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指揮家”,可以讓失控的核反應堆安靜下來………

◎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孫明源 孫瑜

視訊來源:科技日報,制作: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孫明源 孫瑜

在清華大學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神秘代号

“200号”

“200号”其實就是燕山腳下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的代号

而在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

藏有一件安全棒驅動機構

它由清華核研院捐贈

曾安裝在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設的

核反應試驗堆上

安全棒驅動機構是一個運動裝置

它就像一個“指揮家”

揮舞着“指揮棒”

讓特殊材料制成的安全棒吸收中子

發揮緊急停堆、防止核洩漏的功能

這個“指揮家”,可以讓失控的核反應堆安靜下來………

“200号”核反應堆安全棒驅動機構。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供圖

上世紀50年代

國際安全形勢日益嚴峻

黨中央作出戰略決策

一定要發展新中國的原子能事業

1958年

清華大學工程實體系的師生們

決定着手建立

我國首座自行研究設計、調試運作的核反應試驗堆

基建項目編号為“200号”

“200号”團隊成員的平均年齡僅為二十三歲半

這就是“23歲半傳奇”的起源

這個“指揮家”,可以讓失控的核反應堆安靜下來………

200号原子能研究基地開工時建設者們的合影照片。清華核研院供圖

清華師生

開始建造這座核反應試驗堆時

缺人缺錢缺技術

不知從哪下手

大家就先用馬糞紙紙闆搭了一個模型

他們從這個馬糞紙模型出發

憑借幾十台手搖計算機

一步步克服困難

花了6年時間

終于在1964年造出了

屏蔽核反應試驗堆

多項名額超過了國外原參考設計的水準

剛剛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的王大中院士

當年就是這座反應堆的建造者之一

這個“指揮家”,可以讓失控的核反應堆安靜下來………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王大中院士。清華核研院供圖

在反應堆安全運作當中

安全棒是最關鍵的裝置之一

可以說就是“刹車器”

這個“指揮家”,可以讓失控的核反應堆安靜下來………

屏蔽試驗反應堆堆芯。清華核研院供圖

這個“指揮家”,可以讓失控的核反應堆安靜下來………

1964年剛建成的屏蔽試驗反應堆外景。清華核研院供圖

從1964年建成的屏蔽試驗反應堆

再到1989年的低溫核供熱堆

2000年的高溫氣冷實驗堆

反應堆的安全性能不斷攀升

從被動安全走到了主動安全

而王大中院士

就是其中低溫核供熱堆

和高溫氣冷實驗堆的主持者

這個“指揮家”,可以讓失控的核反應堆安靜下來………

5兆瓦低溫核供熱實驗反應堆外景。清華核研院供圖

這個“指揮家”,可以讓失控的核反應堆安靜下來………

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外景。清華核研院供圖

今天

我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超50座

它們都具備極高的安全性

清華屏蔽試驗反應堆上的小小安全棒

就是我國核工業安全性的一個起點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爽 王宇

稽核:朱麗王小龍

終審:劉海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