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呂後是一個狠角色,他殺了韓信殺了彭越,甚至在劉邦剛剛駕崩之後,她還想要隐瞞消息,秘不發喪,想要把功臣派一網打盡。
後來呂後打消了殺功臣的念頭,可以說就是和開國功臣郦商有關,這件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從呂後開始密謀殺功臣開始說起吧。
劉邦駕崩呂後選擇秘不發喪,她找來最為寵信的臣子審食其來商量。這個審食其是劉邦的老鄉。

劉邦起義的時候,交代給審食其,讓他照顧好呂後和太公一家人。
審食其形影不離的伺候着呂後和太公,後來,劉邦和項羽兩個人鬧掰了,項羽把呂後抓走當人質去了。
當時跟随呂後的就是審食其,兩個人在項羽這裡當人質,可謂是經曆過生死,共患難過,他們兩個人的感情,肯定是别人比不了的。
當然了還有人說兩個人之間有私情的,這個我們就不過多的說了。我們繼續說呂後找到審食其後,商量殺功臣的事情。
審食其聽說之後,吓了一大跳,功臣這麼多,每一個人都是踏着死人的屍體過來的,想要把他們一網打盡談何容易?
萬一這個計謀被功臣識破了,誰殺誰還不一定呢?
當然了呂後要殺他們的理由,就是怕自己的兒子劉盈當皇帝後,駕馭不了這些功高蓋主的功臣。
皇帝總不能受臣子的氣吧!
在呂後看了若是駕馭不了他們,還不如殺了他們比較好,就像殺韓信殺彭越一樣。事實上呂後說的也沒錯,畢竟她是一個婦道人家,對于掌控功臣方面,她是比不了劉邦的,兒子劉盈就更不行了。
功臣和新提拔的人,肯定是新提拔的好管聽話。似乎呂後說的殺功臣,也是很有道理的。
不過,審食其聽後覺得這樣做不妥,具體有什麼問題,他也說不出來,不過,他告訴呂後你先不用着急,讓我想一想這個事情,等今晚過後我明天再告訴你。
審食其辭别呂後,就來到了郦商這裡,郦商也是開國功臣,兩個人的關系平時最好,住得也比較近。
是以,他們經常在一起喝酒吃飯。對于審食其來說,郦商就是自己人,他把呂後要殺功臣的事情告訴了郦商。
郦商一聽就急了,沒有這樣幹的,怎麼能殺功臣呢?要知道沒有人能動得了功臣,因為功臣手裡有兵呀。
再說了這個天下就是功臣派打下來的,當他們是你們随便想殺就能殺的嗎?
郦商還舉了例子,别的功臣不說,就說灌嬰和周勃兩個人吧,他們手裡都有大部隊的,都在地方統帥着千軍萬馬,若是他們知道呂後殺功臣,呂後還有呂家的其它人豈不是就完了。
若是他們殺到都城來誰能應對的了呢?
當時劉邦派了周勃去平叛燕王盧绾的叛亂去了,隻不過劉邦沒等到周勃勝利的消息就駕崩了。
也就是說劉邦駕崩的時候,周勃正帶着将士們和盧绾打仗呢!這個仗還沒有打完,周勃的軍隊想要殺誰就能殺誰。
除了周勃之外就是灌嬰,灌嬰駐軍在荥陽,他就是護衛京城長安的安全的。假如周勃和灌嬰知道呂後要殺功臣,他們兩個同時向中央進軍,沒有人能夠抵擋得住。
再說了盧绾還沒有被平叛呀!
是以說殺功臣是不可行的,再說了當時周勃和灌嬰兩個人就是最大的功臣,也是軍事才能最高的兩個人。
其餘的軍事天才,韓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死的差不多了。
是以,功臣是不能殺的!
審食其聽郦商說完,趕緊跑到呂後這裡,把郦商告訴他的一切都告訴了呂後,呂後一聽吓出一身冷汗,真的是考慮不周。若是真的動了功臣,像功臣開刀了,恐怕自己的小命也是會不保了的。
既然不能殺,隻能繼續用他們了。
随後,呂後吓了一道诏書說劉邦已經駕崩了,劉邦和呂後的兒子劉盈開始登基當皇帝,這個劉盈就是曆史上的漢惠帝。
可以說正是郦商挽救了功臣的命運,同時也是挽救了呂後的命運。否則,雙方拼起來,真的不知道鹿死誰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