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劉邦的發小都無師自通會打仗,怎麼會打仗的都聚在一起了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劉邦的發小很多,曹參、周勃、樊哙、盧绾、灌嬰,一個個都是響當當的名字,都可以稱得上是漢初的一代名将。這些人,可是從來都沒有學過打仗,可為何一個個打起來都像模像樣的。而項羽的部下,我們則幾乎從來沒有聽說過他們的名字。為什麼會這麼神奇呢?

為何劉邦的發小都無師自通會打仗,怎麼會打仗的都聚在一起了

劉邦的發小之是以都會打仗,我覺得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劉邦的發小和劉邦從小到大一直是混街頭的,幹的都是打架鬥毆之類的事情,可以說是一夥小潑皮。因為是小潑皮,他們身上就具有流氓性。

流氓脾性指的是什麼呢?一是不怕死,二是打不赢的時候敢逃。

先說不怕死。戰争不管怎麼打,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怕死。在戰争上,腦袋一發熱,就不管不顧沖上去,往往能夠收到奇效。如果像個讀書人那樣,瞻前顧後考慮很多問題,研究如何躲開敵人的刺刀,那仗就不用打了。劉邦的發小,因為平常都是打架鬥毆打慣了的,是以在戰場上常常就會沖鋒在前。主帥一沖鋒,士兵們當然也會跟着沖上去。是以劉邦的部隊常常就能打一些勝仗。

為何劉邦的發小都無師自通會打仗,怎麼會打仗的都聚在一起了

再說打不赢敢逃。我們都看過流氓打架,打的時候血肉橫飛,但是一說打敗了,或者警察來了,大家立刻如鳥獸散。這和那些有英雄氣概的,有社會地位的人是不一樣的。有英雄氣概有社會地位的人,他們有面子思想,打敗是一件丢臉的事,不能輕易接受。比如項羽,項羽在烏江邊打敗了,他就要自殺,他說無臉見江東父老。如果是劉邦的發小,那就直接渡過河去,又從頭再來。

敢于逃跑有什麼好處呢?就是你别想把他打死,他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死灰複燃,東山再起。秦朝末年,大家都在造反,亂得很,流民很多,東山再起的機會一大把。實際上,劉邦就在戰場上有過多次逃跑的經曆,甚至把他的兒子從車上踹下來逃跑。還有多次打成光杆司令,又被蕭何補充兵源的經曆。

第二,劉邦的發小能打仗,還因為他們遇到了一位好導師。這位好導師就是韓信。其實劉邦拜韓信為統帥之前,他基本上是小戰小勝,大戰大敗。後來拜了韓信,打的大勝仗才變多的。韓信是一個奇才,他很好地繼承和利用了戰争的兩條法則:一條是狹路相逢勇者勝,一條是兵不厭詐。

為何劉邦的發小都無師自通會打仗,怎麼會打仗的都聚在一起了

在遇到韓信之前,劉邦的發小們主要打的是第一條。後來韓信教會了劉邦的發小們打第二條。比如曹參周勃等人,一直就擔當韓信的副手,後來開會能夠獨當一面。

跟着韓信主要學會的是戰場上的戰術安排。在戰略問題上,劉邦還有兩位很好的戰略家:張良和陳平。這兩個大佬,對劉邦發小們戰略部署及啟發,幫助也是很大的。

第三,劉邦的發小們會打仗,更多是他們在戰場上練出來的。劉邦自己不怎麼會打仗,他就讓他的發小們自己帶隊去打,随便打。這樣,他的發小們在戰場上就得到了鍛煉。這和項羽部下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說項羽的部下為什麼沒名氣呢?因為他們在戰場上都聽項羽的指揮,有統一的意志。這樣雖然執行力很強,但是沒有得到鍛煉,是以項羽很少有出名的大将。

有這三個原因,劉邦的發小們,就都很會打仗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