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這個時候,紅旗未跨年就宣布完成了當年的銷量目标20萬,海報鋪天蓋地,網上全是分析紅旗又一次實作銷量“大躍進”的原因,還紛紛看好紅旗提出的2021年實作40萬銷量目标壯舉。
不過今年一整年下來,紅旗的銷量目标卻離得越來越遠,11月的銷量公布,算是給紅旗的銷量目标下了通知書,26.14萬輛同比增幅達到了46.7%,但離40萬的年銷量目标還差14萬,而且以紅旗愛給4S店壓庫的習慣,如果能看到希望肯定壓庫壓到底,但這個時候還沒發,隻能說明一件事,紅旗已經放棄實作目标了。

雖然放棄目标和沒實作目标這事兒看起來挺丢人的,但對紅旗這家車企來說,能夠急流勇退其實是最明智的選擇,因為過去幾年連續的銷量躍進讓這個品牌有些根基不穩。
2018年3萬輛,2019年10萬輛,2020年20萬輛,連續的銷量翻倍對這家中國豪華品牌來說其實是很值得拿的出手的成績,但銷量躍進的背後展現出來的是膨脹之後的泡沫,而這個泡沫不僅僅來自于産品,也在于品牌戰略。
在每月的銷量海報中,紅旗很少公布具體車型的銷量,因為兩萬餘台的月銷量中,恐怕一款紅旗HS5就有1.5-2萬,而在其餘的紅旗車型中,稍微能打的也就紅旗H5這款中型車了,況且紅旗H5這款車的主要銷量還是來自于北方地區的營運車企業的采購。
紅旗更名為新紅旗之後,SUV新車紅利基本已經全部釋放,但是後續新車的表現并不出色。這可能與紅旗的戰略有關,一款紅旗E-HS9在去年是占盡了風頭,可是這款售價50萬起步的國産新能源車本就是牌面大于實際意義。可去年廣州車展前後釋出的E-HS9和紅旗H9,是紅旗這兩年唯二真正在賣的新車,在隻有一款車型能打的情況下,紅旗還敢隻發高端車型,不知道是膽子大還是頭鐵。
而且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紅旗銷量上的步子邁得太大,讓服務、品控等方面跟不上銷量發展的速度。紅旗的4S店管理其實有些混亂,有那種氛圍不輸國飯店的頂級4S店,但也有街邊一個門面擺上兩台展車就開賣的“精品展店”,大量的經銷商進入市場對銷量隻有好處,但對管理來說卻加大了難度。
紅旗在今年實作不了40萬的銷量目标,這可能跟車市大環境不好有些關系,能夠穩住銷量其實已經殊為不易,更何況還有近50%的提升,換其他品牌或許已經捂住嘴巴偷笑了。
嚴格的說紅旗今年的銷量增長有水分嗎?有,去年疫情停擺了接近三個月,如果把那幾個月算上,可能年銷量和今年也差不離。那水分多嗎?或許還真不多。
上面就說了,紅旗今年其實是面臨有諸多不順的,新車紅利沒多少,市場環境也不好,能穩住銷量雖然也有給經銷商加碼的原因,但至少說明新紅旗品牌已經成為國内消費者心目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豪華品牌了。
根據乘聯會統計,今年1-11月同期我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的整體銷量增幅為6.1%,紅旗是跑赢大盤的。其實根據紅旗的2020年原本的計劃,2021年的銷量目标應該是30萬台,隻是後面一興奮給自己加了點壓力,如果以30萬台銷量的目标,紅旗也算是基本完成了銷量目标。
而且最重要的是,紅旗能以一個國産品牌的身份,穩穩坐在二線豪華頭把交椅上,并且還與身後的沃爾沃、雷克薩斯等其他品牌拉開了較大身位,這對一家走上市場化運作不到五年的品牌來說殊為不易。要知道當年的老紅旗疲軟得可怕,能夠快速進步并且持續進步,這才是紅旗最大的成功。
寫在最後
紅旗的高銷量目标對紅旗自身來說是把雙刃劍,好的一方面是可以激發整個一汽集團和新紅旗品牌的集體動能,壞的一方面則是步子邁過大還是容易“扯蛋”。
2021這年,對紅旗來說雖然銷量并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增長,但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卻在逐漸上漲,從這個角度講,紅旗今年的表現依舊是值得我們點個贊的,隻要能穩住前進,将來的紅旗未必沒可能實作今年定下的40萬銷量目标。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