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汽車行業進入下半場,什麼将成為勝出的關鍵?

電動汽車行業進入下半場,什麼将成為勝出的關鍵?

去年(2020年)9月23日,吉利汽車集團釋出以純電驅動為核心的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相比傳統車企的正常做法——在老架構上修修補補,吉利耗時5年,投入超過200億資金開發了全新的SEA浩瀚架構。驚歎其功能強大之餘,當時不免有人疑惑:這麼做值得嗎?

僅僅過了1年3個月。近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與全球知名無人駕駛技術公司Waymo達成合作:旗下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極氪将為Waymo One無人駕駛車隊提供專屬車輛。

電動汽車行業進入下半場,什麼将成為勝出的關鍵?

基于SEA-M打造的無人駕駛車型

Waymo何許人也?在無人駕駛領域,毫無疑問,Waymo處在全球第一梯隊。相比衆所周知的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L2級),Waymo已經達到L4級。這次與全球頂尖的無人駕駛企業合作,從側面印證了極氪的技術研發實力以及商業拓展潛力,更意味着極氪的技術能力在全球已處于領先地位。

SEA-M成為全球首個專為無人駕駛場景研發的智能移動出行架構

本次合作,極氪将基于浩瀚-M(SEA-M)架構,為Waymo one提供專屬車輛。浩瀚-M架構是極氪最新推出的智能移動出行平台。要了解它在技術上的先進性,就必須要從SEA浩瀚架構說起。

去年,當SEA浩瀚架構橫空出世,在行業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首先,SEA平台開源,這在全球是首創。“開源”即共享,吉利願意向其他汽車制造商提供該平台,這也意味着吉利從汽車制造商的角色開始向出行科技服務商轉變。第一款基于SEA浩瀚架構的車型是ZEEKR 001;今年9月5日,吉利又與戴姆勒公布了基于SEA浩瀚架構的車型smart Concept#1;緊接着,吉利與百度的合資企業吉度汽車打算從2022年開始将SEA浩瀚架構用于不同細分市場。換言之,SEA浩瀚架構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走“開門造車”之路。

再者,在技術層面上,媒體稱SEA架構的出現是一個“王炸”。它做到了一個架構能同時支援多個車型的設計——從A級車到E級車的全尺寸覆寫。不論是轎車、SUV、MPV,亦或是皮卡,乃至未來出行車,都可以基于SEA浩瀚架構設計。SEA浩瀚架構也重新定義了“新三電”,其整個電源管理體系實作了“雲端化”、“高效化”以及實時聯網。SEA浩瀚架構通過硬體層+系統層+生态層三位一體的整合,提供了全套的整車智能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SEA浩瀚架構是專門為純電動汽車設計的架構。其在諸多細節上做了改動,諸如更長的軸距、更接近50:50的前後重量配置設定。不同于吉利“CMA超級母體”,CMA是孕育燃油車與節能車的平台,而SEA浩瀚架構隻為純電動汽車而生,确切的說,是為智能純電動汽車而生。

SEA浩瀚架構的一系列特點和優勢,決定了即使未來你乘坐的是其他品牌的車輛,也很有可能是基于SEA浩瀚架構打造的産品。

這其中就包括未來在美國鳳凰城營運的Waymo one無人駕駛計程車。

這一次,極氪與Waymo聯手打造的車型,是基于浩瀚-M架構設計的。如果SEA浩瀚架構是引發一系列創造的起點,那麼浩瀚-M架構就是浩瀚架構面向無人駕駛時代的最新進化型态。M代表Modular Mobility Architecture,即子產品化移動架構。浩瀚-M架構由極氪歐洲創新中心(CEVT)設計研發,并且向全球生态夥伴開放。在SEA浩瀚架構的基礎上,浩瀚-M架構進化出了一系列适用于無人駕駛汽車的新特點。

浩瀚-M架構是全球首個專為無人駕駛場景研發的智能移動出行架構。首先,設計靈活,更适合無人駕駛車型。其靈活的座艙設計,允許多種座椅布局。軸距範圍2700mm-3300mm,這樣大範圍軸距讓車型擁有極強的擴充性:車輛前後懸挂可調節、座椅和後排軸前距離可拉伸。由此,車輛的長度與寬度均可基于實際研發需求靈活調整。在内部空間上,浩瀚-M架構支援2人座、5人座、6人座及 7人座等多種車型。在無人駕駛情況下也可以做成對座。

電動汽車行業進入下半場,什麼将成為勝出的關鍵?

基于浩瀚-M架構打造的無人駕駛車型

第二,浩瀚-M架構預埋了無人駕駛軟體接口,可接入L2-L4級别及以上智能駕駛系統,能夠實作線控自動切換。此外,浩瀚-M架構與SEA浩瀚架構完美相容,二者共享電子電氣架構,有利于提高研發和使用效率,幫助車企降低研發成本。

第三,面向無人駕駛,使用者體驗指向“乘坐者”。差別于傳統車型聚焦駕駛者的思路,基于浩瀚-M架構,極氪打造的移動出行車輛是面向無人駕駛應用場景的。其理念是“以乘坐者為核心”,注重乘客偏好,突出乘車體驗的舒适性與便利性。具體表現在采用膠囊造型設計,更動感、潮酷且有親和力。同時取消B柱,設計采用對開門,A柱區域為直線型,更友善乘客進出。副駕駛取消空調箱,移入發動機艙,為乘客營造更大的車内空間等。

電動汽車行業進入下半場,什麼将成為勝出的關鍵?

可以說,Waymo正是看中了SEA浩瀚架構的強大功能,以及專門面向無人駕駛的新平台浩瀚-M架構。未來,極氪将與Waymo的平等共創,實作優勢互補。根據規劃,極氪傳遞車型後,将搭載Waymo旗下的Waymo Driver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共同為乘客打造智能、便捷的體驗。

是以,平台架構為何會如此關鍵?所謂“架構化”,就是能讓多種車型柔性、共線生産。通過子產品化硬體縮短車型開發周期。不是每一家車企都有能力開發自己的架構,但能做到“架構化”的企業便擁有了一個強大的“母體”,在此基礎上可以快速設計多種車型。在國際上,比較著名的有吉利的CMA與SEA浩瀚架構、大衆的MEB平台、豐田的TNGA平台以及雷諾-日産CMF架構。從它們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清一色都是大型整車企業。

“極氪模式”得到驗證

如果說Waymo與吉利合作是看中了其功能強大的浩瀚-M架構,那另一方面,吉利選擇Waymo這個合作夥伴則是因為其領先的無人駕駛技術。

Waymo曾經是谷歌的一家子公司。早在2009年,谷歌就已經開始在其秘密實驗室Google X中研發自動駕駛技術。2010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将谷歌的秘密計劃公之于衆,原來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城市裡秘密進行了兩年試驗,沒有被發現。記者約翰·馬爾科夫寫道:“在舊金山和洛杉矶之間的1号高速公路上行使着一輛豐田普銳斯,車頂有一個奇怪的漏鬥狀氣缸。更難注意到的是,其實并沒有人在開車。”

這便是Waymo的前身。2016年,該項目正式更名為Waymo,隸屬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從這一段經曆可以看出,Waymo誕生之初,便已經具備了領先的無人駕駛技術。

汽車愛好者喜歡拿Waymo與特斯拉作比較。對技術不太了解人來說,仿佛特斯拉才代表了無人駕駛科技的最前沿,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SAE國際工程學會的自動化評級中,特斯拉隻位于第二級(L2),這意味着特斯拉系統需要駕駛員持續監督。而Waymo的車輛處在第四級,其含義是汽車可以在有限地理條件下自動行駛,無需監督。

之是以大衆認為特斯拉優于Waymo,僅僅因為特斯拉是大衆商品,曝光率高。全球知名技術研究和咨詢公司Gartner副總裁Mike Ramsey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特斯拉正在進行高空飛行,或者已經能夠接近太空飛行了。而Waymo正在嘗試登月。”這便是二者之間的差距。

能夠與Waymo達成合作,驗證了“極氪模式”的成功。所謂極氪模式,就是融合産業生态與使用者生态,以使用者思維和共創理念,拓展行業邊界,加速全球布局的新模式。之是以稱之為“新”,因為其有别于業内的其他兩種模式。近年來,随着電動汽車崛起,傳統造車企業面臨轉型。這其中,有傳統玩家從燃油汽車賽道跨越至電動賽道,也有全新玩家涉足電動領域 。對于前者,它們的優勢在于幾十年積累的造車經驗和工業基礎;而後者,生于網際網路時代,更了解使用者。極氪則走出了第三條路:一方面憑借吉利汽車強大的工業基礎,具備了第一層的優勢;另一方面,以智能電動時代的使用者需求為核心,建立起了全新的商業模式群組織架構。

這便是極氪模式中的兩個部分,“産業生态”和“使用者生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共創,極氪打造的使用者生态已經成功俘獲了零世代的心。其第一款車ZEEKR 001在今年4月15日正式釋出并開啟預售,不到兩個月全年可傳遞定單就已經售罄,“潮流極氪”一度在車市創造出了“極氪現象”。

而産業生态的打造,其核心利器便是SEA浩瀚架構。與Waymo建立合作僅僅是開始,未來更多的行業夥伴會加入進來。極氪通過浩瀚這個載體,打通了科技生态和使用者生态,高效整合了龐大産業生态中最有價值的資源。

那麼,建立起産業生态與使用者生态,意味着什麼?極氪将會與使用者共創,與全球夥伴共創,打造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将高端新能源汽車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移動智能終端,這才是其長期目标。

電動汽車行業進入下半場,什麼将成為勝出的關鍵?
電動汽車行業進入下半場,什麼将成為勝出的關鍵?

極氪的背後,是吉利的大戰略

極氪的誕生,肩負着吉利集團轉型的使命。在“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沉澱六年之後,2021年3月,定位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極氪智能科技成立,李書福出任董事長,安聰慧出任CEO,足見重視程度。

極氪的成立有一個更大的全球背景,那就是電動汽車持續對傳統車企造成沖擊,每一家傳統造車企業,都面臨轉型壓力。如今,全球主要國家已經設定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日本經濟産業省考慮3035年全面停售汽油新車,英國決定從2030年起禁售汽油車和柴油車,美國加州是2029年,中國海南是2035年。

在這種緊迫感之下,一旦極氪取得成功,将會成為吉利汽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實際上,圍繞着“大出行”的概念,吉利一直在科技領域廣泛布局。包括新能源科技、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載晶片等等。這些細分領域都是吉利控股旗下汽車品牌實作智能化、電動化轉型成功的關鍵。

一直以來,吉利始終強調堅持戰略穩健的原則。能夠拿出5年時間,投資超200億細細打磨SEA浩瀚架構,足見吉利對“建基礎”的重視。極氪的營運同樣以“堅守實業陣地”為核心,在如今浮躁的電動汽車行業,能夠被媒體評價“不跟風資本”,難能可貴。

現在,中國智能電動車市場已經經曆了第一輪洗牌,那些不具備核心競争優勢而長于資本運作的企業已經被淘汰,正所謂“隻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競争已經進入下半場,吉利耗費巨資打造的SEA浩瀚架構的勢能開始顯現。雖然市場短期會獎勵投機行為,但長期來看,那些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企業終将凸顯價值。

參考資料:

[1]https://geely.com.qa/geely-holding-launches-sustainable-experience-architecture/

[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339909

[3]https://www.tmtpost.com/4778499.html

[4]https://paultan.org/2021/06/18/geely-sea-ev-architecture-detailed-5-versions-to-cover-all-sizes-including-sports-cars-and-pick-ups/

[5]https://www.vox.com/recode/22700022/self-driving-autonomous-cars-trolley-problem-waymo-google-tesla

[6]https://www.thinkautonomous.ai/blog/?p=tesla-vs-waymo-two-opposite-visions

——果殼商業科技傳播部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