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流傳于網絡的假想圖)

前兩天IHS Markit出了一份報告《Imagining the ‘Apple Car’》,在裡面有關「蘋果汽車」零部件和技術的一些猜想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整個文章主要分為——

· 自動駕駛

· 網聯系統 應用和V2X

· 電池系統

· 車身結構和材料

· 半導體

· 軟體

· 互動現實和AR HUD

在這幾個方面,由于蘋果沒有正式說明評估汽車的進度,而蘋果汽車的保密性又很強,關于這一切的生産地點、潛在合作夥伴和預計産量等方面,有太多的未知數,是以在這裡的猜想或資訊更新,我們有必要提前做一些布局。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圖1 蘋果汽車的時間線

Part 1:蘋果汽車是否會量産?

1)蘋果汽車會投産嗎?

曆史上蘋果在很多跨界的領域,都投入過資源進行探索,但是對于Apple來說,“打造革命性的産品,成為卓越”本身就是内涵了很高的标準,這就使得蘋果在前瞻探索中也在不斷放棄、決定終止一些産品的研發/釋出——聲名之下必須有成功把握後才會釋出。實際上,蘋果自2014年就開始進行汽車方面的探索,加上在汽車娛樂系統方面的探索,從戰略角度來看,蘋果進軍汽車行業是有戰略價值的,對于一家營收超過3000億美元的“航母”來看,在傳統電子消費領域可能已很難取得有意義的增長了。

我個人是這麼看的:汽車行業其實是全球各個工業國家的支柱,如果蘋果進入這個行業,也可能與歐洲或日本的汽車企業進行協作——使用它們穩定制造的人員,當然這樣原來的汽車企業就可能變為代工廠了。

2)蘋果汽車會是什麼樣子?

從蘋果的調性來看,如果以家庭用車為目标,這款車可能比Model Y大一點,與Model X相當,至于更小的尺寸最開始不太可能。蘋果過往的成功形象,是以提供最佳使用者體驗為中心,其産品設計具有對使用者友好的簡潔界面,在某些情況下,當它在設計或性能方面拓展邊界,将會為消費者帶來便利。

通過對蘋果的汽車專利和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的結果來推測,蘋果汽車如果最終能推出來,可能在智能化、尤其自動駕駛領域存在一些突破,同時在内飾設計和功能方面有一些革新。根據媒體報道,蘋果汽車将在2024年首發亮相,考慮供應鍊、工程設計和制造周期等相關時間限制,這個時間視窗比較緊張了。

3)蘋果會對整個汽車産業鍊有多少影響?

如果蘋果選擇與傳統汽車企業合作(也要看雙方意願),可以加速蘋果汽車更快進行量産,專注于面向客戶的功能和服務,并縮短産品上市時間。蘋果需要嚴格控制硬體和軟體的開發與內建,是以大機率與麥格納和/或LG等合作夥伴進行關鍵零部件的代工制造。

Part 2:關于技術層面的構想

1)自動駕駛

推出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計劃,是一場賭博。首先法規的監管存在不确定性,運送乘客需要監管機構的進一步許可。基于自動駕駛的MaaS商業模式,可以支撐蘋果的差異性,實作蘋果内容和使用者體驗的關注,大機率蘋果會上馬比較高階的自動輔助駕駛,并且讓座艙進行深度互動。

備注:蘋果汽車核心元件就是龐大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開發,這塊一定是非常核心的内嵌設計,也就是圍繞車輛如何更好的自動駕駛去思考,我個人認為這塊看點最大。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圖2 蘋果的自動駕駛技術儲備很長時間了

2)車聯系統-手機應用和V2X

蘋果的應用生态系統和雲平台,也是蘋果汽車最核心的要素,是以在汽車裡嵌入其應用商店是必然的,是以如何提供一個對開發者友好的架構、為車載應用提供認證,這是一項挑戰。

蘋果很可能将V2X作為核心要素開發,蘋果的專利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涵蓋導航界面、消息發送、資源選擇,甚至使用非标準路标進行通信。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圖3 車聯系統是基本盤

3)電池系統、材料及車身結構

從之前的爆料來看,蘋果是傾向于圍繞磷酸鐵锂電池來建構,并且通過自己定義電芯建構電池系統,不過目前并沒有特殊的資訊支撐這塊資訊的披露,而中日韓這邊都有一些分包來做一些概念設計。後續通過LG Magna e-Powertrain來做的可能性還是有的。而車身的材料,包括整體的安全性,蘋果是否能從手機大小的設計,越遷到汽車這個大件,我們拭目以待。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圖4 電池系統和車身材料的使用

4)晶片和軟體

蘋果的另一個突出優勢,是自己能設計晶片。大機率蘋果可以圍繞座艙和自動駕駛的需求,利用其現有的IP目錄來開發汽車專用SoC,同時開發針對汽車專用流程節點的專用IP。

蘋果設計理念的關鍵是實作硬體、軟體和服務的緊密整合,非常強調内部軟體功能。這是蘋果所有産品的一個優勢來源,在其汽車産品中這也将是最大的賣點之一。預計蘋果在汽車領域的軟體戰略将包括比其他大多數汽車制造商更深入的堆棧控制,包括作業系統和中間件,以及先進分析和連接配接功能。

備注:座艙的算力競争剛剛開始,大量的功能內建以後,可以預見的是,手機的算力需求由于有功耗的限制并沒有汽車那麼強,汽車将成為對算力需求最大的消費品。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圖5 蘋果的軟體和晶片

5)UI/UX-增強現實-平視顯示

蘋果很可能會采取一種簡約、虛拟的使用者界面/體驗設計來吸引消費者,這包括對座艙互動的重構(儀表闆、中控台、方向盤),由于蘋果公司在增強現實技術平視顯示屏方面擁有大量的專利,是以很有可能将會配有增強現實平視顯示屏,進而打造一個沒有儀表闆的簡潔使用者界面。

備注:蘋果的手機和Apple Watch等裝置可以一股腦的和汽車進行互動。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關于“蘋果汽車”的一些猜想|朱校長專欄

圖6 有關互動的構思

小結:

關于蘋果汽車,目前确切資訊的披露特别少,IHS Markit的猜想也僅僅是猜想而已。不過這是第一篇咨詢機構對于蘋果汽車的猜測,各位讀者有空可以找原文看一看,這些猜測主要是集中于蘋果汽車比較優勢的部分去延展,其實忽略了内生的創新。

圖|網絡及相關截圖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寫留言

2030 Mobility Research Laboratory

中國首個全部由博士組成的

汽車新出行深度研究組織

·

知乎私信 ID:魚非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