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著名“棉花糖心理實驗”很多家長都誤讀了,這才是正确的打開方式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米什爾帶領的團隊在斯坦福下屬的一所幼稚園進行了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著名“棉花糖心理實驗”很多家長都誤讀了,這才是正确的打開方式

他們共選擇了32名孩子參與實驗,他們的年齡從三歲多到五歲多不等。每個孩子都被單獨安置在一個房間裡,房間裡隻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放有一個棉花糖。實驗開始前,研究者告訴孩子們實驗人員需要出去一會兒(15分鐘左右),如果孩子能夠等到實驗人員回來,他們就可以額外得到一顆棉花糖。如果孩子忍不住吃了眼前的棉花糖,就得不到額外的獎勵了。

實驗人員走出去之後,孩子們的表現各不相同:有的孩子還沒等大人關好門就迫不及待地享受起美食來;有的孩子抵抗了一會兒,實在經不起誘惑便吃了起來;有些孩子通過蒙眼睛、唱歌、踢桌子等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實驗結束,多數孩子都沒能忍住棉花糖的香味,選擇了享用美食,隻有大概百分之二十的孩子堅持到了最後,得到了額外獎勵。

著名“棉花糖心理實驗”很多家長都誤讀了,這才是正确的打開方式

後來,實驗者又對此次實驗的參與者進行了跟蹤研究,他們發現:在實驗中堅持到最後的孩子長大之後身材更苗條,對社會的适應能力更強,在學術成就方面表現更優異,認知能力也更好。由這個實驗,研究者發現了成功者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延遲滿足能力。

研究結果公布之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個實驗似乎告訴了人們預測孩子未來的方法,也有很多的父母開始重視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很多家長對延遲滿足能力這一概念存在誤讀,他們認為對于孩子的要求延緩滿足就可以培養這項能力,是以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做法:

著名“棉花糖心理實驗”很多家長都誤讀了,這才是正确的打開方式

孩子哭了不馬上抱,讓他們哭一會兒再抱;孩子想要某個玩具,明明當時可以買,非要過一陣再買;孩子想要看電視,家長非要讓他們等等再看。

這些做法從表面上看,确實是延遲了對孩子的滿足,但是除了增加孩子的等待時間,似乎并沒有帶來什麼好處。有的孩子還會為此感到不解和生氣,認為大人故意在為難他們。

我們可以把延遲滿足的能力了解為經得起誘惑的能力,具備這項能力的人分得清事情的輕重,能夠認識到延遲滿足給自己帶來的益處,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更強,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家長在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時候要注意到幾個要點:

1.延遲滿足的前提是孩子被充分滿足過。

著名“棉花糖心理實驗”很多家長都誤讀了,這才是正确的打開方式

尤其是在孩子兩歲之前,他們的需求是真實的,餓了需要馬上有食物,困了需要立即睡覺,害怕了需要大人的及時安撫。他們的需要被充分滿足了,可以建立起滿滿的安全感和對大人、對整個環境的信任感。一個沒有被充分滿足的孩子他對世界是懷疑的,是沒有安全感的,他會想牢牢抓住眼前的一切,因為他不确定下一刻這個東西還會不會屬于自己。是以,如果讓他參與棉花糖實驗,很大機率會無法堅持到最後。

2.讓孩子明白他的等待是有意義的。

著名“棉花糖心理實驗”很多家長都誤讀了,這才是正确的打開方式

如果孩子想要玩具,大人告訴他過幾天會給他買,孩子不能了解,也不願意等待。如果大人告訴他,過一段時間可以額外再給他買一個,孩子願意等待的可能性更大。否則,隻是延長了孩子得到玩具的時間,讓孩子白等,這樣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當孩子明白暫時克制自己的欲望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好處,他才會有動力去做。就像孩子為了寫作業而不去看電視,那是因為他知道學習更重要,這麼做是有價值的。

3.給孩子做主的機會,讓他體會到對自己的掌控感。

著名“棉花糖心理實驗”很多家長都誤讀了,這才是正确的打開方式

不可否認的是,即便孩子認識到了延遲滿足的意義,有時還是經不住誘惑。他們覺得當天的電視太好看了,甯願冒着完不成作業被老師批評的風險也要先看電視;他們太想要眼前的玩具了,甯願少得一個玩具,也要立即買下。此時,如果家長強制他們延遲滿足,效果往往不好。因為那不是孩子自己經過思考自願做出的選擇,很難内化。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被動感會激活憤怒情緒系統,進而幹擾自控能力,妨礙孩子展現出延遲滿足的能力。是以,家長一定不要控制孩子或者代替孩子做出選擇,而是要鼓勵孩子自己做出決定。

任何實驗和理論都不是萬能的,我們隻能借鑒,不能迷信權威,更不要誤讀。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給人類帶來有益的幫助和啟發,我們不能被帶偏了。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創,歡迎關注、點贊、評論,文章謝絕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