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克林率先進軍東北,貢獻很大,卻屢次被降級,授少将已是照顧

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後,東北,成了國共雙方同時想到要争取的地方。其實,對于我黨來說,進軍東北,早在1945年5月,我黨召開七大期間,主席就提出來了。在這次會議中,主席連續三次在講話中,提到東北問題。第一次,是七大召開前,他與從各根據地趕來的黨政軍上司們座談時,提到,要争城市,包括東北。

曾克林率先進軍東北,貢獻很大,卻屢次被降級,授少将已是照顧

不過,這次講話,對于争取東北,還是較籠統的。會議期間,他參加華北組讨論時,對于争取東北的設想,就明确了,他對賀龍、聶榮臻、劉伯承等進階将領說,要準備二十、三十個旅,十五萬人到二十五萬人脫離軍區,開到東北去。1945年6月10日,主席在《關于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選舉問題的講話》中,再次提到,東北是特别重要的,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曾克林率先進軍東北,貢獻很大,卻屢次被降級,授少将已是照顧

而七大會議上,主席特别強調,要把時任八路軍晉綏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和八路軍山東濱海支隊司令員萬毅選擇為中央修補委員,其實就是在做軍事人才的準備,因為,呂正操和萬毅兩人,都是原東北軍的進階将領,讓他們成為中央候補委員,意圖再明顯不過了。但真正到了要挺進東北時,任務是落到活躍在熱河、冀東的由李運昌率領的八路軍冀熱遼軍區,當時,冀熱遼軍區離東北最近的,是第十六軍分區,司令員是曾克林。

曾克林率先進軍東北,貢獻很大,卻屢次被降級,授少将已是照顧

曾克林接到任務後,馬上集結十六軍分區主力部隊,加上李運昌派來的五個獨立營,總共2500人,迅速向東北進發。接着,沙克同志率領冀東軍區主力部隊1500多人,也出發了。但速度最快的,是曾克林率領的這2500人,他們在山海關,遇到蘇軍,經過協調,兩軍聯合打下山海關,之後,迅速向沈陽進發,沿途和在沈陽周邊,收攏了不少地方武裝,部隊一度達到十萬人。之後,曾克林奉命回到延安,彙報東北情況,他向中央提出必須而且盡快派更多的部隊,進入東北,從這一點來說,他的貢獻,是很大的。

曾克林率先進軍東北,貢獻很大,卻屢次被降級,授少将已是照顧

但是,他在彙報中,因為沒有經過認真細緻的調查,不免有不少誇大其詞的東西,最著名的,就是東北到處都是日軍丢棄的先進武器,一度導緻許多部隊,在挺進東北的途中,把手裡的武器,都送給了地方武裝,導緻了東北我軍出現了大量“徒手兵”,一度十分被動,這也是第三元帥初到東北後總打敗仗的根本原因。後來,曾克林就不斷被降職使用:從沈陽衛戍區司令員,降到遼東軍區副司令員;從民主聯軍三縱司令員,降為7縱副司令員。從陸軍戰車師師長,轉到空軍混成旅旅長。

1955年授銜時,他所在職位,夠不上授予少将軍銜的,但憑資曆被授予少将軍銜,明顯有照顧成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