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團要流量,快手想變現,快手和美團這場姗姗來遲的聯姻便顯得順理成章。
12月27日,快手(01024.HK)宣布與美團(03690.HK)達成互聯互通戰略合作。
雙方将基于快手開放平台,打通内容場景營銷、線上交易及線下履約服務能力。合作将在2022年元旦、春節消費旺季進入落地試運作階段。
目前,使用者已經可以通過快手APP通路美團小程式,支援團購,暫不支援外賣。而在抖音APP中,美團沒有切入到交易環節,一系列官方賬号僅作為品牌展示之用。使用者如果想下單,需要另外下載下傳APP。
可以看到,美團在兩個短視訊平台上的營運政策明顯不同。
在雙方展開合作之前,抖音已在2018年集結研發、POI團隊,啟動本地生活服務,于2019年正式進入了本地生活領域,推出了團購服務。而且還在今年7月将觸角伸到了供應端,上線了“心動外賣”。
供應端的短闆,一直是抖音與快手進入本地生活行業都要面對的難題,抖音此舉無疑給快手敲響了警鐘。如果抖音補齊了短闆,快手在本地生活戰場還有機會嗎?
同樣,如果抖音集齊了流量、供應端的履約能力這兩顆“龍珠”,美團就要面對前所未有的“神龍”,其影響甚至要大過老對手餓了麼的騷擾戰術。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按照這個邏輯,這場姗姗來遲的合作便顯得順理成章。東北老鐵與愛拼搏的福建人找到了共同的訴求。
美團需要穩住基本盤
如果說一年多之前,美團與抖音各自井水不犯河水,那現在二者的競争已經不可避免:抖音從流量、供應端兩個方向對美團發起了沖擊。
2020年9月,抖音官宣日活破6億。快手直到今年三季度,日活也隻達到抖音2020年9月的一半。
抖音在本地生活領域最新的大動作是,于今年7月内測了自己的外賣業務“心動外賣”。今年8月,抖音官方聯合麥當勞上線“麥當勞抖金店”賬号開通直播。
在818奇妙好物節活動期間,10天内直播間GMV達到70萬,觀衆點贊近2000萬,粉絲量突破71萬。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的海外版“Tik Tok”也做起了外賣業務。這說明位元組跳動是真的想找新的增長點:即便在是“人生地不熟”的海外,也要上線外賣業務。這也告訴我們,本地生活在位元組内部的重要程度。
在本地生活競賽中,美團的龍頭地位依然穩固,競對“餓了麼”隻能自保,初出茅廬的抖音即便自帶buff,想要超過美團也不容易。
但是,美團的内部已經發生了一絲微妙的變化,而堡壘往往是從内部攻破的。
在三季度,美團餐飲外賣業務的交易筆數出現了下滑。美團CFO陳少晖将影響因素歸結為疫情以及宏觀環境。“三季度餐飲業的同比增速下降到4%左右,兩年增速平均下降1%,餐飲業的增速在未來幾個季度還會持續放緩。”
如果把時間尺度拉長,會發現一些顆粒度更小的細節。
在2018年三季度,美團餐飲外賣業務的交易筆數為22.7億,同比增長32.6%。
在2019年三季度,增速隻有個位數(8.76%),今年三季度為24.93%。這說明宏觀環境對餐飲外賣交易筆數的影響早就開始了,且将是長期存在的。
同時,美團需要充足的子彈,發展新業務。
三季度,美團的淨虧損高達99.9億。去年四季度至今,其淨虧損的規模和速度呈現一路上升的态勢,增速從5.9%增長到20.5%。
此時,貢獻半壁江山營收的餐飲外賣業務,就是不可缺少的資金來源。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美團的餐飲外賣業務,都不容有失。
已知餐飲外賣業務的收入等于交易筆數×訂單均值。在訂單均值整體波動不大的情況下,提升交易筆數,來穩定基本盤,将是美團的重點營運方向。
在使用者方面,美團和整個餐飲行業線上化,都需要強有力的推手推動下一階段的發展。與我們日常觀感相差較大的一個事實是,中國餐飲外賣行業的線上化滲透率并不高。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美團研究院聯合釋出的《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中國外賣産業發展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線上餐飲在整個餐飲行業中的占比剛剛超過20%。
橫向對比,中國電商行業的滲透率已達到37%。
短視訊的新場景有利于提高餐飲外賣行業的線上化滲透率。而快手可以從兩方面為美團輸送彈藥。
一方面,美團需要快手的流量和老鐵的消費能力。
快手截至三季度的月活已經達到5.7億,是不可多得的流量寶藏。同時,直播業務已是快手的第二大營收來源,單季營收近80億人民币,這表明快手老鐵擁有較強的消費能力。
另一方面,美團與快手的使用者分布存在地域上的錯位,二者合作有助于美團從下沉市場中拉新。
以外賣為例,行業一、二線城市使用者數占比達到67.8%,而快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使用者占比超過55%。
是以,行業内外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美團有着增加交易數目、使用者增長的雙重需求。
快手需要為自己代言
快手的訴求,與美團的訴求有部分是重合的。
在與美團合作之前,快手已經在2019年推出了本地生活服務功能。
快手深知供應端的履約能力是自己的短闆,是以彼時的快手開出了一系列誘人的扶持政策。商家可以免費開店且無需押金和保證金,快手官方無償提供激勵政策,對其進行優質流量資源扶持。
2020年7月,快手在APP内的 “更多功能”闆塊中,上線了“本地生活”入口。可見,快手對本地生活有着不小的野心。
不管是抖音、快手,還是阿裡,本地生活市場都值得它們布下重兵。艾瑞咨詢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為19.5萬億元,到2025年将會增長至35.3萬億元。
不過,在快手的營收結構中,本地生活并沒有起到預期中的作用。
以今年三季度為例,快手的營收構成是“線上營銷+直播+其他”這三件套。其中,線上營銷業務在穩步增長,包含電商在内的其他業務,占比隻有9.1%。
本地生活之戰沒有掀起多大水花,對快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自今年2月上市以來,快手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就處于低迷狀态。上市首日,其市值達到1.23萬億港元,目前僅剩3050億港元,跌去了75.2%。
原因在于,資本市場此前高估了快手的前景,而快手上市後也沒有用實打實的業績為自己正名。這點在快手釋出三季度财報後,展現得尤為明顯。
快手的三季報與此前相比算是優秀的。但其股價在三季度财報釋出的第二天上漲5%左右後,又延續了此前的下行趨勢,目前隻有72.55港元。
這表明資本市場仍在持觀望态度。其中的核心在于,快手三季度的使用者高增長能否持續?使用者高增長帶來的虧損何時能收窄?
三季度,快手APP與快手極速版雙雙發力,推動快手的MAU上漲至5.729億,創下新高,一掃此前的頹勢。
但如果觀察MAU、DAU與虧損之間的走勢,會發現情況并不樂觀。從今年一季度開始,快手的虧損增速就開始飙升,三季度高達401.4%,遠超同期MAU、DAU的增長。
快手隻回答了資本市場提出的部分問題:使用者增長回來了,盈利的日子卻越來越遠。
考慮到美團的市場地位已經穩固,而快手還沒坐穩江山。快手對于這次合作的訴求更側重使用者端,通過為使用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消費場景提高使用者粘性,夯實使用者基礎。
網際網路重新“出發”
對這次合作,還有一點不得不考慮到的是政策端的影響。對網際網路行業來說,來自政策端的影響,從沒有像過去一年那樣令人“重視”。
虎牙與鬥魚合并被否是其中的标志性事件。這種在網際網路行業中曾上演過多次的合并(滴滴合并快的,美團合并大衆點評、58合并趕集),第一次受到了政策的影響。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公告中明确表示,這個決定是出于“網絡遊戲和遊戲直播市場規範、健康、持續發展”的考量。
是以,美團和快手的合作,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互聯互通”。這表明,在2021年過後,政策在網際網路的影響,已經深入到企業決策内外。
政策變動之外,美團和快手的合作,還與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趨勢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此舉正是二者順勢而為。在監管政策收緊之前,行業已經在使用者端和業務端遇到了發展瓶頸。
網際網路平台有着天然的優勢,随着使用者的不斷增多,網際網路平台可以用較小的成本快速收割流量,進而變現。現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使用者增長空間已經所剩不多。
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資料顯示,截至 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為8.54億,2020年6月增長到9.39億,今年6月為10.11億。增速從2020年6月的9.9%下降至7.67%。在2011年之前,中國網民規模20%以上的增速是常态。
這意味着,網際網路企業不得不面對事實:告别粗犷式增長,從存量中找增量。難度和競争壓力可想而知。
在業務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特點是,模式創業是主流,電商、團購、搜尋等市場上你能見到的,99%都是如此。
在經過二十餘年發展後,模式上的新機會越來越少,底層方面的創新難度又很高,這讓大小巨頭都陷入了業務焦慮。連滴滴都在做社群團購,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
多方面的因素告訴網際網路行業參與者一個有些殘酷的事實: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瓶頸。
不過,二者的合作也告訴行業内外,盡管行業大環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但從來都不缺少機會,隻是缺少發現機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