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王世和被病魔打垮,即将結束他不平凡的一生,病榻前,宋美齡身邊的秘書前來探望慰問,即使王世和知道多年前二人的沖突似乎在頃刻間化解,可他依然帶着遺憾和不甘在他鄉離世。
王世和作為蔣介石的侍衛長,他的前半生都在為蔣介石和蔣家做事,也是以,王世和不可避免地卷入蔣家内部的風波變換,看到了蔣家不為外人所知的内幕風雲。

随蔣作戰
王世和1899年出生于浙江奉化,畢業于黃埔軍校陸軍大學。因為祖輩和蔣家有一定的親緣關系,王世和被介紹到了蔣家當學徒,又過了幾年,蔣介石需要人手擴充軍隊,蔣母王采玉和毛福梅把他舉薦到了蔣介石身邊,成為敢死護衛隊的一份子。
之後王世和一直跟随在蔣介石身邊作戰,在遼甯艦的戰役中,王世和一人取回了補給,救了還在艦上的孫中山和宋慶齡二人。這樣一來,蔣介石立刻注意到了他,沒過多久,王世和成為了蔣介石的侍衛長。
蔣母王采玉
蔣介石能有後來的地位少不了孫中山的提拔,可是蔣介石是一個極有野心和欲望的人,他想要的是絕對的權力。是以在後期,他想盡辦法除掉追随孫中山卻極力反對他的人,這些事,都是安排王世和做的。
蔣家妻妾 糾葛難解
對于王世和來說,生命中的貴人是蔣母王采玉和毛福梅。王采玉帶他進了蔣家,毛福梅舉薦他進了蔣介石的護衛隊。
王采玉是蔣介石的母親,她早年生活凄苦,颠沛流離。蔣父去世後,她獨自撫養蔣介石長大。
毛福梅是王采玉親自物色的兒媳婦,淳樸善良,端莊得體,在蔣介石眼裡她是一個愚昧無知裹着小腳的鄉下婦女,而在蔣母眼裡毛福梅是難得的好媳婦。
王世和跟随蔣介石二十多年,不但是蔣介石身邊熾手可熱的“爪牙人物”,而且也目睹了蔣介石三段豐富的感情生活。
蔣介石在離開浙江老家後一共有三段戀情。1911年辛亥革命後,蔣介石在青樓遇到了姚怡琴。可蔣家畢竟是大家族,蔣介石當時也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地位,蔣母無論如何也不同意青樓女子進家門,自始至終,姚怡琴空有妾的名分。
上圖中間的即姚冶誠,右一唯蔣緯國
1919年,蔣介石在張公館遇到了比他小19歲的陳潔如, 僅此一面蔣介石就被眼前這個單純漂亮的女孩吸引,此後,他對陳潔如開展了猛烈的追求。
陳潔如
蔣介石見陳潔如不答應,又拜托朱逸民前去相勸,1921年二人成婚,隻不過婚姻生活持續了短短的幾年。
1922年蔣介石和宋美齡相識,1927年蔣介石哄騙陳潔如外出留學,卻在國内與宋美齡完婚, 宋家要求蔣介石必須和其他女人斷絕聯系。
蔣介石的野心驅使他答應了宋美齡的要求,在記者采訪之時公開宣稱同陳潔如及原配夫人毛福梅離婚。陳潔如在郵輪上聽到蔣介石單方面宣布離婚的消息,放聲大哭。
至此,蔣介石的妻妾之間的沖突和隔閡再難以消除。
蔣介石究竟愛誰,在曆史上也難以考證,也許連王世和這個身邊人也難以捉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傷害了這些女子給過他的真心。
深入蔣家 卷入風波
王世和是蔣介石的身邊人,他知道蔣介石想要的是什麼,他需要可以滿足自己野心和欲望的東西。
婚後的蔣介石和宋美齡形影不離,是記者們的焦點。隻有王世和記得還在浙江老家的毛福梅,蔣介石因為宋美齡不由分說地逼她離婚,好言相勸不行便開始威脅恐吓。王世和憐憫同情毛福梅,此後的多年,有時間就會去探望和慰問她,
宋美齡表面上默不作聲,甚至對毛福梅很好,但是在心裡早已經對王世和産生不滿。忌憚于王世和是蔣介石的侍衛長,且正值用人之際,宋美齡沒有表現出來。
1923年,當時蔣介石和陳潔如還未離婚,且蔣介石在黃埔軍校任教。陳潔如是接受過新思想的女性,在同蔣介石成婚之前,她一直在學堂讀書。
右為蔣介石和陳潔如的合影
王世和同學校裡的人抱怨宋美齡,飛揚跋扈,工于心計.斷然是不及之前的夫人陳潔如。此話雖然是說者無心,可是聽者有意,宋美齡對此一直耿耿于懷,對王世和不滿。
宋美齡嫁給蔣介石後一直沒有孩子,看到他們父子之間相處的其樂融融,她總是心懷憂慮。擔憂自己沒辦法生孩子,也擔憂他們會分走蔣介石的所有。
蔣經國是毛福梅所生,也是蔣介石唯一的親生兒子。
蔣經國在莫斯科留學期間結識了他後來的妻子——芬娜,二人回國之後打算舉辦婚禮。蔣介石知道不能大操大辦,恐宋美齡知道心生不滿而發脾氣。
蔣介石吩咐給王世和回到浙江老家簡單操辦即可,可是王世和不僅沒有做好此事的保密工作,還請來了蔣經國的親生母親——毛福梅。如此一來,消息很快流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風聲還是傳到了宋美齡那裡,怨氣撒不到蔣介石身上,宋美齡隻好都怪罪在王世和身上。
由此一來,王世和成了新的沖突點,隻要他在蔣介石身邊一天,宋美齡始終不願意給他一點好臉色。
蔣家父子 隐含沖突
蔣介石在近代中國曆史上是個傳奇的人,不僅僅在于近代中國曆史上他做的事,更在于他豐富的感情生活。然而在族譜上,蔣介石的親生兒子隻有一個,與毛福梅的兒子——蔣經國。
蔣經國年幼時幾乎是毛福梅一個人在撫養,蔣介石的全部野心和欲望都在事業上,對于孩子一直缺少陪伴,雖然他偶爾會讓陳果夫照料,可是在蔣經國的童年記憶裡幾乎沒有父親的身影。這樣一來,父子二人的關系并不如一般的父子那樣熟絡。
陳果夫
後來蔣經國去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加入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可父親蔣介石卻堅定的信服西方的資本主義,父子二人在立場上的沖突非常之大。
蔣介石父子二人的脾性非常相似,絕對不肯向對方服輸,“四一二”之後,蔣經國還特意發文指責蔣介石的立場錯誤。
蔣介石年輕的時候雖然流連于女人之間,可是他對兒子蔣經國的感情生活卻嚴格要求,他下令讓王世和對蔣經國多加提點。
可王世和又怎麼敢攬這樣的差事?父子二人他哪方又敢得罪呢?這樣一來,究竟應不應該如實彙報蔣經國的感情生活成了擺在王世和面前最大的問題,畢竟,他隻是個小小的侍衛長,雙方都不想得罪。
蔣經國年輕時共有四段感情,初戀是蔣介石密友的女兒馮弗能,他們外出求學時産生感情。可最後因為和蔣介石的立場沖突,牽連與馮弗能分手,初戀的結束在蔣經國心裡留下了一根刺。
之後蔣經國認識了當地的女孩芬娜,後改名為蔣方良,二人陷入愛河,沒多久在中國舉行了中式婚禮,毛福梅親自主持。
結婚之後,蔣經國還是沒有改風流性子。在江西贛州工作時他認識了還在守寡的章亞若,二人秘密戀愛,王世和擔心蔣介石因為此事遷怒于自己,前期一直在隐瞞。可沒想到二人不僅沒有結束還生育了孩子,他心驚膽戰又不敢同蔣介石彙報,可這件事徹底惹怒了蔣介石,為了阻止女方進家門,蔣介石暗地裡結束了章亞若的生命。
王世和試圖在中間調和,可這件事一直令蔣經國耿耿于懷,讓本就不和睦的父子關系愈演愈糟糕。
後來蔣經國追求當時紅極一時的平劇名伶顧正秋,對方忌憚蔣家的地位和實力,婉拒了蔣經國。蔣經國心生怨恨卻無處發洩,之後每一個追求過,試圖追求顧正秋的人都被蔣經國針對打壓。
顧正秋
蔣介石在當時非常需要人民群衆支援,他擔心蔣家内部的醜聞會被記者抓住小辮子,下了死指令派王世和盯着蔣經國。
可是在當時還年輕氣盛的蔣經國早已經因為蔣介石的管教心生厭煩,又不敢和父親起争執,隻好都怪在王世和頭上。
随蔣入台 遭人陷害
王世和在蔣介石身邊做了二十多年的侍衛長,1949年蔣介石決定退守台灣,無論如何一定要帶着王世和一起去,王世和也不想受千夫所指,想仰仗蔣介石的接濟過完後半生,随他一同去了台灣。
來到台灣的王世和不再做蔣介石的侍衛長,幹着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的苦差事,生活都難以維持,他隻好經常去拜訪蔣介石,更多的是要一些接濟。
此後的十年裡,王世和未曾見過蔣介石,在窮困潦倒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