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風拂月湖,書香飄千年,南宋四明私家藏書之南樓北史

甬派君有話說

甯波市社會科學院(甯波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甬派用戶端聯合推出專欄——《社科·甯波記憶》,對甯波豐富的文化遺産、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一次新的梳理,帶你一起尋覓曆史遺迹,回望甬城名人,欣賞民俗文化,讓城市的根脈更加清晰可見,讓城市記憶更加豐滿彌久。

浙江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指出,千年宋韻文化是浙江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名片,要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讓千年宋韻在新時代“流動”起來、傳承下去。本月,欄目将介紹宋代甬城名人望族、藏書樓和《三字經》的故事,讓讀者感受千年宋韻的流動與傳承。

清風拂月湖,書香飄千年,南宋四明私家藏書之南樓北史

月湖芳草洲,史守之“碧沚”藏書樓所在與樓鑰東樓藏書樓遙相呼應

南宋四明私家藏書最有影響的是月湖畔的樓鑰、史守之兩家,清代全祖望在《湖語》中合稱為“南樓北史”。

樓鑰(1137年—1213年)一生訪書抄書,蓄逾萬卷,自炫“書淫”,其藏書構成以集部居多。他對集部書特為重視,認為無論是史傳銘志還是家傳,都必須與集部遺文相證明才為可信,這一思想後來為黃宗羲所繼承。樓鑰藏書的來源,除繼承舊藏及多方訪抄外,多得之于友朋,而友朋亦樂于饋贈。樓鑰通過各種手段積聚了大量書籍,于是在月湖竹洲構築了專門的藏書樓“東樓”。嘉定元年(1208年),即樓鑰入朝為官的次年,東樓落成,聚古今群書于其上,而壘奇石于樓前,嶄然有二十四峰之狀,又取祖父樓異官登封令時所藏嵩嶽圖石刻,列屏其下,仍以“仰嵩”名之。

樓鑰學問淵博,精于鑒賞,所藏之書,常廣泛搜羅異本互相校雠,故其藏品為世所重,人稱善本。如樓鑰有家傳本《春秋繁露》,又搜得京師印本、江西本,最後得金華潘叔度家藏本,互相校雠而成善本。古代私家藏書具有秘不示人的保守性,但樓鑰卻具備了一定的開放意識和開放精神,有人向他借錄傳抄,他都非常樂意,且願意提供善本書刊行于世。

與樓鑰之“東樓”相匹敵的是史守之碧沚藏書。碧沚藏書樓選址極佳,建築宏偉,牙簽最富。史守之為史浩之孫,不與世諧,退處月湖松島,與楊簡、袁燮、樓鑰講學其中。史守之的藏書淵源有自,祖父史浩有蝸室藏書,史守之的藏書有一部分當來自家族的傳承。史守之的藏書後來多流入江蘇,文徵明《跋宋通直郎史守之告身》說,明代“吳中藏書家所收古書,有‘舊學史氏’及‘碧沚’者,多其遺書”。明張醜《清河書畫舫》稱“王氏舊藏宋人小楷《史記》真本一部,計十帙,紙高四寸,字類半黍,不惟筆精墨妙,中間絕無訛謬”。并注明每帙用“舊學史氏”及“碧沚”二印。這裡的“舊學”一詞源出《尚書·說命下》,武丁謂自己“舊學于甘盤”,甘盤不但是商王武丁的老師,也是武丁任用的賢相。宋孝宗即位後,曾将帝師兼丞相史浩比作甘盤,見史浩《從駕幸佑聖觀記所得聖語》,由此證明钤有“舊學史氏”印的原本就是史浩的藏書,史浩已經開始使用了藏書章,以示藏書所有。

史守之繼承了史浩藏書,故複钤“碧沚”之印。史守之的藏書,不乏珍本。如其原藏宋人小楷《史記》真本一部,後歸趙孟頫收藏,張醜《清河書畫舫》有記。另外,黃丕烈《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卷五有宋書棚本徐度《卻掃編》三卷,雲:“有舊學史氏複隐書印一枚、碧沚一印,舊學圖書一印。”此亦為史氏原藏圖書,疑“複”為“真”,“沁”為“沚”之誤認。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卷二十六“藝文類聚”條下馮舒(字己蒼)跋雲:“卷末有葫蘆碧沙印,又舊學圖書四字方印,未知何家物也。”葉昌熾《藏書紀事詩》指出:“此兩書皆史氏物,黃以碧沚為碧沁,馮己蒼又誤為碧沙,皆以篆文相似耳。”并有詩雲:“聚訟紛纭說總非,碧沙碧沁認依稀。月湖自有甘盤裔,碧沚芳從早息機。”此外,據諸家所記,還有钤為“史氏家傳翰林圖書”印者,多被認為南宋四明史氏藏書散出之物。然據李偉《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版本辨疑》所考,原書大約出自元刊,故當非南宋四明史氏的藏書。

資料來源:甯波市文化研究工程重點項目《甯波區域文化資源概覽》“甯波學”卷,張如安編著

清風拂月湖,書香飄千年,南宋四明私家藏書之南樓北史

編輯: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