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敦煌遺音“走出”千年壁畫 “織就”新年祝福

敦煌遺音“走出”千年壁畫 “織就”新年祝福

國樂《敦煌·慈悲頌》。 上海大劇院 供圖

中新網上海1月1日電 題:敦煌遺音“走出”千年壁畫 “織就”新年祝福

作者 王笈

敦煌反彈琵琶,鳳首箜篌,敦煌奚琴……舞台上,當音樂大師譚盾親自研制複原的敦煌古樂器與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一同奏響,塵封于壁畫中的敦煌古樂仿佛“活”了起來,揭開昔日絲綢之路的繁華绮麗。

敦煌遺音“走出”千年壁畫 “織就”新年祝福

2021年12月31日晚,作為上海大劇院的新年音樂會,上海民族樂團委約譚盾創作的國樂《敦煌·慈悲頌》在此全球首演,以融合敦煌藝術、東方哲學、當代詩意的民族之音,為愛樂者送上了新年祝福。此版《敦煌·慈悲頌》以敦煌壁畫與民間傳說為故事藍本,分為《菩提樹》《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園》《玄奘東歸》《彼岸》六幕,展現古老絲綢之路上敦煌文化的哲學思想與人文價值。

不同于此前的交響樂版,國樂《敦煌·慈悲頌》在數十次往返敦煌采風學習的基礎上,借鑒融合了敦煌樂舞古譜與唐代宮廷音樂,突出了中國古樂的音色韻味與音律特點。“敦煌壁畫中畫有500多支樂隊,其中148窟中壁畫所展示的超大型樂隊,讓樂隊形成的曆史又往前了一千年。”在譚盾看來,那些“不鼓自鳴”的敦煌壁畫,畫的是用思想擁抱宇宙,用藝術傳于後人:做人識世、奉獻慈悲、創造人類善良與和平。

在國樂《敦煌·慈悲頌》中,有幾件“不得不說”的敦煌古樂器,對于國樂演奏家們和譚盾本人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與突破。

敦煌遺音“走出”千年壁畫 “織就”新年祝福

國樂《敦煌·慈悲頌》。 上海民族樂團 供圖

上海民族樂團二胡演奏家盧璐手中的敦煌奚琴,可以看作二胡的祖先,卻在造型外觀和演奏手感上有很大的不同,“黃色絲弦”更是頗有來頭。譚盾透露,自己曾赴奈良考察,當地師傅告訴他,村裡人往上數八代以前都是長安人,唐代時期祖先做的弦就是黃色的。“一是因為黃色的弦比白色的更結實,聲音好聽;二是因為黃絲弦在當時的長安代表了‘上蒼的聲音’。是以我們這次選用的是古代長安造弦工藝制作而成的黃絲弦。”

音樂會中的鳳首箜篌,則是在一比一還原敦煌壁畫鳳首箜篌的基礎上加了一排弦,更加符合、友善現代演奏。這是譚盾第一次将鳳首箜篌正式寫入自己的作品,據他透露,這件古樂器是由深圳樂器廠的年輕一代工匠用3D列印技術等科學方法複原而來的。複原後的鳳首箜篌配上“飛天舞”,讓上海民族樂團箜篌演奏家劉宣邑忍不住感慨:“撥動琴弦時感覺自己就是那個演奏箜篌的飛天神女。”

在譚盾看來,中國人過年講究“辭舊迎新”,要看到父母穿上新衣服才會有一種喜悅感。國樂《敦煌·慈悲頌》将敦煌大樂隊的聲音和美學、藏經洞裡的一些手稿和主題都融入其中,對他來說也像是過年,要給敦煌古樂、給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穿上新的衣服”。

敦煌遺音“走出”千年壁畫 “織就”新年祝福

音樂大師譚盾。 上海大劇院 供圖

“如何在新年之際辭舊迎新,找到新時代的‘智慧之光’?敦煌文化反映出的東方智慧給了我們很多啟發。能夠潛心為古老樂器創作出新的聲音,寫出年輕人未來勵志與期盼的人生态度,這是我創作《敦煌·慈悲頌》的初衷。”

時間往前回溯,譚盾第一次去敦煌時,一進洞就是幾個小時,書上的筆記寫得密密麻麻。後來遇到被譽為“敦煌女兒”的樊錦詩,她說:“譚先生,你看這些壁畫,非得要到這裡才能看到。你可不可以把壁畫變成聲音呢?這樣大家在别的地方也可以聽到一條絲綢之路。”這個詩意的想法,打動了譚盾。

多年後,《敦煌·慈悲頌》“誕生”于世,一段對話讓譚盾尤為感動:絲路是什麼?是看不見的路。這條看不見的路連着看得見的心。(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