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0年前,日本武士之間流傳着一個特殊癖好,時至今日都難以接受

随着社會的發展,群眾也開始接受一些新事物,在包容性較強的時代當中,曾經被認為不恥、難以說出口的,不可告人的想法漸漸的得到了了解,本文說的就是社會熱題話度較高的同志愛。

300年前,日本武士之間流傳着一個特殊癖好,時至今日都難以接受

同性一詞是1896年由一位匈牙利醫生提出的名詞,不過早在這之前,在曆史就已經出現了不少的同性案例,公元前378年,古希臘建立了一支非常特别的軍隊,這支軍隊名為“聖軍”。

這些士兵都是出身貴族,而挑選的标準就是兩個人之間必須有戀人關系、能夠接受同性并且戰鬥力強悍,希臘人認為一個由愛組成的軍隊,勢不可擋,堅不可摧,因為一個人是絕對不會在夫妻面前丢臉,在戰鬥時更是會為了夫妻犧牲自己的性命。

300年前,日本武士之間流傳着一個特殊癖好,時至今日都難以接受

随着“聖軍”的傳播,一些軍團也紛紛效仿,但在二十世紀的日本,就已經誕生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為“衆道”,衆道是武士道的延伸,在武士道當中,首先講的就是忠誠、廉恥、信義、名譽,但在衆道的延伸就是更加深沉的忠,也就是“愛”。

300年前,日本武士之間流傳着一個特殊癖好,時至今日都難以接受

随着戰亂的爆發,武士的地位更加突出,在武士之間也流行對日常生活的追求,曾經隻有貴族時尚的“男同”,此時就被視為一項“雅癖”潮流,武士之間男色之風也開始逐漸流傳開來。

在16世紀,由于連年硝煙戰亂,為了進一步加強男性集團内部團結一心,構成牢不可破的禮義關系,就嚴格規定禁止招舞姬,武士們失去了最後這點樂子後,就隻能放在“男色”上面。

300年前,日本武士之間流傳着一個特殊癖好,時至今日都難以接受

雖說戰亂時代衍生了“衆道”但在江戶後期,男色之風依舊盛行,因為武士是擁有一定社會地位,在法律當中,他們被嚴格規定不能娶庶民女子,但江戶後期武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他們想要在同階級娶妻并不容易,所有很多武士就結成了“盟兄盟弟”。

武士道的“忠”是對于君主,衆道的“忠”則是對“盟兄盟弟”,想要完成衆道的“忠”是很難的,在日本武士道《葉隐》就告誡:碰到心動的人,至少要先觀察五年,才能向其吐露愛慕之意。一旦兩情相悅,更是要像烈女一般,誓死不更二“兄”。

300年前,日本武士之間流傳着一個特殊癖好,時至今日都難以接受

雖說現在社會比較開明,但依舊還是難以接受,但也不能因為差異就将其否定,以史為鑒,不管是“聖軍”還是“衆道”都是随着時代而改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