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2021|從制造業思維到智能生态思維 北汽藍谷走出一條轉型蛻變之路

站在歲末年初的節點,重新審視過去一年的改變,許下2022年的新年願望,更好的迎戰新能源汽車産業的下半場。

2021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也是新能源汽車全面爆發的一年。這一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突破,實作成倍增長,滲透率也大幅提升,迎來産業快速上升的拐點。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改變與挑戰,北汽藍谷按下轉型變革的加速鍵,積極轉變思路,在組織架構、品牌定位、産品結構等方面全面發力,實作從傳統制造業思維到創新智能生态思維的轉變。

盤點2021|從制造業思維到智能生态思維 北汽藍谷走出一條轉型蛻變之路

調整與重塑 變革在成效明顯中進行

轉變思路,調整戰略,北汽藍谷的變革轉型,從人才戰略與管理團隊重塑開始。

為建構更符合市場化需求的團隊,2021年北汽藍谷着手優化管理團隊,啟用優秀的年輕人才,确立了全新的上司班子。1月,劉宇接任北汽藍谷董事長。4月29日,北汽新能源工程院原副院長代康偉被任命為北汽新能源總經理。10月21日,樊京濤正式出任北汽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

經過調整,北汽藍谷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北汽藍谷試驗中心二期于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該試驗中心具備NVH、EMC及環境艙等整車試驗能力的智能電動技術驗證平台。中心内部還設有與奔馳聯合共建的試驗室,完全按照德國奔馳标準建設,全部裝置從德國進口,是有資料可考的全球最高标準的電池試驗室。

同時,北汽藍谷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提升企業技術厚度,拓寬拓深企業技術護城河。在2020年研發投入15.82億元、研發占比30.04%的基礎上,2021年1-9月,北汽藍谷實作研發投入6.52億元,同比再增長54.5%。

即使加大了研發投入,北汽藍谷的财務名額依然有了明顯改善。财報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北汽藍谷共實作營收36.6億元,同比增長352.19%;現金流明顯改善,繼2021年上半年經營性活動現金流實作由負轉正為9.75億元後,三季度末達到30.5億元。

此外,北汽藍谷今年還定增募資55億元,全面發力“新四化”,強化自身技術競争力。據悉,資金主要投入極狐品牌高端車型開發及網絡建設、5G智能網聯系統提升,以及換電業務系統開發。

錨定高端化 以智能科技标定未來

在戰略調整的過程中,斷舍離,削減已有業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對競争激烈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産業下半場, 北汽藍谷卻非常有魄力地揮刀調整,通過削減中低端産品序列、加速極狐品牌高端産品投放來積極實作高端化布局,讓極狐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形象更加立體。

高端品牌極狐汽車在過去一年,已經完成對阿爾法S、阿爾法T和阿爾法S全新HI版的産品布局,第三季度,阿爾法S、阿爾法T傳遞量實作環比增長183%,阿爾法S全新HI版于2021年上海車展亮相,廣州車展正式量産落地,12月20日已完成小批量傳遞。

值得一提的是,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的到來,使得極狐汽車以智能科技标定未來的形象有了具象的落地。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是全球第一款量産的華為ADS智能駕駛車型,第一款搭載華為智能座艙-鴻蒙車機OS的高端純電量産轎車;第一款750V高壓平台超級電動産品;第一款無線充電量産産品;第一款全備援架構量産車。以如此之多的“第一”,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在上海城市道路上實作無幹預智能駕駛時,引起轟動,被輿論視為高等級輔助智能駕駛元年到來的标志。

随着産品的加速落地,極狐汽車的管道網絡建設也緊鑼密鼓的完成了擴建,并在一年的時間内實作核心市場全覆寫。截至2021年底,極狐汽車已累計完成授權的建設網點超過120家。尤其是在高端純電市場銷量占比80%以上的15個重點城市,已實作100%覆寫。預計2022年,極狐汽車營銷店面達到150家。服務網絡方面,極狐已經建立75家授權服務中心,覆寫全國53個城市。

此外,與純電動車型相比對的換電業務也取得了突破。2021年,北汽藍谷已在北京、廈門、蘭州、廣州等22個城市投放約3.3萬輛換電式電動車,累計建成配套換電站277座,數量居全球第一。接下來,北汽藍谷換電業務HIA将在11個試點城市重點發力,同時推動各省會城市的落地推廣。

随着更多純電動産品的投放,北汽藍谷助力實作“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成果也愈發顯著,不僅建立并健全了産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體系,還在截至2021年11月底實作銷售車型保有量超過五十三萬輛,累計行駛總裡程達230億公裡的成績,綜合節能減排393萬噸,相當于種植樹木1400萬棵。

以開放心态 建構超高含金量朋友圈

在共融共創的産業生态化時代,企業不僅要全力掌握核心技術,以科技博弈未來,更要善于整合産業鍊各領域的優勢技術資源,壯大自己的“朋友圈”,進而更好地擁抱變化。

衆所周知,“新四化”時代的智能汽車,已不僅僅是專注制造技術的傳統機電平台,更是融合三電核心技術、智能平台架構、智能輔助駕駛、智能網聯、網際網路大資料技術的超級智能化終端平台,汽車主機廠必須轉變營運思維,通過全産業鍊的創新合作,聚合産業鍊各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建構符合汽車智能化時代需求的産業鍊生态。

近年來,北汽藍谷堅持開放心态,圍繞智能汽車産業鍊,建構一個完整覆寫智能汽車産業鍊生态的“朋友圈”:與華為建立戰略合作,開啟5G智能網聯車時代;與百度在共享無人車技術上建立深度合作;與麥格納成立合資公司,導入全球高端制造體系;與甯德時代合作,深入研究固态電池汽車技術等,建構起了超高含金量的“朋友圈”,建立起了面向行業未來的産業共同體,為北汽藍谷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動力。

更重要的是,在建構科技産業鍊生态圈的同時,北汽藍谷還利用自身優勢及資源,實作了技術的反向輸出,建構起全球生态圈。2021年年初,北汽藍谷基于BE21純電動汽車産品平台的電子電氣EE架構及BE21平台架構底盤技術等相關知識産權,目前已經實作向海外企業的技術輸出。

無論是重塑管理團隊,還是謀定高端化發展,亦或是轉變營運思路,整合全球資源創新智能生态思維,北汽藍谷都在向着新能源汽車産業下半場發起沖擊,以更加堅定的态度邁出更穩健的步伐,以“二次創業”的覺悟,走出一條蛻變的“北汽之道路”。

文/溫沖

編輯/陳正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