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蘇聯的幹部們,為何更願意看到蘇聯垮台?

在蘇聯解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幾乎由蘇共把控的各級政府,在整個解體過程中并未任何反應,甚至有的政府首腦還主動迎合這個過程,加速了蘇聯的解體。

由此也産生了一些謎團,蘇聯的官員為何要幫助推翻自己栖身多年的政治大廈?他們究竟是如何看待蘇聯解體的?

前蘇聯的幹部們,為何更願意看到蘇聯垮台?

事實上,作為蘇聯解體主要操縱者之一的葉利欽,對蘇聯解體也有自己的那一套理論依據。

1990年7月,葉利欽公開宣布退出蘇共,稱:“我認為,社會主義在蘇聯國土上試驗了七十多年,證明是人民的一場悲劇,而更遺憾的是在我們國家發生。”

前蘇聯的幹部們,為何更願意看到蘇聯垮台?

在葉利欽看來,蘇聯在一夜之間倒塌,并非經濟停滞,也并非外部壓力或者是一幫反對派的輿論攻擊,而是因為蘇聯喪失了道德上的合法性。不過,葉利欽的話語看似有些歪理,但實際上也并無站得住腳的理論支撐。

葉利欽1961年加入蘇共,曆任蘇聯莫斯科市委書記,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這樣的履曆确實讓人信服。但光鮮履曆的背後卻反映出一個嚴峻現實:如果沒有蘇聯全社會的刻意提拔,他葉利欽能走上高位嗎?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這股東風,葉利欽或許還隻是一個無名之輩。

前蘇聯的幹部們,為何更願意看到蘇聯垮台?

相較于葉利欽對蘇聯曆史的攻擊否定,其他蘇聯上司人的看法就比較理性化了。

針對蘇聯解體的根源問題,戈爾巴喬夫時期的政府總理雷日科夫曾有過尖銳看法。雷日科夫在說道:“我們(指蘇聯政府)監守自盜、行賄受賄,無論在報紙上還是在講台上,都謊話連篇。我們一面沉溺于自己的謊言,一面互相為彼此佩戴獎章。所有人都這麼幹,從上到下,一貫如此。”

前蘇聯的幹部們,為何更願意看到蘇聯垮台?

作為戈爾巴喬夫時期保守派的主要代表,雷日科夫的發言引人深思。是的,正如其所說,當蘇聯政府充斥着監守自盜、行賄受賄的風氣時,蘇聯的路也就走到盡頭了。更别提蘇聯内部還有着諸如上行下效之類的惡劣作風。

事實上,在革命尚未成功時,蘇俄政府确實如自己宣傳的那樣,除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外,沒有半點的私利而言。

前蘇聯的幹部們,為何更願意看到蘇聯垮台?

典型的例子就是瞿魯巴暈倒事件。當時面對國外勢力的封鎖禁運政策,蘇俄政府的形勢非常嚴峻,物資也極度匮乏。在這種情況下,時任蘇俄糧食人民委員的瞿魯巴在一次會議上因饑餓而暈倒,真可謂做到了“為蘇俄人民服務!”

但是,蘇聯經濟形勢好轉後,各種的特權腐敗現象也在瘋狂滋長,逐漸演變成一個龐大的特權官僚集團。

前蘇聯的幹部們,為何更願意看到蘇聯垮台?

根據資料顯示,到赫魯曉夫時期蘇聯中央與地方已形成某種“特殊”的契約關系:你赫魯曉夫不對我的特權動刀子,我也積極擁護你的統治。于是,在這樣心照不宣的政策驅使下,蘇聯的特權階層也趨于成熟。

特權階層的形成是蘇聯幹部集團“蛻變”的必然結果,它直接導緻了蘇聯政府形象在人民心中一落千丈。而更為可怕的是,他們不僅使蘇共失去了凝聚力和戰鬥力,還旁若無人地大肆侵吞國有資産,恨不得蘇聯快點垮台。

前蘇聯的幹部們,為何更願意看到蘇聯垮台?

作為蘇聯固有的官僚階層,長期以來蘇聯高層存在的老人政治、小圈子集團,以及利用特權為親屬開後門、侵吞國有資産的行為都引起了蘇聯群眾的不适乃至憤恨。正是這種不滿情緒,讓蘇聯在解體過程中失去了蘇聯群眾的信任,最終落得一個轟然倒塌的悲劇性結局。

在1991年爆發的“八一九事件”中,某些有良知的蘇聯中央委員曾想通過成立“緊急狀态委員會”的方式來力挽狂瀾,可結果卻是什麼?全國上下無人響應。最終還是沒有逃脫解體的宿命。

前蘇聯的幹部們,為何更願意看到蘇聯垮台?

蘇聯群眾對特權階層充斥着不滿與憤恨,在蘇聯解體前,他們抱怨,認為這些國家蛀蟲都應該上“絞刑架”。可是,當蘇聯解體轟然倒塌後,并無多少蘇聯官員遭到報複,無論是審判還是報複性殺人,都很少見。

那麼這些前蘇聯官員到底去哪了,為何沒有接受應有的審判?

前蘇聯的幹部們,為何更願意看到蘇聯垮台?

其實,這些前蘇聯高官在蘇聯解體後都搖身一變,成為了國家的大富翁。據悉,僅在1991年莫斯科存在的上萬名大富翁中,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原來蘇聯的黨政軍幹部。

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大衛科茲所說的那樣:“蘇聯的解體源于統治精英對個人利益的追逐。”這些前蘇聯官員巴不得蘇聯早點解體,好将“國有”變為“私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