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經曆了風雲變幻的發展曆程。
行至年末,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格外熱鬧,不少車企一掃疫情陰霾,出現訂單量大漲現象。有新能源汽車品牌經銷商表示,近期到店看車人流量明顯增多,銷售名額基本超額完成。
這一情況的出現除了受到年末銷售旺季因素影響,新能源補貼退坡政策也是原因之一。

2020年4月,财政部釋出《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規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同時,出于平緩補貼退坡節奏原因,原則上2020年-2022年補貼标準分别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補貼退坡後,車輛終端售價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不少車企已經宣布漲價消息。一汽-大衆在12月初就已經開始渲染補貼退坡氛圍,在一汽-大衆釋出的國補退坡倒計時海報上,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國家補貼退坡5400元的字樣十分醒目。同主題海報也出現在小鵬汽車、哪吒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品牌身上。
在部分新能源汽車銷售口中,抓住“最後的視窗期”成為催促消費者盡快下單的重要話術。
事實上,除補貼退坡外,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漲還受到上遊供應鍊價格上漲的影響。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情暴漲,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熱度不斷提升。其中,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電池級碳酸锂價格年内上演了“三級跳”。據央視财經報道,截至12月30日,碳酸锂價格已從年初的每噸5萬元一路跳漲至每噸27.4萬元。僅12月月内就有30%的漲幅,同比漲幅超過400%,價格重新整理曆史記錄。
面對補貼退坡疊加原材料成本增加影響,多數新能源汽車品牌目前都表現出了漲價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末,同樣是面臨補貼退坡,不少品牌選擇了幫助使用者承擔補貼退坡成本。一年時間,汽車品牌态度的轉變,在某種程度上也暗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步入正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299萬輛,同比增長166.8%。1-11月累計銷量滲透率提升至12.7%。據中汽協分析,目前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
目前看來,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信心正在提升,這一資訊在車企端也有所表現。蔚來汽車企業傳播負責人馬麟向媒體表示,補貼占蔚來車型的價格比例很低,蔚來基本不受影響。補貼每年都退坡,現階段補貼退坡對市場影響已經不大。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認為,補貼退坡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車失去競争力,反而會促進市場更穩健,新能源汽車将真正進入靠産品力競争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