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國最失敗的投資:助他人登上王位,反而使自己損失45萬大軍

縱觀古往今來的投資曆史,戰國後期商人呂不韋的投資無疑是最成功的。他散盡家财讓一個在趙國當人質的、可有可無的秦昭襄王之孫異人,一步步登上了秦國的儲位乃至王位。而他自己也因為這一次成功的政治投資,從被貴族瞧不起的“賤商”坐上了秦國的相邦寶座。之後更是在秦莊襄王薨逝後,與監國太後趙姬同掌秦國朝政,以秦王政“仲父”的身份,成為了當時全天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呂不韋“奇貨可居”的故事,也是中國兩千多年裡最成功的投資案例,并且沒有之一。

戰國最失敗的投資:助他人登上王位,反而使自己損失45萬大軍

然而就在呂不韋之前,另一次政治投資堪稱戰國乃至中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投資,自己辛辛苦苦助他人登上了王位,自己卻搭上了45萬大軍。從春秋時期開始,出兵幹涉他國的王位繼承事宜就已經是常态了。比如“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晉文公,就是在秦穆公的武力支援下,才成功殺掉晉懷公登上的王位。但是這種貿然幹涉他國内政的行為,具有極大的風險和高額的回報:如果自己支援的繼承人成功上位,那麼勢必可以增進兩國的友好關系,反之則會招緻該國的報複。

戰國最失敗的投資:助他人登上王位,反而使自己損失45萬大軍

但這其中的因果關系也并非是固定不變的,至少戰國時期的趙國就被“坑”慘了。公元前307年,自恃力大無窮的秦武王舉鼎不慎,将自己的腿骨砸斷失血過多而死。此時的秦武王即位不過4載,年方22歲的他尚無繼承人,如此一來秦國的王位隻能交給他的同輩兄弟。秦國先惠文王兒子衆多,但最有實力競争王位的也隻有兩人:公子壯和公子稷。其中公子壯有惠文王後支援,而公子稷的母親就是大名鼎鼎的芈八子,他的舅舅魏冉在秦國實權較大,變用武力為公子稷争取到了王位的繼承權。

戰國最失敗的投資:助他人登上王位,反而使自己損失45萬大軍

而此時公子稷在燕國為質,一時之間無法回國繼位,畢竟秦、燕兩國之間還隔着一個強盛的趙國。但好在趙武靈王想扶持一個親趙的秦王,他覺得公子稷是不錯的人選,便有意助他登上秦王大位。于是趙武靈王設計,先派代相趙固到燕國把公子稷接到趙國,再派趙國軍隊護送公子稷回秦國繼位。不得不說,公子稷能夠順利繼位,一賴舅舅魏冉的全力擁戴,二靠趙武靈王的有意支援。按說在趙國的支援下才登基的公子稷,在位期間應該對趙國比較有好感。

戰國最失敗的投資:助他人登上王位,反而使自己損失45萬大軍

然而後來的曆史告訴我們,整個春秋戰國數百年的混戰中,最慘烈的一戰就發生于秦國和趙國之間,并且就是在當年的公子稷在位期間。時間是公元前260年,秦王稷在位的第47個年頭,趙武靈王之孫趙王丹在位的第6個年頭。由于趙國接收了本該劃歸秦國的南韓上黨郡,秦、趙兩個當時軍力最強的國家,便走到了戰争的邊緣。這一戰關乎的不僅僅是兩國各自的國運,也關乎着曆史的走向:如果秦國勝,則秦國一統天下再無強勁對手;如果趙國勝,則秦之一統希望驟減幾分。

戰國最失敗的投資:助他人登上王位,反而使自己損失45萬大軍

結果這場耗時5個月的大戰,秦軍以20萬傷亡的慘痛代價全殲45萬趙軍,趙國自此元氣大傷。任趙武靈王如何預料,他都不可能會想到,自己一手幫助登上秦王大位的公子稷,數十年後轉頭殺了自己45萬趙人!不僅如此,長平之戰勝利後,秦國試圖趁勝追擊準備一舉滅亡趙國。若不是魏國的信陵君竊符救趙,趙國還真不一定能夠轉危為安。趙國幫助公子稷成為秦王,而這位秦王卻差點滅了趙國,堪稱戰國最失敗的投資了。但是話又說回來,秦國自孝公用商鞅變法以來國力日強,自惠文王在位時期依然有了東出函谷争雄天下的目标。

戰國最失敗的投資:助他人登上王位,反而使自己損失45萬大軍

之後的秦國已經是一台以耕戰立國的戰争機器了,坐在王位上的人選,無論是公子稷還是公子壯亦或是其他公子,都會繼續東出發展。畢竟秦軍以軍功進爵,秦人聞戰則喜。這麼看來,趙武靈王擁立的公子稷雖然在數十年後讓趙國損失慘重,但至少在短期之内并未危及趙國的利益。畢竟公子稷繼位之後,秦國的朝政大權全由宣太後和魏冉等人把持,使秦王的雄心壯志無法得到施展。縱觀整個春秋戰國,政治投資給自己帶來苦果的,也沒有能比趙國還慘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