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巡查民情時,突然被路邊一老婆婆罵,誰知朱元璋竟親自攙扶

朱元璋出皇宮巡查民情,突然從路邊沖出一老婆婆,擋在轎前嚷道:“你這忘恩負義的東西”。朱元璋大怒,帶至轎前問話。問罷,竟親自上前攙扶,一同回宮。

朱元璋巡查民情時,突然被路邊一老婆婆罵,誰知朱元璋竟親自攙扶

當年,朱元璋起義之時投靠了紅巾軍首領郭子興,因朱元璋英勇善戰、機智果斷,深得郭子興賞識和信任,對其委以重任,視為心腹,朱元璋在軍隊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郭子興病逝後,朱元璋被推選為紅巾軍首領。朱元璋治軍嚴明,嚴禁軍隊擾民,受到當地百姓的擁護,大批年輕人紛紛前來投靠。

其中有個年輕人叫韓成,原以打漁為生,自小拜師學得一身好武藝,奈何天下紛争四起,民不聊生,家有妻兒、老母要養活,隻好前來參軍。

相傳,韓成與朱元璋無論是長相和身形都和朱元璋有幾分相似,朱元璋甚是喜歡,留在身邊任用。

韓成性情耿直,勇武忠心,朱元璋對其更加是喜愛有加,充分信任,有機密和重要的軍事活動都派韓成去辦,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

那時能與朱元璋抗衡的最強對手是陳友諒,是朱元璋一統天下的最大敵人。1363年,雙方在鄱陽湖展開激烈的争戰。

陳友諒擁有裝備精良的水軍60萬人,裝備的戰船也是高大的樓船,而朱元璋全部兵力隻有區區20萬人,敵我雙方的兵力相差懸殊,這一戰注定是一場惡戰。

朱元璋巡查民情時,突然被路邊一老婆婆罵,誰知朱元璋竟親自攙扶

戰場上是呐喊聲四起,硝煙彌漫。陳友諒憑借人數和裝備上的優勢,是越戰越勇,勢不可當,朱元璋率領自己的軍隊是拼死抵抗,可形勢對朱元璋非常不利。

戰鬥打得是異常慘烈,朱元璋身邊的得力戰将相繼戰死,部隊是傷亡慘重,形勢十分危急。

朱元璋眼看無法取勝,隻能撤退,可在撤退的過程中,朱元璋的戰船混戰中慌不擇路,擱在了淺灘上,進退兩難,很快就被陳友諒的部将張定邊追趕上,朱元璋戰船被團團包圍住。

陳友諒站在船頭,心中得意,朝着朱元璋的戰船喊道:“你如果情願一死,我願放你的部下一條生路,要不你就乖乖投降吧”。陳友諒斷定朱元璋是不會自殺的,他等着看朱元璋乖乖地投降。

朱元璋是何人,怎麼可能去投降?朱元璋把心一橫,拿起紙墨,就要寫遺書交代後事。

這時候,韓成站了出來,對朱元璋說道:“我倆身形和相貌相似,敵人在遠處無法辨識,我願替主公去死”。朱元璋一聽連連擺手,是堅決不同意。

韓成又說道:“主公自起義以來,曆經艱辛,眼看勝利在前,老百姓也可以過上安定的生活,今天主公如死,誰來統領軍隊?”

朱元璋聽罷,還是不肯。形勢危急,敵人的戰船是越來越近,韓成是不由分說,說了聲:“主公,對不住了”。上前一步,強行脫下朱元璋的戰袍,穿在自己身上。

然後走出船艙,對着陳友諒大呼道:“陳将軍,我願一死,來換我部下的安危”。

朱元璋巡查民情時,突然被路邊一老婆婆罵,誰知朱元璋竟親自攙扶

陳友諒心中疑惑,遠遠望去,那可不正是朱元璋嗎?陳友諒不相信朱元璋真會去死,抱着看好戲的心态,立即答道:“君子一言,驷馬難追”。韓成也不答話,轉身跳入湖中。

這一幕看呆了陳友諒,這邊陳友諒還在愣神,那邊朱元璋已換上士兵的衣服,指揮剩餘的部下,趁機逃出重圍。

朱元璋回到南京之後,重新休整部隊,招兵買馬,最終采用了火攻的方法,一舉打敗了陳友諒的部隊。在鄱陽湖之戰5年後的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國,推翻了元朝,改國号大明。

鄱陽湖之戰,韓成舍身救已,朱元璋感恩于心,無數次派人找尋他的家人,卻沒有任何音訊,這次被韓成母親擋駕,心中歡喜,終于可以報恩了。

朱元璋将韓母接進皇宮,賠禮道歉,精心侍奉。又追封韓成為高陽侯,封其妻為诰命夫人,招其子韓錦虎為驸馬,另修建了一座高陽侯府供韓成的老母親居住,同時在江西鄱陽湖的康郎山建有忠臣廟,每年都會去祭拜。

朱元璋巡查民情時,突然被路邊一老婆婆罵,誰知朱元璋竟親自攙扶

韓成在主公有性命之憂時,挺身而出,替主公而死,這是真正的勇士,可謂是鐵骨铮铮,這種大義救主的氣概值得後人稱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