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史書承認的“女戰神”,比武招親嫁給大将軍,一生戎馬75歲離世

古往今來,由于男女力量的懸殊,女性一直被視為男性的附庸,即使存在母系氏族以女性為尊的社會也是短暫的一時。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性地位尤其低下,能夠在男性為尊的社會裡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被世人所認可,被史書所承認的“女戰神”秦良玉也是靠着一次次實打實的軍工站立起來的。

被史書承認的“女戰神”,比武招親嫁給大将軍,一生戎馬75歲離世

家庭氛圍和諧,女孩也能上學、習武

秦良玉出生于明萬曆元年的一名貢生之家,世居忠州(今屬重慶)也算是祖上殷實的書香門第,從不愁吃穿悠哉長大。

父親學識廣博通情達理并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腐朽觀念,并且支援秦良玉跟随家中哥哥去學堂學習,家中自由無束的環境也養成了她男孩子般的氣概,雷厲風行的作風,不拘小節的性格。

雖然偏安一隅長于和風沐雨的高門深牆,但是明朝後期社會動蕩,内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外有匈奴、女真等少數民族的侵擾,百姓渴望的平靜生活時時被打破,當時人們學習國術不僅僅用于強身健體更是必要的自衛手段,是以社會一時有男女皆武的社會風氣。

秦良玉從小讀書、習武一樣不少,長至及笄也是滿腹學識,武藝高強再加上她原本明眸皓齒靈氣逼人,這兩種氣質詭異地雜糅在她身上竟毫無怪異,俨然一副威風凜凜英姿飒爽的女将軍,這或許也預示着她的未來之路。

被史書承認的“女戰神”,比武招親嫁給大将軍,一生戎馬75歲離世

到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紀家裡自然不缺上門提親之人,秦良玉的婚事雖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開明的父母并未逼迫她嫁人。

秦良玉曾說想要娶我的人必是文能詩詞歌賦信手拈來武能上陣殺敵以一敵百的大英雄,這個要求就吓退了一衆欲上門親的嬌嬌公子哥們。

嫁将軍身披戰袍,上陣殺敵保家衛國

比武招親以文會友是古代常用的交友方式,秦家為擇得一個文武雙全的好女婿也采用比武招親的形式。

一時間各方能人異士紛紛趕來,最終,石砫(今重慶)宣撫使馬千乘大獲全勝,秦良玉也被身長八尺風度翩翩又身懷絕技的馬千乘俘獲了芳心。

萬曆二十年,雙方在父母親人的見證下完婚,兩人的愛情一時間傳為佳話,馬千乘也非等閑之輩,他是東漢大将馬援之後自己也是明朝大将,兩人結婚後并沒有所謂的新婚燕爾花前月下,待在家裡的時間還沒在戰場上的時間長。

被史書承認的“女戰神”,比武招親嫁給大将軍,一生戎馬75歲離世

生于亂世并非世人所願,颠沛流離、與親人陰陽相隔也非将軍想看到的,要想百姓安居樂業兒童老人怡然自得,士農工商為據其列國家繁榮昌盛,離不開統治者的聖明治理更離不開守衛疆土的将士護百姓周全。

萬曆二十七年,楊應龍在播州(今貴州)發動起義一時間死傷無數,朝廷派馬千乘前去平複戰亂。

秦良玉也沒有在家盼郎歸而是選擇和他一起上陣殺敵,過上了南征北戰的生活,楊應龍是當時勢力很大的一方霸主,想要制伏他不單單憑借武力還有有一定的計謀。

秦良玉給丈夫支了一招,她讓當時的另一名大将李化龍帶領士兵攻打楊應龍,卻不需要把他們打到束手就擒的地步,随便打一打就地大擺筵席慶賀。

楊應龍一仗打完并沒有大傷元氣卻看到對方在自己地盤大吃二喝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就氣不打一處來。

被史書承認的“女戰神”,比武招親嫁給大将軍,一生戎馬75歲離世

楊應龍趁天黑打算偷襲正在放松的李化龍方的士兵,而這時秦良玉和丈夫馬千乘正躲在暗處将一切看在眼裡。楊應龍本以為自己的偷襲計劃天衣無縫卻不料被馬千乘方前後夾擊,最終大敗。

解決完楊應龍,大将李化龍稱秦良玉當居首功,但秦良玉以女兒身拒絕了。

丈夫被誣陷而死,她身披盔甲當仁不讓

因丈夫的身份,他們在戰場上的時間居多,夫妻二人威風凜凜的名氣讓敵人退避三舍,可完美的事物存在的時間必定不會太長。

萬曆四十一年夏,天氣炎熱難耐馬千乘中暑了,拖着病體給前來督軍的太監彙報軍情,太監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重視傳回朝廷後,在皇帝面前誣陷馬千乘整天尋歡作樂根本沒把軍務放在心上,皇帝聽信太監讒言處死馬千乘。

秦良玉遠在戰場收到消息後,丈夫已經魂歸西天,就這樣恩愛無雙戰無不勝的愛情佳話也斷送了。秦良玉也想過替夫報仇,但看到戰場上鐵骨铮铮的戰士,城池裡安居樂業的百姓,他們對她的信任讓她放下仇恨帶領夫職繼續平複戰亂。

被史書承認的“女戰神”,比武招親嫁給大将軍,一生戎馬75歲離世

天啟末年,陝西境内幹旱缺水再加上鬧蝗災,農民辛苦一年的糧食顆粒無收,餓殍滿地,野草樹皮都被災民吃淨。當地官員上報災情卻未得朝廷重視,朝廷官員天天珍馐美酒,美女軟榻當然不會在意窮苦之地的幾個賤民的生命。

撥下去的所謂赈災款項經過層層克扣真正到災民手裡的早已不足十分之一是以根本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百姓為生活不得不反,一旦有人挑頭各個群起而響之,張獻忠就是農民起義領袖之一。

崇祯七年,張獻忠帶兵攻陷川東重鎮夔州(今屬重慶),駐守當地的秦良玉率軍迎敵,和當時外出而歸的兒子馬祥麟前後夾擊,張獻忠聽聞過秦良玉的威名,是以未戰先降接受朝廷招安,經此一役秦良玉在百姓心中更像是保護神一般的存在。

崇祯十三年,張獻忠再次聯合當時的另一隻農民軍羅汝才起兵造反,秦良玉再次率軍迎敵,兩軍開戰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農民軍武裝薄弱訓練更是不及秦良玉所率的正規軍眼見戰敗,羅汝才棄軍欲逃秦良玉緊随其後跟随至馬家寨将其斬殺。

被史書承認的“女戰神”,比武招親嫁給大将軍,一生戎馬75歲離世

另一邊張獻忠率領一支精銳部隊突襲成功得以逃脫,久聞四川匪患不絕朝廷大臣楊嗣昌自請為督師入蜀剿匪。楊嗣昌到達四川後帶走全部精銳力量打算深入張獻忠營區将其殲滅,隻留給四川巡撫邵捷春2萬老弱病殘的士兵鎮守城池,所留将領也隻剩張令和秦良玉。

巡撫邵捷春消極避戰固守城池,派遣秦良玉駐紮在城前30裡處的石砫,派遣張令駐守黃泥窪,張獻忠此時力量強大,他派遣一支軍隊搶占黃泥窪打算從後翼包抄楊嗣昌,張令大敗戰死沙場。

秦良玉眼看軍情危急禀報巡撫邵捷春自己手下訓練2萬土兵可投入戰鬥以解楊嗣昌危局,但是邵捷春此人小肚雞腸看不慣楊嗣昌并沒有同意秦良玉的建議。

秦良玉隻能率領手下的老弱兵力解楊嗣昌危局,結果可想而知,秦良玉方大敗,隻能退守石砫,張獻忠一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一路打到武昌其間個城市縣令大開城門不抵抗,但唯有石砫張獻忠多次都未攻破。

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當時屈居福建的隆武帝親自趕赴石砫接見年邁的秦良玉,并封其為太保兼太子太保銜,封忠貞侯。

被史書承認的“女戰神”,比武招親嫁給大将軍,一生戎馬75歲離世

即使國家危亡早已年邁的她依舊護一方百姓平安,清順治五年,75歲的秦良玉壽終正寝。

結語:

本是女兒身卻絲毫不遜于男子,手握銀槍上陣殺敵,護百姓周全衛大明朝廷,丈夫因朝廷而死,她怨過卻依舊選擇相信,她雖是戰場上的女戰神卻也是一副血肉軀。

崇祯皇帝為其寫詩四首贊其: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将鮮血代胭脂。後世康有為曾評價其:秦良玉之勇毅,列于須眉男子中,亦屬鳳毛麟角。

被史書承認的“女戰神”,比武招親嫁給大将軍,一生戎馬75歲離世

相比于文學作品中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和骁勇似男兒的穆桂英,現實中的真實的“女戰神”秦良玉更應該被世人所熟知。她以女将之名憑借在刀槍無眼的戰場上建立的實實在在的軍工被列入《二十四史》中,成為被史書承認的“女戰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