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公主是武後最喜愛的女兒,是唐玄宗的姑姑,為何被賜死?

太平公主是武後最喜愛的女兒,是唐玄宗的姑姑,為何被賜死?

當時的太平公主擋了李隆基的道,并且已經威脅到了他的地位。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女兒,因為被武則天認為“類我”,是以給了她一定的權力,後來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的時候又站在了李唐皇室這一邊,她也是以得以保全自己并且更進一步。

唐中宗李顯在位時期,韋後專權跋扈,太平公主可以說是唯一一個能夠有一定的實力去對抗韋後的人。

是以,李隆基在韋後毒死李顯之後,打算發動“唐隆政變”奪權的時候,首先就想到了和太平公主合作。

太平公主權衡利弊之後,也認為韋後沒有武則天的能力,更不可能長久,是以再一次選擇了站到李唐皇室這一邊,配合着李隆基發動了政變。

太平公主是武後最喜愛的女兒,是唐玄宗的姑姑,為何被賜死?

隻不過,讓李隆基沒有想到的是他雖然聯合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讓父親李旦得以重登皇位,但是李旦當上皇帝之後信任太平公主卻遠甚于信任他,這也就意味着李旦給太平公主的權力更大。

太平公主被武則天認為“類我”這一點可一點沒有錯,她也有着和武則天一樣的權力欲,是以仗着李旦的寵信,她自然是不斷地打壓異己,并在朝中安插自己的親信。

太平公主在朝中勢力有多大呢?

當時朝廷的七個宰相有五個是她的人,聽命于她,并且她在軍中也安插了人,還有很多人想方設法地巴結她,從這也能看出她究竟有多得勢了。

李隆基見了太平公主,也得乖乖低頭,和她說話也不敢大口喘氣,更不敢和她作對,生怕招來她的忌恨。

李旦時期的唐朝,幾乎可以說是處于太平公主的操控之下,沒有人敢忤逆她的意思,倘若沒有李隆基的話,讓她繼續發展下去,也有可能會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太平公主是武後最喜愛的女兒,是唐玄宗的姑姑,為何被賜死?

李隆基雖然小心翼翼,可是仍然被她視為眼中釘,因為他所表現出來的一面,讓她看到了他的不簡單,将來如果是李隆基即位當皇帝的話,太平公主别說繼續掌權了,恐怕下場也會很凄慘。

是以,太平公主就想着除掉李隆基,不讓他有繼位當皇帝的機會,然後再扶持一個她能控制得住的人當李旦的接班人。

李隆基對太平公主這個姑姑也很忌憚,宋璟、姚崇二人曾經建議李旦将太平公主遷出長安,讓她到洛陽待着去,别威脅也别妨礙李隆基,結果李旦隻是将太平公主送去了蒲州。

太平公主被“趕”出長安了,這筆帳她當然算在了李隆基的頭上,是以一直再想辦法給李隆基一點教訓,吓得李隆基趕緊和宋、姚二人撇清關系,上奏折痛罵了宋、姚一頓,過了幾個月又趕緊請求李旦讓太平公主回京,試圖以此削除她對自己的敵意。

但是,太平公主原諒他了嗎?顯然沒有,不僅沒有原諒他,而且還更堅定了除掉他的決心。

先天二年,太平公主糾集了自己手下的一幫人,籌劃如何廢黜李隆基,她不僅要廢了他,還要讓常元楷、李慈二人率領手上所控制的羽林軍攻入李隆基所在的武德殿,直接殺了李隆基,讓他徹徹底底地消失。

如果太平公主的這個計劃得逞的話,唐朝曆史的走向必将又是一變。

太平公主是武後最喜愛的女兒,是唐玄宗的姑姑,為何被賜死?

隻可惜的是太平公主這一次的敵人——李隆基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更不是一個甘願任人宰割的人,她想殺他?他可不會束手待擒,他不僅不會束手待擒,還會反攻!

太平公主已經在計劃殺李隆基了,李隆基再不反攻的話,豈不就成了别人砧闆上的魚肉了?

李隆基因為對太平公主的忌憚,是以一直暗中讓人留意她的動向,也在她的身邊安插了眼線,是以太平公主做出了謀害李隆基的計劃之後,李隆基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于是,他決定先下手為強,在太平公主還沒有反應過來,對他也沒有做出足夠的防備之前,直接對她動手。

李隆基當了這麼久的太子,又當了快兩年的皇帝了,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勢力和心腹,是以他也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商量對付太平公主的計策。

最後,李隆基直接讓人沖到虔化門宰了常元楷和李慈,又将岑羲、蕭至忠當朝斬殺,一時之間震住了所有人。

太平公主聽說李隆基已經或殺或控制住了自己的人之後,也吓住了,二話不說,直接逃入南山躲了起來,三天不敢出山,後被李隆基賜死于家中。

太平公主是武後最喜愛的女兒,是唐玄宗的姑姑,為何被賜死?

李隆基發動“先天政變”,不僅鏟除了太平公主這個威脅,還将李旦這個太上皇給擠下去了,将皇權拿到了自己的手上。

此後,他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

隻可惜,他也忘了之前的教訓,自高宗至玄宗發動“先天政變”之前,李唐江山可以說一直為女人所亂,他最後終究也因為寵愛楊貴妃而誤了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