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造反的時候,朱元璋的其他兒子都在做什麼?為什麼不阻止?

朱棣造反是經過長期醞釀的一次兵變,主要的原因是朱棣不服朱允炆,導火索是朱允炆削藩。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後就恢複了漢朝大封親王的做法,曆史上隻有一個漢高祖劉邦和朱元璋的出身如此低微,是以朱元璋很多時候都以劉邦為榜樣,在大封藩王這件事情上也是學習劉邦。

朱棣造反的時候,朱元璋的其他兒子都在做什麼?為什麼不阻止?

但是他就沒有仔細考慮考慮為什麼漢朝會發生七國之亂,以及後世的西晉為什麼會發生八王之亂。當時有個人給朱元璋提過醒,如果大封藩王,幾代以後尾大不掉,必然會發生嚴重的内亂,朱元璋不但不聽還把此人下獄。

但是事實的發展果然不出這個人的所料,朱元璋先後分封了24個兒子和1個孫子為藩王,駐守在各地。第一代藩王的能力素質都比較高,很多都是朱元璋親自教導的,或者宴請名師教育的,這些人就任藩王以後都還能夠勝任。這對朱元璋來說是很好的消息,說明自己的決策是正确的,于是堅定了封王的決心。

朱元璋本身對長子朱标是非常看重的,請來名師進行教育,自己也言傳身教,給朱标傳授治國理政的經驗,這使朱标成長很快,但是不幸的是,朱标在朱元璋之前就病死了。這一下,讓朱元璋的傳位計劃落空了。

朱棣造反的時候,朱元璋的其他兒子都在做什麼?為什麼不阻止?

朱元璋雖然很難過,但是還要繼續重新立儲,最後确定立朱标的長子朱允炆,這對朱棣是個很沉重的打擊,他本想朱标死了,自己就有希望了,不料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朱元璋為了防止朝臣弄權,規定藩王可以疑問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時候可以奉天子“密诏”靖難,同時為了防止藩王作亂,也允許後世皇帝削藩。當時朱元璋分封的諸王中秦王、晉王和燕王的實力最大。

建文帝即位以後,立即開始削藩,先後廢掉或者殺掉了周王、代王、齊王、湘王,還把燕王朱棣的精銳騎兵調走,準備對朱棣下手。朱棣聽取了姚廣孝的建議殺死了朱允炆派來逮捕朱棣的官員,以“清君側,靖内難”的名義起兵造反。

這時候在明王朝内部就開始分化了,朱允炆和朱棣是對立的兩派,其餘諸王特别是其中的實力派是雙方争取的對象,但是這些藩王也知道這次事件是因為削藩引起的,如果支援建文帝,鎮壓了朱棣,那自己也不會有好結果,是以公開支援建文帝的就兩個——遼王和谷王。

而暗中支援朱棣的就比較多了,那些被廢的王——周王、代王、齊王、岷王——全都支援朱棣。

朱棣知道甯王手下有一支精銳騎兵——朵顔三衛,甯王還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間猶豫不定。于是朱棣就親自去見甯王,見到甯王以後,朱棣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自己的苦衷,要求甯王給自己說情,自己這樣做都是被逼的。

朱棣造反的時候,朱元璋的其他兒子都在做什麼?為什麼不阻止?

甯王失去了警惕性,此時和朱棣一起來的人早就把朵顔三衛的人收買了。幾天後,甯王在城外給朱棣餞行,突然伏兵四起,朵顔三衛也歸順燕王了。甯王被劫持,被迫支援燕王了。朱棣也得到了8萬精銳騎兵。

秦王和晉王都已經到第二代了,他們的實力也不弱,是以對建文帝持支援态度,但是也沒有挽回建文帝的敗局。

就這樣,朱棣打到了南京,奪取了政權。朱元璋當年定下的分封諸王,夾輔中央的政策沒有效果,反而引發了内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