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遼沈戰役後,東北野戰軍總兵力132萬,其中哪3大縱隊實力最強悍?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解放戰争時期擁兵百萬人以上的東野,在49年轉制為四野之後,下轄的12個縱隊也改稱為軍。從兵力和實際戰力來看,遼沈戰役後的132萬東野部隊其實也是全軍的佼佼者。那麼在49年1月的百萬東野大軍之中,哪3個縱隊是整體實力最強的呢?我們今天來看一下。有的資料把6縱列入三強,而沒有三縱。故以下也僅為作者觀點,供讀者參考了解。

遼沈戰役後,東北野戰軍總兵力132萬,其中哪3大縱隊實力最強悍?

第三名,東野三縱。三縱戰績極為突出。當時東野的主力縱隊中,唯一在初期東北形勢被動時于松花江南堅持的,就是三縱。其他幾支部隊都退到了江北。而著名的遼沈戰役,先是攻擊錦州的主力,奠定勝局,而後3縱又成了廖耀湘的最大苦主,國軍頭号主力兵團9兵團被剿滅,3縱在遼西之戰功勞最大,包括生擒其主将廖耀湘。接下來東野大軍南下,1950年我國最南端的海南島,主要也是韓先楚帶兵打下的。之後韓将軍便帶領這支主力軍,在東南駐紮,成為威懾台灣的重要力量。是以三縱排進東野三強之内,是有依據的。

遼沈戰役後,東北野戰軍總兵力132萬,其中哪3大縱隊實力最強悍?

第二名,東野一縱。一縱是後來在北韓的“萬歲軍”38軍。1縱去北韓之前是妥妥的老二,經過二次戰役後,地位甚至有反超2縱的趨勢。不過綜合來看,還是建議把1縱放在第二的位置上。1縱略遜于2縱,主要原因是在東北事情的表現不像二縱那樣強悍。當然在49年過江之後,1縱是東野主力裡面作戰距離最長的,向西南打到雲南,1縱最多的時候有6萬人,部隊數量在東野也屬于前列。梁興初軍長時期,是北韓戰場上表現最好的一支原東野隊伍,萬歲軍隻有一支,連2縱都沒有得到過這樣的贊譽。不光是戰史,直到今天38軍還是我軍最強部隊之一,而且已經升格為集團軍。

遼沈戰役後,東北野戰軍總兵力132萬,其中哪3大縱隊實力最強悍?

第一名,東野二縱。二縱即後來的39軍。東野在東北作戰時期,最強的部隊沒什麼争議,就是二縱,隻不過抗美援朝時不像萬歲軍那麼出名。2縱有一支王牌師,也是東野最強的一個師,就是第5師,這一點是東野野司認可的,一般很少有統帥直接指出哪支部隊是旗下最強,由此可以看出2縱和5師的地位有多麼難以撼動。2縱最大的特點,就是硬仗幾乎全上,卻鮮有敗績。再王牌的部隊,仗打得多也會失守,比如一縱打四平不力的案例。二縱南下時有59000多官兵,他們不光在東北時期是最強的,後來南下和入朝戰績同樣出色。值得一提的是,6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後,二縱還是東北戰略防禦的頭号主力部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