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幹小時後,2022年真的要來了。
相比遺憾,我更懂得五千年文明絕無停歇的狂奔。這一年,世界正以未曾想象的疊代速度一往無前。無論是虛拟世界的真正普及,還是元宇宙概念的深入人心,大衆積攢的能量無時無刻不在期待一場質變的來臨。
是以,盡管最初以為可以乘風破浪的我們,最終隻能努力地披荊斬棘;就算地緣局勢緊張加劇及經濟複蘇的不均衡給本就内卷的藝術圈蒙上新的陰影。但藝術,最讓人着迷處,不就在于其無窮盡之想象,能讓我們于無數迷茫時刻找到可能的前行方向嗎?
或許,有些問題并不能在當下找到答案,但隻要堅持尋覓,答案必現。
歲月長歌,真心感謝你,2021!
未來已來,衷心歡迎你,2022!
“我仰望你看過的星空,腳下大地已換了時空。”
若說展覽有顔色,毫無疑問,2021年展覽的主色定是中國紅。百年前,青年們在船上做出了重要抉擇,一路磕磕絆絆,白骨累累成就百年後的盛世華章。《覺醒年代》如火種般從開年燒到年尾,陳延年那句“讓子孫享受我們披荊斬棘的幸福”回蕩至今。
藝術,是這榮光百歲中的重要一環。故這一年,席卷全國的紅色主題展以不同藝術形式緻敬百年壯闊,借力百年節點而誕的特展亦順勢而啟。如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通過一場設計展橫跨設計史至關重要的100年;地處杭州的浙江美術館自覺秉持使命,推出大型原創系列展覽“百年美術”等。
而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年大咖個展雲集,何多苓、方力鈞、劉小東、蔡國強、瑪麗·闊思、喬治·康多、鹽田千春、路易絲·布爾喬亞、草間彌生、安尼施·卡普爾、安迪·沃霍爾、喬納斯·博格特、米羅、達明安·赫斯特、莫瑞吉奧·卡特蘭等均在此刻留下重要個人印記。
今時,我目光所及皆為盛世華夏,心之所往滿是神州大地。
2021年,中國文化之美前所未有地深入人心。
在戰疫巨大成就的保駕護航下,最具傳統文脈基因的文博界潮爆宇宙。“故宮看門人”單霁翔1月底官宣“布鞋男團”正式出道,化身“世遺推廣人”,通過綜藝《萬裡走單騎—遺産裡的中國》揭秘中國世界文化遺産的新景象。12月,《萬裡走單騎》第二季于周末黃金檔煥新開播,前緣再繼。幾日後,熱度極高的《國家寶藏·展演季》收官,30家博物館館長齊力揭開文物特展面紗。
河南衛視一戰封神後,大招頻發:春晚《唐宮夜宴》:14個扮成宮廷樂師的少女舞者憨态可掬,踏着細碎诙諧的步伐穿梭古籍名畫中;端午《洛神水賦》:舞者水下飛天,翩若驚鴻,宛若遊龍;七夕《龍門金剛》:仙女身形飄逸,金剛不怒自威,剛柔并濟;中秋《鶴歸來兮》:鶴鳴九臯,每一幀都是高能…打通任督二脈的河南衛視精準拿捏中國式浪漫,讓大衆看到了中國文化最美的模樣。
通過互動界面體驗文物修複過程的“花呗文物守護計劃”持續受捧;“五一”期間三星堆博物館“面具冰激淩”火出圈,各地博物館紛紛發起“文創雪糕挑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直播最新發掘成果,500多件文物完霸朋友圈;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數字藏品正式對外發行,10000份上線即售罄…
中國文博,2021年杠杠滴!
2021年,堪稱藝博會大年。
熱度先從北京燃起。4月,畫廊周北京打響第一槍。參展機構數量增長32%,實訪觀衆數量較去年同比增長72%,達曆史新高。第16屆藝術北京博覽會幾乎同時強勢回歸,參展機構首日90%成交。第四屆JINGART藝覽北京人氣和買氣雙火爆,公布成績的25家機構總銷售額達5000萬,是上屆的2.5倍。暌違一年的香港巴塞爾實體展覽稍後亮相,VIP首日有20家畫廊銷售總量在100件以上,線下成績整體好于去年線上。
金秋9月,戰場轉至深圳。率先亮相的“2021藝術深圳”為曆屆規模最大,VIP當天銷售突破百萬大關的不在少數。被譽為“中國文化産業第一展”的第十七屆中國(深圳)文博會則吸引了2468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首屆DnA SHENZHEN設計與藝術博覽會的舉辦呈現了跨越時代的設計與藝術精華,首日多家畫廊售罄。
11月,世界将眼光聚焦上海。第八屆西岸藝術與設計藝博會以三個場館之史無前例的規模重磅亮相,首日多家畫廊銷售完爆。同天開幕的ART021熱鬧非凡,一二級市場的互動更明顯。據統計,交易月内,上海集中舉辦200餘場活動,包括9場藝術博覽會、46場展覽展銷活動、40場拍賣和預展活動及106場美術展覽等。
一路向前,一切皆可。
2021年,藝術市場變中維穩,整體積極。
疫情加速了破局和新勢:巨頭跨地區聯拍頻繁,網拍數量創新高,政策利好擴大。随着《每日:最初的5000個日子》以6934.625萬美元成交(人民币約4.5億元),世界最貴數字藝術品與藝術市場新賽道同步誕生。
這一年,亞洲力量崛起,年輕藏家入局:2021年,蘇富比約三分之一競投金額來自亞洲藏家,富藝斯自疫情以來亞洲區客戶購買力上升30%,賈科梅蒂《鼻子》以7840萬美元成交于亞洲藏家孫宇晨。而蘇富比參與競投44%是新客戶,佳士得拍賣中35%買家為首次參與。
但無論世界如何變幻,精品永是王道:莫奈《睡蓮池與玫瑰》1.541億元成交;巴爾蒂斯《鏡子裡的貓III》1.6675億元成交,重新整理個人最高價和内地最貴西方藝術品紀錄;黃花梨獨闆架幾式巨型供案重新整理中國古典家具拍賣世界紀錄;“有鳳來儀 百鳥朝鳳”大轉心瓶打破中國陶瓷世界拍賣紀錄等,市場堅挺依然。
市場對風向之變曆來反響積極。反過來,亦可反觀市場之勢。這一年,蘇富比全球累計銷售總額達73億美元,創曆史新高;富藝斯全球總成交額12億美元,亦創曆史新高。
雙年展越來越不好做,但2021年是個例外。
這一年,上海雙年展意外破圈,安仁雙年展變奏遷徙,成都雙年展厚積薄發,紛紛迎來高光時刻。
史上時間跨度最長、滲透領域最廣的一屆上海雙年展實體展先啟。開展前夕公布的形象大使其熱度大增,學者、作家、歌唱家、演員及音樂唱作人等加盟使熱度更旺。
接着,第三屆安仁雙年展亮相成都安仁文化中心,以“變奏VARIATIONS”為主題,通過五個闆塊呈現海内外151位藝術家共計300餘件/組藝術作品。相較前兩屆,本次主題展“遷徙”到了安仁華僑城全新落成的新地标,标志成熟之向。
年末,全球最大規模雙年展“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盛大揭幕,近300位海内外藝術家500餘件作品展出,新落成的成都市天府美術館和成都市當代藝術館正式面向公衆開放,17個平行展漸次亮相,多元點染出成都獨特的藝術色彩,标志着這座城市的文化圈完成了從地方藝術群體到擁有全球影響力的藝術史過程。
細數雙年展,還看2021。
2021年,是藝術教育先揚後抑的一年。
教育部去年10月已明确指出“力争2022年全面實行美育中考”,諸多省份随後宣布将體育、美育納入中考範疇。2021年3月時,教育部更是公示拟确定首屆全國中國小美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委員79名,以此督促全國中國小美育教學。
上半年,“美育”成為重要熱詞。大家皆以為藝術教育藍海已至,準備撸着袖子大幹一場。然而,變化猝不及防地來臨。疫情反複讓線下活動瞬滅,接踵而至的雙減政策讓藝術教育領域啞火。除卻公辦屬性的藝術教育機構尚能躲過一劫,絕大部分藝術教育訓練教育機構全部元氣大傷。
這一年,多項教育舉措出台或落地,從落實“雙減”到細化“民促法”,從推進“幼小銜接”到成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從深化“聯考改革”到推動“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每一項改革創新都為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提供新思路。
教育是百年大計,美育是從長計議。隻是2021這一計,寒風過于凜冽了些。
2021年,虛拟與現實史無前例地親近起來。
幾年前,加密貨币曾被認為是領跑賽道,而當5G縱橫、算法肆虐時,未來反而變得面目模糊。2021年,NFT橫空出世,大殺四方,虛拟現實橫掃全球。盡管Metaverse(元宇宙)概念1992年已在科幻作家手裡誕生,但直到2021年才憑借Facebook的深情登上全球熱搜。
它們的出現極大改變了既有認知,人際傳播彌散着幻像與僞裝,但同時,也帶來諸多躁動與激情。毋庸置疑,網速革命已經到來,萬物互聯是既成事實,包括藝術圈。在虛拟與現實的暧昧邊界探索的我們遊走次元兩端,驚喜與驚訝同存。
一切會All in 元宇宙?
Who care。
2021年即将結束的幾小時裡,我想起了那些此年離去的人們。生死有命,卻依然心神陡傷。
所幸,尾聲之際,“被包裹的凱旋門”完結,60年前的藝術方案落地;等了139年的巴塞羅那聖家堂的星星終于閃亮。
于是,“跨越時空”也沒那麼無妄了。
乘風破浪自然飒,披荊斬棘也很酷。
2022年,全新重新開機。
商 | 務 | 合 | 作
藝術頭條APP及電商平台 | 雅昌拍賣圖錄APP及拍賣收藏 | 得藝Artplus電商平台 | 雅昌藝術圖書 | 美術 | 藝術家服務中心 | 文博數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