過,其實她的一些性格跟魯迅很像,隻不過她認識魯迅的方式不太合時宜了,她的出現就是導緻魯迅不快的最大原因,魯迅自然也就不會好好看她了。其實,如果魯迅好好看看朱安,仔細了解朱安的人,說不準真的會愛上她。

朱安,朱安,一個平凡普通又美好的名字。朱安的父母給她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她能一生平安。然而從朱安的一生來看,應該是一生欠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