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兵家十哲裡,為何沒有衛青霍去病,真相隻有兩個字

黃河之濱,華夏族興。一代代華夏兒女前赴後繼,在最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沖鋒陷陣,終成萬裡錦繡江山。是以,曆史上才有了兵家十哲這樣的風雲人物。

關于兵家十哲有諸多版本,流傳比較廣的有兩種:

一說兵家十哲是指白起、韓信、諸葛亮、張良、李靖、李績、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

二說兵家十哲是指孫武、司馬穰苴、白起、尉缭、樂毅、吳起、張良、韓信、李靖、李績。

兵家十哲裡,為何沒有衛青霍去病,真相隻有兩個字

暫且放下哪種說法更符合史事,我們隻說一點:兵家十哲裡為何沒有衛青、霍去病?漢匈百年大戰,衛青七戰七捷,霍去病封兒狼居胥,功勞難道不足以列進十哲?

1、十哲都有軍事著述?

有人認為,衛青、霍去病沒有入選十哲,首先是因為這個榜單的性質:是“哲”而不是“将”。也就是入選的都是軍事哲人,不是評選“兵家十将”。那麼,軍事哲人應該如何展現?有人認為,重要标志就是要有軍事著作或者傳世軍事理論。

其實,這樣的解釋是不能自圓其說的。因為目前流傳的十哲裡,白起、李績、樂毅都不能算軍事哲人。尤其是白起,殺神也好,屠神也罷,在人們心目中完全跟軍事哲人沾不上邊,戰場上的計謀多變、戰略戰術的有效運用等,倒是跟衛青、霍去病十分相似。

兵家十哲裡,為何沒有衛青霍去病,真相隻有兩個字

也有人稱,白起是寫過兵書的,隻是沒有傳下來。這種說法也有些牽強,因為我們也可以說衛霍兩人也有兵書流傳,隻是後世湮沒了。另外,十哲榜單裡的諸葛亮也曆來受争議,五出祁山無一勝績,隻有治國理論,沒有軍事著述,如何也能列入兵家十哲?

2、十哲都有傳世弟子?

有人認為,衛青、霍去病沒有入選十哲,還因為這個榜單的作用:他們的軍事思想都有傳承,也培養出更多名将,傳世弟子延續了上百年、數千年,比如形容後世某位名将“用兵如孫吳”,就表達了這個意思。相比較名将留下的隻有戰役,十哲留下的還有思想,思想的力量是最強大的。

這樣的解釋同樣不能自圓其說。白起連兵書也沒留下,如何培養傳世弟子?樂毅、李靖、李績的軍事思想又是什麼?反而他們4人留下的著名戰役倒是有很多。另外,韓信幾乎所有的軍事思想,都是通過戰役展現的,難道軍事思想和實際戰役不是一體的嗎?他的傳世弟子又是誰?

兵家十哲裡,為何沒有衛青霍去病,真相隻有兩個字

按照上述标準,留下聞名軍事思想的隻有孫武、司馬穰苴、吳起,後人用兵治軍多以他們的思想為指導。史書裡同時記載,漢武帝讓霍去病學孫吳兵法,霍去病答:“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行軍打仗隻看如今謀略,不用學古代兵法。看來孫吳兵法也不是放之四海皆準。

3、衛霍沒有入選真相是什麼?

還有說法認為,十哲都開創了一個朝代或國家,他們是出将入相的戰略軍事家,衛霍兩人卻是戰術軍事家,更多的是“運用”而不是“開創”。但是,隻要看看衛霍輕騎突進,頻頻上演斬首行動,大迂回、大縱深、大穿插的戰略,難道曆史上還有比他們更早這麼幹的嗎?

兵家十哲裡,為何沒有衛青霍去病,真相隻有兩個字

說千道萬,衛霍兩人沒有入選的真相隻有兩個字:偏見!

受司馬遷影響,至少從唐朝起,人們尤其是負責寫史的文人們,就對衛霍兩人戰功存在偏見。詩人王維說: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這算客氣的,蘇東坡則是破口大罵!

蘇東坡考證,漢武帝會在蹲坑大便時接見衛青,“踞廁見衛青”。而對汲黯十分尊重,“不冠不見汲長孺”,不整理好衣冠都不見汲黯。蘇東坡罵道:類似衛青這樣的奴才,就是以“舐痔”見長,漢武帝大便見他很适合衛青的愛好。

兵家十哲裡,為何沒有衛青霍去病,真相隻有兩個字

對于霍去病,司馬老先生的一句話也引來大量猜測:“大将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問題出在倒數第6個字上,“幸”究竟何意?曆史上曾被解讀為:漢武帝有龍陽之好,從韓嫣到金日磾2個兒子,内宮烏煙瘴氣。霍去病也是男寵之一,受到了漢武帝特别照顧。

《史記佞幸列傳》還把衛霍兩人列入其中,說明“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似乎生怕别人忽視一樣,又特意加了一句“然頗用材能自進”,大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意。

知道上述記載後,你就不難了解為什麼會有人說:如同衛霍兩人死後,漢武帝又專門培養李廣利一樣,要兵給兵,要将給将,要錢給錢,什麼都替你準備好了,就等你去打怪更新。

兵家十哲裡,為何沒有衛青霍去病,真相隻有兩個字

同時,漢武帝在曆史被認為有“亂秦之象”,衛霍兩人則成了一對幫兇……這樣的偏見讓衛霍兩人的戰功,被認為是受皇帝照顧,用金錢和士兵性命堆出來的。而漢武帝對匈奴之戰,被認為是輕啟戰端的做法,不符合隻要“天子有道”,四夷自然賓服來歸的理念。

以上種種,衛霍兩人怎能入選十哲?值得慶幸的,衛霍兩人都被列入七十二名将、十七史百将之中。

隻要是為民族興旺做過貢獻,哪怕暫時被埋沒或不被了解,終将被曆史記取。因為,他們是民族的脊梁!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鑒》、《漢書》、《十七史百将傳》、《東坡志林》,感興趣者可以詳細一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