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總裁胡曉明:未來20年的網際網路是萬物智聯,5年内連接配接100億台裝置

3 月 28 日,阿裡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裡雲總裁胡曉明在 2018 雲栖大會 · 深圳峰會上宣布:阿裡巴巴将全面進軍物聯網領域,IoT 是阿裡巴巴集團繼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後新的主賽道。

“過去 20 年的網際網路是‘人聯網’,未來 20 年的網際網路是‘物聯網’。”胡曉明表示,網際網路的上半場是将人類活動數字化,比如電商、社交、文化娛樂等,催生了今天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市場,背後是全球 40 億網民。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将整個實體世界數字化,道路、汽車、森林、河流、廠房…… 甚至一個垃圾桶都會被抽象到數字世界,連到網際網路上,實作 “物” “物” 交流,“人” “物”互動,這會是一場更加深刻的技術變革,一場全新的生産力革命。

阿裡雲總裁胡曉明:未來20年的網際網路是萬物智聯,5年内連接配接100億台裝置

胡曉明在現場表示,阿裡雲 IoT 的定位是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搭建者,阿裡雲計劃在未來 5 年内連接配接 100 億台裝置。此外,為應對物聯網帶來的新挑戰,阿裡雲将在 2018 年戰略投入 “邊緣計算” 這一新興的技術領域,打造全世界第一朵“無處不在的雲”。

萬物智聯的三駕馬車

人擁有智能,離不開大腦、心髒和神經網絡。同樣,萬物智聯的實作也離不開 “三駕馬車”——IoT、AI 和雲計算。IoT 就像無處不在的神經網絡,連接配接資料,将物數字化;但連接配接不是目的,沒有大腦的連接配接隻是植物人,這就需要 AI 的能力;而智能的背後是計算能力,像心髒一樣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阿裡雲總裁胡曉明:未來20年的網際網路是萬物智聯,5年内連接配接100億台裝置

胡曉明指出,阿裡雲在物聯網領域的核心價值就是去解決這三個問題:1、提供開放、便捷的 IoT 連接配接平台;2、提供強大的 AI 能力;3、實作雲、邊、端一體的協同計算。

目前,阿裡雲支援 2/3/4G、LoRa、NB-IoT、eMTC 等 95% 的通信協定,開發者可快速接入阿裡雲 IoT 管理平台,降低 IoT 接入門檻。

基于自主研發的大規模作業系統飛天,阿裡雲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應用到了工廠工廠中的房間、養豬農舍,大規模賦能實體經濟。阿裡雲為 IoT 開發者提供了強大的視訊識别、自然語言了解、聲紋識别、人臉識别等 AI 能力,在實際場景下,使用者意圖的識别率高達 95%,冰冷的裝置開始擁有 “思考” 的能力。

目前,阿裡雲提供了橫跨雲、邊、端多個次元的計算服務和 AI 能力,包括物聯網作業系統 AliOS Things、IoT 邊緣計算産品、通用物聯網平台,實作物的實時決策和自主協作,将物聯網真正推向智聯網。

成立于 2009 年,阿裡雲目前是中國最大、世界前三的雲計算服務商。據 IDC 資料,阿裡雲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為 47.6%,為所有市場追随者的總和,也是市場第二名的五倍。

中國最繁忙的網站 12306、世界 500 強中石化、全球最大的光伏切片廠商天合光能、中國最繁忙的機場北京首都機場…… 阿裡雲已經成為時代的選擇,每年不斷創造新高的雙 11 和春運一再驗證了其計算能力的穩定。

深耕城市、生活、制造、汽車四大領域

早在 2014 年,阿裡雲就開始啟動物聯網研發,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探索,已經完成了城市、生活、制造、汽車四大物聯網領域的核心技術布局。

在江蘇,阿裡雲與無錫合力打造的中國首個物聯網之城——鴻山小鎮,已經實作了城市的智能管理:傳感器提前發現火情,智能交通縮短消防準備時間;水管爆裂後快速定位,搶修時間縮短 77%;路燈自動調節亮度,降低 40% 能耗;裝有傳感器的井蓋和廣告牌可動态感覺位置狀态,發現險情及時預警……1000 多公裡之外,雄安新區也正在積極擁抱物聯網,阿裡雲将與雄安合力打造 “世界物聯網中心”,為數字中國打樣。

阿裡雲推出的 “智能生活開放平台”,讓電視、空調、衣櫃等家居之間能夠互相聯通、協同工作,刷臉就能進小區,電梯自動被呼到一樓,空調、燈光可以根據你的起居習慣自動開啟,冰箱可以遠端顯示剩餘物品,雲端會推送給你适合的菜品……

在制造領域,全球最大的光伏元件廠商天合光能與阿裡雲合作實踐工業物聯網,首批試點 4 條産品線,A 品率提升了 7 個百分點,為公司實作了新一輪的降本增值。

在智能汽車領域,AliOS 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為汽車量身定制的汽車作業系統。目前,AliOS 已與上海汽車、神龍汽車、福特汽車實作戰略合作,已有超過 50 萬輛搭載 AliOS 的智聯網汽車跑在路上。

雲邊端一體化,戰略投入邊緣計算技術領域

阿裡雲總裁胡曉明:未來20年的網際網路是萬物智聯,5年内連接配接100億台裝置

市場調研機構 IDC 預測,到 2020 年将擁有超過 500 億的終端與裝置聯網, 不斷增長的資料催生了對邊緣計算的需求,未來超過 50% 的資料需要在網絡邊緣側分析、處理和儲存。

比如,你新買的智能門鎖,需要依賴家庭網關進行生物識别處理;又比如,自動駕駛汽車對資料傳輸與互動延遲要求非常高,邊緣計算更靠近資料源,可快速處理資料、實時做出判斷,充分保障乘客安全。

今天,阿裡雲的核心能力是基于資料中心的計算能力,但在萬物互聯的時代這個能力需要無縫延展到更靠近端的邊緣計算上。

胡曉明表示,阿裡雲正将雲的能力無縫下沉,在全球布局邊緣計算,讓計算無處不在,實作萬物智能。未來,資料中心将繼續承擔大量計算任務,而一些實時決策和自主協作的過程将轉移到邊緣計算,形成雲、邊、端一體化的協同計算。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3-29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新智元,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AI_era”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