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運動和靜養哪個更長壽?看權威雜志的研究結果!修身養性更長壽!

隔壁王奶奶,從來不運動,沒事就坐着,人家90歲了還精神着呢!

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人這樣說,是以也得出一個結論:靜養更長壽!

運動和靜養哪個更長壽?看權威雜志的研究結果!修身養性更長壽!

鄰居李大爺,年輕時就堅持運動,人家90歲了,身體還很硬朗!

我們也總能聽到有人這樣說,是以也得出一個結論:運動更長壽!

運動和靜養哪個更長壽?看權威雜志的研究結果!修身養性更長壽!

可是顯然,這兩種觀點是沖突的,那麼到底靜養長壽,還是運動長壽呢?

其實修身養性,并不沖突,修身是指運動,運動是鍛煉血管、鍛煉心肺功能、鍛煉肌肉,身體健康;養性是指靜養,養我們的脾氣、性格、修養、心靈。

是以運動和靜養,是統一的,并不能完全割裂開,不管是運動還是靜養,适合自己,适可而止,過猶不及。

我們來看看最新的研究:

運動和靜養哪個更長壽?看權威雜志的研究結果!修身養性更長壽!

《BMJ》發表的一項研究,随訪了5年,主要是觀察運動是否讓老年人更長壽。

将志願者分為3組:A組每周兩次高強度鍛煉,B組每周每天進行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C組從不運動。

5年後發現,定期進行規律的鍛煉的效果更好,除了體能保持較好,生活品質也比不運動組更高。

研究者稱:運動對老年人的健康是有好處的,也證明堅持運動,是延長壽命的一個主要因素。

運動的好處:

運動和靜養哪個更長壽?看權威雜志的研究結果!修身養性更長壽!

1、運動與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堅持運動,能降低血壓3-7 mmHg,最高可達15 mmHg,血壓降低6-7 mmHg,即能降低20%~30%心血管風險。

研究表明,堅持适當的運動可降低25%~40%的2型糖尿病風險。進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運動利于血脂代謝,尤其是降低甘油三酯,同時也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這個好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這個壞壞血脂。

《Circulation》研究表明,運動可以鍛煉我們的心髒,讓我們的心髒更加強壯,同時,能預防心衰,預防心髒病。

2、運動與壽命

越來越多的研究都證明适當的運動,能夠預防超過35種慢性疾病,除了心血管相關疾病,還包括一些惡性良性腫瘤,骨質疾病,焦慮等等。

疾病風險越低,自然壽命相對越長。

英國觀察10年,研究結果顯示:揮拍運動,包含網球、羽毛球等團隊運動,或者遊泳一級騎車、跑步等有氧運動,能夠降低死亡率。那麼相對來說也就是延長壽命。

靜養更多的是一種心态,一種生活狀态:

運動和靜養哪個更長壽?看權威雜志的研究結果!修身養性更長壽!

靜養并不局限于打坐,也不是一天到晚啥也不幹,精神其實更是一種狀态或心态。

狹義的靜養,是指把所有的意念抛空,氣沉丹田,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

但靜養不拘泥于這種形式,晨練或傍晚散步,出去遛彎,和朋友喝喝茶,下下棋。保持一個好的心态,都是靜養的一種方法。讓自己放松,忘記一些煩惱和壓力,調整氣血循環,調補心腎。長期來說是利于身心健康的。

我們看到的隔壁王奶奶或者鄰居李大爺,其實都是個例,他們的長壽秘訣,并不能作為經驗推廣。科學最基礎的就是要有一定的樣本量,必須是較大樣本量的,才有一定的科學意義。是以不管是隔壁王奶奶還是鄰居李大爺,都是茶餘飯後閑聊可以,但作為科學推廣,還是要看大資料,要看研究資料。

當然影響我們壽命的不僅僅是運動和靜養,我們的壽命,首先是基因決定的。

運動和靜養哪個更長壽?看權威雜志的研究結果!修身養性更長壽!

比如張三出生後,他的基因壽命是80歲,也就是說張三隻要不發生意外,也沒有特殊疾病,那麼理論上應該能活到80歲,衰老而死。

但是現實中,很少有人能活到基因年齡,因為我們活在這個社會,就可能面臨一些風險,以及疾病的可能性。

是以,壽命還受氣候、醫療條件、社會因素、個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情緒管理)等因素影響。

比如張三能堅持運動,有好的心态,不胡吃海喝,不吸煙喝酒,不肥胖、不熬夜等等生活方式很健康,那麼張三沒有發生心血管疾病或惡性良性腫瘤,那麼就有可能活到接近80歲這個基因年齡。

但如果張三,抽煙喝酒、肥胖、不運動、心态不好、熬夜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麼張三40歲就可能三高,50歲就可能心梗腦梗,60歲就可能離開人世。

是以,基因壽命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能改變個人生活方式對于壽命的影響。是以還是建議大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是以,如果身體條件允許,還是要堅持運動的,但要選擇适合自己的,不要過度;同時還要調整好心态,要學會勞逸結合,學會靜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