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家現在時|楊知寒:寫作讓我發現,可以從中獲益,積累人格的力量

作 家 現 在 時

今日推薦《小說月報》2022年第1期封二專欄“作家現在時”楊知寒訪談。

作家現在時|楊知寒:寫作讓我發現,可以從中獲益,積累人格的力量

楊知寒,1994年生。已出版短篇小說集《作繭》、長篇小說《寂寞年生人》。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居杭州。

Q:小說月報 A:楊知寒

Q

請您描述一下手頭剛剛完成或正在進行的作品。

A:前陣子寫完一個短篇。這兩年都在寫短篇,想讓自己更精進一點,雖然越多寫,越會發現自己寫作中的問題,但是短篇小說對我有魔力,就像看電影,我也喜歡那種幾段式的。短篇之魅,是在有限的篇幅裡,編織一個可以供人遐想的氛圍,狂飙突進,直取要害,又不那麼簡單,給閱讀者帶來更多自由,這也是寫作者的快樂。自己的視野在逐漸打開,正在經曆和經曆過的生活,不再是寫作素材唯一的來源。想象力素來是我的軟肋,先前寫作,太慣着自己,總找别的理由,讓自己覺得不經曆無以信。今年寫過幾篇,自身狹隘打開了些,變成認為有感受足以信。問題在自己能不能将信任打造出來。我挺感謝這個時代,常去想,陌生人的生活都能對我打開門窗,隻要你願意沉浸。人間酸甜苦辣何其多,同理心可以讓我們隔空取暖。

您開始小說創作的動力或者靈感來源于哪裡?

A:來源于對現實生活不同階段的不了解。這事我會試着寫下來。我不是很聰明的人,更無膽氣和現實直接較量。但困惑常在,如何排除?寫作是種好方式。寫作讓我發現,可以從中獲益,積累人格的力量。對好些事情,在得不到答案時,也可以保持了解和思考。

您是否有固定的私人寫作習慣?

A:有啊。我害怕調子高的聲音,手機随時靜音,雖然也會誤事。喜歡單曲循環一首歌,固定一種氛圍。喜歡貓兒在我腳邊繞(笑),喜歡安靜,有杯好水可以喝。

除了寫作之外,您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A:我希望自己會造玩具。具體來說,想擁有木工技能、編織技能,希望造出一個讓人看了就心懷平靜的玩偶,這其實和寫小說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隻玩偶的塑膠眼睛裡,想讓人看見沙漠和大海、原野和山川,看見黃昏時家家做着飯、煙火氣的門。

作家現在時|楊知寒:寫作讓我發現,可以從中獲益,積累人格的力量

小說月報微信專稿

作家現在時|楊知寒:寫作讓我發現,可以從中獲益,積累人格的力量

短 篇 小 說

馮骥才枯井

(選自《當代》2021年第6期)

哲 貴歸途

(選自《作家》2021年第12期)

東 君秋鹿家的燈

(選自《長江文藝》2021年第12期)

樊健軍固體的軌迹

(選自《湘江文藝》2021年第6期)

蘇 迅石緣記

(選自《清明》2021年第6期)

曉 蘇春回大地

(選自《大家》2021年第6期)

中 篇 小 說

蔣 韻如雲的秘事

(選自《北京文學》2021年第12期)

徐貴祥将軍遠行

(選自《人民文學》2021年第11期)

王威廉你的目光

(選自《十月》2021年第6期)

葛 亮側拱時期的蓮花

(選自《花城》2021年第6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