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努爾哈赤的竊喜:九部聯軍一盤散沙,古勒山之戰重創30000敵軍

從萬曆十一年(1583年)開始,努爾哈赤憑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帶着父親留下的13副盔甲和朝廷賠償的30匹馬,由小到大的發展着自己的實力。經過九年的穩紮穩打,終于在萬曆十九年(1591年),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成了新的“滿洲之主”。

努爾哈赤的竊喜:九部聯軍一盤散沙,古勒山之戰重創30000敵軍

(努爾哈赤劇照)

當然,努爾哈赤在建立功業的過程中,也做過很多不光彩的事情。但是,在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面前,也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此時的努爾哈赤,俨然成了一方霸主,有了地盤、有了勢力,說話自然也有了底氣。不過眼前的這些成就,與他的雄心壯志相比,隻是一個開端。他還有更大的野心和目标,那就是繼續擴張勢力,直至整個大明版圖。不過在他接下來的行動中,卻讓他犯了愁。

明朝對于女真的治理,采取了分而治之的原則,即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三者之間互相牽制,不允許一家獨大。

而這其中,野人女真實力較弱,隻有海西女真的實力能夠與建州女真相抗衡。是以努爾哈赤把下一步的目标,直接定在了海西女真身上。

海西女真又稱“扈倫四部”,由葉赫部、哈達部、輝發部和烏拉部,四部構成。其中又以葉赫部的實力最為強大,是這裡面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這裡說句題外話,努爾哈赤所屬的愛新覺羅氏和葉赫那拉氏的沖突由來已久,據說在元末明初兩家就發生過一場戰争。在戰場上,

愛新覺羅氏的首領指着大地說:“我們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在滿語裡,“愛新”是“金子”的意思。葉赫那拉氏的首領,指着天上的太陽不屑一顧的說:“金子算什麼,我們姓它。”在滿語裡,“葉赫那拉”是“太陽”的意思。

在這次戰争中,愛新覺羅氏輸了,後來由于朝廷的介入,兩家之間也就不了了之。

努爾哈赤的竊喜:九部聯軍一盤散沙,古勒山之戰重創30000敵軍

(清朝騎兵劇照)

那麼,努爾哈赤劍指海西女真,他愁什麼呢?他愁的是:

需要一個出兵的理由。

努爾哈赤起家的時候,理由是為祖上報仇。等有了實力,統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時候,朝廷也是睜隻眼閉隻眼,沒有過多幹預。但是海西女真可完全不同,那是朝廷用來牽制建州女真的扶持勢力。是以,如果沒有合适、合理的出兵理由,立即就會遭到朝廷的鎮壓。到那時,努爾哈赤九年的努力都将會付之一炬。

正當努爾哈赤在為出兵理由發愁的時候,海西女真竟然自己找上門來了。

建州剛統一沒多久,

葉赫部的首領布齋

,派了兩位使者帶了一封信找到了努爾哈赤。信上有兩個意思:

一、建州女真以後要順服于海西女真的上司;二、為了表示你順服的誠意,把額勒敏、劄庫木兩座城,選一個送給我。

努爾哈赤想都沒想,直接就給嚴詞回絕了。

布齋一看目的沒達成,又第二次派了使者去找努爾哈赤,不過這一次的使者裡面多了哈達部和輝發部的使者。這意思就很明了了:

你要是再不同意臣服、割地,海西大軍可是要血洗建州了。

這赤裸裸的威脅讓他怒火中燒,他這次不僅嚴詞拒絕,而且還給布齋寫了一封措辭強硬的信,讓使者們帶了回去。

努爾哈赤的竊喜:九部聯軍一盤散沙,古勒山之戰重創30000敵軍

布齋看到努爾哈赤的信後,心裡面忽然有一種恐慌。他深知努爾哈赤現在雖然人少,但是兵精将多武力值高,這一次把他給惹毛了,将來必然後患無窮。想到這,布齋決定先下手為強,率先攻打建州,除掉努爾哈赤。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以葉赫部為首的海西女真,組成了九部聯軍,共30000多人,氣勢洶洶的向建州殺來。

這可讓努爾哈赤滿心竊喜,正想着怎麼打海西女呢,他們竟然自己送上門來了。

九部聯軍雖然人多,但畢竟是臨時組建起來的,沒有戰前的統一部署和作戰計劃,是以形同一盤散沙,毫無戰鬥力可言。建州的人數雖然少,但是都是精兵強将,又衆志成城一心殺敵,是以仗還沒打,勝負就已經一目了然了。雙方在古勒山一帶發生了激戰,努爾哈赤以少勝多,殲敵4000人,繳獲了3000匹馬。葉赫部首領布齋,死于亂軍之中。

通過這一戰,努爾哈赤威名遠揚,海西女真受到了重創,實力銳減。接下來隻要一個合适的理由,努爾哈赤就能輕松踏平海西女真各部了。

參考資料:《清太祖武皇帝實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