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深度、實用的财經資訊都在這裡

今天是新能源專屬車險上線的第四天。與傳統車險相比,新能源專屬車險既為“三電”系統(電池及儲能系統、電機及驅動系統、其他控制系統)提供保障,又全面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
與此同時,車主們最關心的還是保費價格的變化。記者注意到,這幾天,特斯拉部分車型車主在網上發文稱,改投新能源專屬車險後,發現保費比以往漲價不少。
事實真如網傳那樣嗎?上海證券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多家保險公司、業務員及業内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一問:新能源車險保費普遍都漲價嗎?
答:有漲有降,要看車型、車價,以及駕駛行為。一些低價位的新能源家用車的專屬車險保費,大緻維持在不增不減或小幅下降狀态。
新能源車的保險定價方式和燃油車一樣,逐漸趨向市場化。據了解,相對傳統燃油車保險,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的專屬車險保費是下降的,并非是行業性的普漲。
記者獲得的《關于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産品基準純風險保費表測算調整說明》顯示,在車損險費率平滑方面,25萬元以下車價的新能源汽車,基準保費一律不上浮;25萬元以上車價的新能源汽車,基準保費可以上下浮動,非營業用車和營業用車上浮上限均為15%。
一家财産險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相比傳統車險,新能源專屬車險針對車險整體費率的調整不顯著。其中,三責險與現行費率架構保持一緻,且保持各次元下水準間的相對差異率不變,各車種變動幅度也較小,例如,家用車費率不變、出租租賃下調0.5%,城市公交下調0.8%等。而車損險與三責險架構接近,測算中特别考慮了價格敏感型的存量新能源車車主的承受能力,限制25萬元以下車價不漲保費。
多位車險業務員向記者證明,他們最近幾天所承保的新能源車,專屬車險測算的保費價格多數較之前有所下降。尤其是一些低價位新能源家用車的專屬車險,大緻維持在不增不減或小幅下降狀态。
那麼,什麼情況下會漲價呢?這取決于車型,以及車主的駕駛行為。
對于一款車來說,保費上漲或下降,主要由賠付來決定。這次保費調整,是對車輛進行了差異化定價,拉大了A、B級别車的賠付成本所帶來的保費差異。有新能源車車主反映:“為什麼我的車險保費貴了?”主要是基于你近年來的賠付資料分析的結果,主要與該車的銷量規模、過往事故率、平均維修費用等相關。
一位車險核保人員表示,從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的賠付成本确實比傳統車輛要高,保險公司根據賠付情況調整一些高風險車型和高風險車主的保費,才能避免該業務長期陷入承保虧損。當然,如果車主長期保持安全駕駛,最近一年甚至三年都不出險,保費系數将明顯下降,相應的車險保費也将呈下降趨勢。
業内人士表示,保險行業首次推出新能源專屬車險産品,保險公司的系統更新與完善需要經過市場檢驗。根據多數公司的回報,相關調整年前可以到位。
二問:哪些新能源車漲價了?漲價幅度有多大?
答:出現保費上漲主要有三種情況,上漲幅度也沒網傳這麼誇張。
北京地區一位中介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所代理的新能源專屬車險确實有部分漲價的情況,漲價車型主要為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每輛車的漲價幅度,跟車輛出險情況所挂鈎。他所代理的客戶,其專屬車險價格較之前高出百元至千元不等,但沒有網傳翻倍甚至幾倍那麼誇張。
一位保險公司車險直銷人員告訴記者:新能源專屬車險的漲價要分三種情況,尤以前兩種情況居多。
第一種:最近一年出過險的車主,根據定價規則,出險車主下一年保費理應有一定的上浮。這在傳統車險和專屬車險中都适用。
第二種:保險公司此前做過一些營銷活動,給車主的車險報價是公司給予一定優惠之後的價格。現在這些優惠活動結束了,客戶感受到的報價就比以前高了。但實際上,這輛車的保險定價并沒有大的變化。
第三種:一些高風險車型,保險公司通過調整自主定價系數進行了保費價格上浮。從保險公司近年的經營實際看,要實作可持續經營,這些高風險車型的保險價格上漲是必然的。隻是如今正好趕上專屬車險推出,車主便感受到專屬車險價格貴了。
三問:傳統燃油車保險和新能源車專屬保險哪個更劃算?
答:不能簡單拿保費作比價,還要看保障責任。此次新能源車專屬車險的保障責任,相比燃油車保險大大擴容了。
在保險責任上,專屬車險突出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的構造特征,為“三電”系統(電池及儲能系統、電機及驅動系統、其他控制系統)提供保障。同時,專屬車險還将保障範圍擴大至車輛特定的使用場景,全面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自燃事故都納入了保障範圍。總體上,新能源專屬車險更新優化了傳統車險的内涵與外延,增強了其适用性、針對性。
新能源汽車還涉及電網、充電樁等輔助裝置。專屬車險結合新能源汽車充電使用的特點,開發了《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附加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這讓新能源專屬車險既能保障車輛自身的損失,又能保障充電樁等輔助裝置自身損失,以及裝置本身可能引起的财産損失及人身傷害,集中解決新技術應用中輔助設施産生的風險。
業内人士表示,以前傳統車險雖然也承保新能源汽車,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三電”系統、充電過程以及自燃事故等,沒有明确在保險條款中。消費者理賠時這些地方極易發生争議,保險公司往往是不賠的。如今推出的新能源專屬車險,便是為解決這些争議量身定制的,對于這些風險能保盡保,消費者實際用的到、賠的到的保險責任大大擴容了。
是以,根據相關切換要求,所有新能源汽車(不包括機車、拖拉機、特種車)統一适用專屬車險承保,不再适用傳統車險條款。而非新能源汽車,也不能适用專屬車險承保。
四問:未來新能源車的保費走勢如何?
答:短期保費走勢可能受出險率與賠付率有所起伏,但相信随着承保定價精細化管理等問題的改善,将推動新能源車賠付率回歸至合理水準。
業内人士表示,未來新能源車的保費價格展現的是汽車保有量與電子化增速的博弈。從單車維修費用來說,未來随着自動駕駛和移動互聯帶來汽車電子化加速,維修費用增長是普遍趨勢;從銷量來說,單車銷量的增長會減少固定費用率以及售後零件價格,帶動保費走低。最終保費價格是兩者博弈的結果。同時,消費者要通過小心駕駛來降低事故率也很關鍵。
“雖然部分新能源車的保費暫時相對傳統燃油車有一點增長,但電動車保養費用和電費較低可以有效彌補使用成本。消費者選擇更智能的電動車是消費驅動,并不會因為保費的上漲而因噎廢食。”上述人士表示。
一家财産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能源專屬車險推出前,新能源車與燃油車承保理賠事務缺乏精細化管理的規則與實務,保險經驗資料沉澱尚不充分,短期内新能源車的出險率與賠付率仍明顯高于傳統燃油車。但随着新能源車專屬保險産品保費規模的不斷擴大,實踐積累越來越多,理賠技術也将會快速疊代與更新,承保定價精細化管理等問題逐漸改善,這些都将推動新能源車賠付率回歸至合理水準。
編輯:黃 蕾
校對:孫潔華
圖編:趙雁旎
制作:張 巘
責編:趙唯佳
監制:浦泓毅
簽發:潘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