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安的優點,何嘗不是奇瑞的缺點

在我眼裡,奇瑞一直都是有技術沉澱的車企,甚至做新能源,也不輸給同級對手。

奇瑞的車現在隻缺一個元素幾乎就可以完美,那就是顔值,而現在長安的優勢,就是顔值。

奇瑞真應該向長安來取取經,尤其是UNI系列,不說具有劃時代意義,也是引領了車市的新潮流。這對奇瑞來說恍若隔世,上次靠顔值殺出重圍,還是奇瑞QQ時代,當然現在回頭再看,可能當時QQ靠的是價格是産品力,而不一定是外觀。

長安的優點,何嘗不是奇瑞的缺點

現如今借着純電動微型車的東風,QQ卷土重來,以QQ冰淇淋姿态重新登場,但是奇瑞卻不再是當年的奇瑞,曾經的輝煌已不再,甚至跌出了第一梯隊頭部陣營,百萬年銷量的目标能否實作和突破,就看此一舉。

說來也是奇怪,全世界都知道奇瑞的問題出在哪,就奇瑞自己不知道。

以前的奇瑞是内憂+外患,大環境影響咱就不提了,内患很明顯,品牌内部子品牌過多,車型産品定價定位高度重疊,内耗嚴重,分流明顯,導緻奇瑞始終不能大步跑起來。

現在奇瑞抛售觀緻,精簡子品牌,隻保留了捷途(成本效益路線)、星途(高端路線)來和奇瑞品牌配合,打一套組合拳。

理念不錯,品牌也各自獨立營運,但是在産品上還有完善的地方,比如車型差異化沒有凸顯,尺寸和定價相近,網友評價奇瑞的車,總是差不多大,高端也沒有立起來,導緻了1+1+1

長安的優點,何嘗不是奇瑞的缺點

有人說奇瑞差的不是技術,是營銷。

奇瑞的确在技術上,不說是自主品牌陣營中腰闆最硬的,也絕對能跻身前三。就自主化程度而言,它絕對名列前茅,Acteco發動機,E4T15B系列,以及現如今的鲲鵬動力,斬獲衆多榮譽,熱效率資料媲美國際主流,出色的駕駛感受征服消費者。

還有變速箱,雖然沒像長安直接采購愛信變速箱,但奇瑞也有自己的應對之策。保持和知名配件車企的合作比如和格特拉克維持多年合作,變速箱經過了充分的市場驗證,不管是濕式雙離合還是CVT變速箱在穩定可靠性層面表現都很出色。

可以說在硬實力上,奇瑞不說優勢多明顯,但和常見的合資掰掰手腕是沒什麼問題。而且車型産品售價合理,艾瑞澤系列車型就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艾瑞澤5不到6萬的起售價,在同級别車型中優勢明顯。瑞虎8定位中型SUV起售價也不過9.58萬,在國産車中都有明顯優勢,門檻更低。

價格和技術都不差,難不成真的差在了營銷上?有一部分原因是。奇瑞始終沒能找到一個完美的破局點,成功的締造出一款媲美QQ的爆款車型,所有的産品始終是差點火候,曾經的觀緻是營銷到位了,但是營銷方向跑偏了,比比皆是的3年賠60億等标簽加上共享化 讓人提不起絲毫購買欲望。

而且上文提到過,奇瑞車型尺寸都差不多,中型SUV的瑞虎8軸距隻有2710mm,和緊湊型的長安UNI-T同一水準,還能安排7座布局,乘坐舒适度可想而知,在奧迪A7L和寶馬3系都加長的當下,奇瑞的尺寸就始終沒有大的突破。

長安的優點,何嘗不是奇瑞的缺點

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奇瑞的車型醜。雖然這麼形容有些直白,有些冒犯,但不少網友都有相同的想法,奇瑞的車是真的醜。就拿瑞虎8為例,這不說是旗艦型SUV,在奇瑞的産品架構布局中也算是比較靠上的産品了,這設計和時下熱點是一點不貼邊,瑞虎8 PLUS改了前臉,格栅尺寸是大了,鍍鉻飾條也取消了,但總覺得哪裡有點違和感。

長安的優點,何嘗不是奇瑞的缺點

其次就是星途系列,淩雲好看是好看,美的沒有辨識度,在領克和WEY以及UNI系列這些特立獨行個性鮮明的車型面前,拿啥博眼球?靠實力?現如今的國産車,誰表現差了,就好像UNI系列,藍鲸發動機名頭可不輸給奇瑞的1.5T/1.6T,人家J技術沉澱可能不如你,但是人家可以直接買,CS75的銷量資料證明了,消費者認可度一樣也不低。

長安的優點,何嘗不是奇瑞的缺點

是以奇瑞其實可以轉變一下思路,在技術和口碑都不差的前提下,可以從顔值入手,鑽研鑽研适合自己的打法,靠一款車的高顔值真正出圈,驚豔衆人,不失為一個極佳的突破點,顔值高自然就會有“自來水”自發為奇瑞營銷造勢,營銷短闆也能補齊,一舉好幾得,何樂而不為?當然這隻是建議,奇瑞的路如何走,還得看奇瑞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