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職業的精銳軍人不會在作戰時思考這個問題,他們隻會小心翼翼的履行着自己的職業,平靜的接受指令,然後保護自己、殺死敵人,繼而在城頭拿下這個全軍首功。

古代往往會有專門設定的攻城軍隊,他們被稱為“先登之士”,漢代即有“陷陳都尉”的官職,“陷陳”通“陷陣”,我們今天津津樂道的高順“陷陣營”,在《魏書·呂布傳》注引的《英雄記》中寫作:“所将七百餘兵,号為千人,铠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号為陷陳營”。
還有曹操手下也有也有這種彪漢子,《典韋傳》中曰:“韋既壯武,其所将皆選卒,每戰鬥,常先登陷陳”。
在古代,這種陷陣之士往往被作為決定性的敢死隊使用,成為攻擊的矛頭,即便是第一個爬雲梯,在他們看來或許這還是榮譽和勇氣的證明。作為常備軍隊中的精銳,這種部隊總會有自己的傲氣,别人聽說攻城會愁眉苦臉寫遺書,他們搞不好會摩拳擦掌聞戰則喜,将之作為升官發财的捷徑,就盼着長官寶劍一揮——弟兄們!先沖上去的,官升三級!
傳為姜子牙所著兵書《六韬》中就載有“攻城争先登,野戰争先赴”的字句,漢代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也有“攻城先登,陷陣卻敵”的同類說法。隻有最勇猛的軍隊,最敢死的士卒,才能擔得起這個先登攻城的重責。
當然,我們也不要太高估人在戰争中的意志,即便是“陷陣之士”依然會崩潰慌張,别忘了高順是怎麼被擒的,他本來已經殺透了重圍,但是一部分被分割切斷的士卒在後面大呼“将軍棄我乎”!這導緻高順殺回去救人,結果被一鍋端了。這說明,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即便最精銳的古代将士也會慌得一批;攻城如果是順局還好,如果局勢不利,恐怕士卒們便勇氣不再,腦子裡胡思亂想,士氣大減。
不過這不叫問題,古代人雖然沒什麼革命精神、自由意志,但追求利益的欲望古今卻沒什麼差别。“先登”得到的賞格是非常巨大的,《韓非子》中記載了吳起攻打林境亭時的一段經曆,他給出的賞格是——“有能先登者,仕之國大夫,賜之上田宅”,于是“人争趨之,攻亭一朝而拔”。
這裡吳起并沒有召集真正的軍隊,他嫌那樣太大動幹戈,是以純粹靠出賞格調動了周圍領賞的老百姓,然後人們一頓飯功夫就将秦國的地盤扒平了。雖然沒說第一個攻進去的人是啥想法,但單看吳起這個賞格,已經足夠讓普通老百姓發瘋中邪,估計他們滿腦子都是升官發财的念頭。
換現代人也一樣,如果有人告訴你把對面那個中X油的加油站平了,中X化讓你當中層管理,還送北京二環内别墅一套,估計你會問上司房子能不能按能力給,你可以從海南島拆到佳木斯。
不過,大多數古代戰争是非常殘酷的,不講人性,更沒有利益的交換。比如中西方都存在的“奴隸攻城”現象,許多被充入軍營的平民、敗兵,僅僅被給予最惡劣的武器便送上城頭打消耗,等待他們的沒有榮譽,更沒有什麼賞格,隻有生與死。想必這種士兵在第一個攀上雲梯時,内心是極度絕望的,他唯有飛蛾撲火般的尋求速死,或者将滿腔的怨氣發洩到城頭的那些士兵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