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私訪吃瓜,剛走幾步下旨要殺瓜農,究竟為何?

說起乾隆,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估計沒多少人小時候沒看過《還珠格格》,一到放假,各大衛視輪流回放,就算你沒看過,那你也可能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岚》,順便了解了一下這位乾隆皇帝。他在位期間做了很多有益于民生的事,隻是人老了,難免會做糊塗事,他晚年的時候就算不上明君了。

乾隆私訪吃瓜,剛走幾步下旨要殺瓜農,究竟為何?

瓜農的故事正是在諷刺乾隆中年以後做的一些事,發生在他六下江南的途中。乾隆四十多歲時愛上了出巡遊玩,他自己說的原因還挺全,說是地方官想讓他去,還有想讓母親看看這大好河山,以表孝心,還有就是跟先帝一樣,康熙帝都六次出巡,他也不能落後了。盡管微服私訪在清朝曆史上并不存在,不過民間曆史、趣談為了讓人們更加了解乾隆,便生出一些虛構的故事,表達心願或者是期待,乾隆的這次微服私訪就走到了一條農村小道上。

乾隆私訪吃瓜,剛走幾步下旨要殺瓜農,究竟為何?

大夏天的,太陽曬得他酷熱難耐,剛好就在不遠處發現了一處西瓜地,就讓侍衛去買瓜,誰知道那個老漢竟然死活不同意。關于老漢不賣的原因,有人說他是留給自己的妻兒的,也有人說他認出了此人來頭不小,便不收西瓜錢。乾隆就跟他交談了起來,這一談不知道,一談吓一跳。老農的談吐竟然不弱于一些朝廷大員,他稱贊了朝廷中有益于百姓的事,分析了盛世之下應該注意的問題,但是同時老農也點出了朝廷中一些官員A錢腐敗的事實,還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是害國害民之事。乾隆應該是喜怒交加,但是還是覺得這是個人才,應該招攬到朝廷去,于是就向他發出了邀請,但是讓人驚訝的是,老農拒絕了。

乾隆私訪吃瓜,剛走幾步下旨要殺瓜農,究竟為何?

乾隆沒辦法,隻好吃完西瓜就走了。走着走着,越想越生氣,我一個皇帝難道還指令不了一個老百姓?而且他還敢這麼诋毀自己,必須派侍衛殺了他。侍衛到老農的地方,結果沒發現人,就發現了一張老農留下的紙條,上面表達的意思大概是,老農我隻是一個平民,沒有做大官的能力,我知道你是皇帝,但是請皇上放過我,讓我去過平凡的日子。乾隆一聽,那就做個順水人情,順便彰顯一下自己的皇威。

這就是乾隆吃瓜,卻要殺掉瓜農的故事,雖然不在正史之中但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這個故事裡的瓜農就代表着天下廣大的平民百姓,而乾隆就是高高在上的執權者。瓜農的話反映了當時清朝的真實社會環境,乾隆的六下江南跨度接近30年,每一次出巡都是場面盛大,勞民傷财,一次出巡就要讓出巡地點經濟倒退不少。

乾隆私訪吃瓜,剛走幾步下旨要殺瓜農,究竟為何?

正是乾隆的奢侈之風,才讓清廷盛行面子工程,花大錢,就是讓自己顯得華麗一些,每一層的官員也都盛行官官相護,A錢腐敗,尤其是大貪官和坤的出現,地方财富都被官員壓榨得所剩無幾。是以瓜農的話是忠言逆耳,也是實話,上層生活紙醉金迷,百姓生活卻十分困苦,統治者還高高在上,不知基層是何種境地。其實這個小故事還呼應了乾隆時實行的文字獄,嚴格控制思想,有些話你知道可以,但是說出來就是死罪。

乾隆私訪吃瓜,剛走幾步下旨要殺瓜農,究竟為何?

另外,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了乾隆的一些性格。第一,他沒有繼續追殺瓜農,是因為瓜農讓他有面子了。他自诩為“十全老人”,倒也不為過,文武雙全的他,自負成了可以了解的事。第二,也反映了他中老年後的孤獨。乾隆重用和坤,就是因為和坤會說話,順便也有一些能力去處理多餘的事,當時民間說和坤就是第二個皇帝。在甜言蜜語中生活,乾隆已經聽不慣真話了,哪怕是真話,你也少說,我有主見。

乾隆私訪吃瓜,剛走幾步下旨要殺瓜農,究竟為何?

乾隆在曆史上的功績不可否認,他的過錯我們也不回避。清朝在他之後走向了衰落,這跟他中晚年大興土木有很大的關系。乾隆跟瓜農的故事又何嘗沒有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說話做事時,多想想話是對誰說的,這話合不合适對人家說。說對了還好,萬一說錯了,還會引起别人的記恨。當然了,如果有人向我們提出善意的建議時,忠言逆耳利于行,我們還是應該虛心地接受。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懂得寬容的含義,多一些寬容,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傾聽,自己也會不斷地進步。

關注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曆史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