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打仗攻城,被安排第一个爬云梯的士兵是怎么想的?

真正职业的精锐军人不会在作战时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只会小心翼翼的履行着自己的职业,平静的接受命令,然后保护自己、杀死敌人,继而在城头拿下这个全军首功。

古代打仗攻城,被安排第一个爬云梯的士兵是怎么想的?

古代往往会有专门设置的攻城军队,他们被称为“先登之士”,汉代即有“陷陈都尉”的官职,“陷陈”通“陷阵”,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高顺“陷阵营”,在《魏书·吕布传》注引的《英雄记》中写作:“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号为陷陈营”。

还有曹操手下也有也有这种彪汉子,《典韦传》中曰:“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

古代打仗攻城,被安排第一个爬云梯的士兵是怎么想的?

在古代,这种陷阵之士往往被作为决定性的敢死队使用,成为攻击的矛头,即便是第一个爬云梯,在他们看来或许这还是荣誉和勇气的证明。作为常备军队中的精锐,这种部队总会有自己的傲气,别人听说攻城会愁眉苦脸写遗书,他们搞不好会摩拳擦掌闻战则喜,将之作为升官发财的捷径,就盼着长官宝剑一挥——弟兄们!先冲上去的,官升三级!

古代打仗攻城,被安排第一个爬云梯的士兵是怎么想的?

传为姜子牙所著兵书《六韬》中就载有“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的字句,汉代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有“攻城先登,陷阵却敌”的同类说法。只有最勇猛的军队,最敢死的士卒,才能担得起这个先登攻城的重责。

当然,我们也不要太高估人在战争中的意志,即便是“陷阵之士”依然会崩溃慌张,别忘了高顺是怎么被擒的,他本来已经杀透了重围,但是一部分被分割切断的士卒在后面大呼“将军弃我乎”!这导致高顺杀回去救人,结果被一锅端了。这说明,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即便最精锐的古代将士也会慌得一批;攻城如果是顺局还好,如果局势不利,恐怕士卒们便勇气不再,脑子里胡思乱想,士气大减。

古代打仗攻城,被安排第一个爬云梯的士兵是怎么想的?

不过这不叫问题,古代人虽然没什么革命精神、自由意志,但追求利益的欲望古今却没什么差别。“先登”得到的赏格是非常巨大的,《韩非子》中记载了吴起攻打林境亭时的一段经历,他给出的赏格是——“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于是“人争趋之,攻亭一朝而拔”。

这里吴起并没有召集真正的军队,他嫌那样太大动干戈,所以纯粹靠出赏格调动了周围领赏的老百姓,然后人们一顿饭功夫就将秦国的地盘扒平了。虽然没说第一个攻进去的人是啥想法,但单看吴起这个赏格,已经足够让普通老百姓发疯中邪,估计他们满脑子都是升官发财的念头。

换现代人也一样,如果有人告诉你把对面那个中X油的加油站平了,中X化让你当中层管理,还送北京二环内别墅一套,估计你会问领导房子能不能按能力给,你可以从海南岛拆到佳木斯。

古代打仗攻城,被安排第一个爬云梯的士兵是怎么想的?

不过,大多数古代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不讲人性,更没有利益的交换。比如中西方都存在的“奴隶攻城”现象,许多被充入军营的平民、败兵,仅仅被给予最恶劣的武器便送上城头打消耗,等待他们的没有荣誉,更没有什么赏格,只有生与死。想必这种士兵在第一个攀上云梯时,内心是极度绝望的,他唯有飞蛾扑火般的寻求速死,或者将满腔的怨气发泄到城头的那些士兵身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