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巡查民情时,突然被路边一老婆婆骂,谁知朱元璋竟亲自搀扶

朱元璋出皇宫巡查民情,突然从路边冲出一老婆婆,挡在轿前嚷道:“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朱元璋大怒,带至轿前问话。问罢,竟亲自上前搀扶,一同回宫。

朱元璋巡查民情时,突然被路边一老婆婆骂,谁知朱元璋竟亲自搀扶

当年,朱元璋起义之时投靠了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因朱元璋英勇善战、机智果断,深得郭子兴赏识和信任,对其委以重任,视为心腹,朱元璋在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被推选为红巾军首领。朱元璋治军严明,严禁军队扰民,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大批年轻人纷纷前来投靠。

其中有个年轻人叫韩成,原以打渔为生,自小拜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奈何天下纷争四起,民不聊生,家有妻儿、老母要养活,只好前来参军。

相传,韩成与朱元璋无论是长相和身形都和朱元璋有几分相似,朱元璋甚是喜欢,留在身边任用。

韩成性情耿直,勇武忠心,朱元璋对其更加是喜爱有加,充分信任,有机密和重要的军事活动都派韩成去办,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

那时能与朱元璋抗衡的最强对手是陈友谅,是朱元璋一统天下的最大敌人。1363年,双方在鄱阳湖展开激烈的争战。

陈友谅拥有装备精良的水军60万人,装备的战船也是高大的楼船,而朱元璋全部兵力只有区区20万人,敌我双方的兵力相差悬殊,这一战注定是一场恶战。

朱元璋巡查民情时,突然被路边一老婆婆骂,谁知朱元璋竟亲自搀扶

战场上是呐喊声四起,硝烟弥漫。陈友谅凭借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是越战越勇,势不可当,朱元璋率领自己的军队是拼死抵抗,可形势对朱元璋非常不利。

战斗打得是异常惨烈,朱元璋身边的得力战将相继战死,部队是伤亡惨重,形势十分危急。

朱元璋眼看无法取胜,只能撤退,可在撤退的过程中,朱元璋的战船混战中慌不择路,搁在了浅滩上,进退两难,很快就被陈友谅的部将张定边追赶上,朱元璋战船被团团包围住。

陈友谅站在船头,心中得意,朝着朱元璋的战船喊道:“你如果情愿一死,我愿放你的部下一条生路,要不你就乖乖投降吧”。陈友谅断定朱元璋是不会自杀的,他等着看朱元璋乖乖地投降。

朱元璋是何人,怎么可能去投降?朱元璋把心一横,拿起纸墨,就要写遗书交代后事。

这时候,韩成站了出来,对朱元璋说道:“我俩身形和相貌相似,敌人在远处无法辨别,我愿替主公去死”。朱元璋一听连连摆手,是坚决不同意。

韩成又说道:“主公自起义以来,历经艰辛,眼看胜利在前,老百姓也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今天主公如死,谁来统领军队?”

朱元璋听罢,还是不肯。形势危急,敌人的战船是越来越近,韩成是不由分说,说了声:“主公,对不住了”。上前一步,强行脱下朱元璋的战袍,穿在自己身上。

然后走出船舱,对着陈友谅大呼道:“陈将军,我愿一死,来换我部下的安危”。

朱元璋巡查民情时,突然被路边一老婆婆骂,谁知朱元璋竟亲自搀扶

陈友谅心中疑惑,远远望去,那可不正是朱元璋吗?陈友谅不相信朱元璋真会去死,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立即答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韩成也不答话,转身跳入湖中。

这一幕看呆了陈友谅,这边陈友谅还在愣神,那边朱元璋已换上士兵的衣服,指挥剩余的部下,趁机逃出重围。

朱元璋回到南京之后,重新休整部队,招兵买马,最终采用了火攻的方法,一举打败了陈友谅的部队。在鄱阳湖之战5年后的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国,推翻了元朝,改国号大明。

鄱阳湖之战,韩成舍身救已,朱元璋感恩于心,无数次派人找寻他的家人,却没有任何音讯,这次被韩成母亲挡驾,心中欢喜,终于可以报恩了。

朱元璋将韩母接进皇宫,赔礼道歉,精心侍奉。又追封韩成为高阳侯,封其妻为诰命夫人,招其子韩锦虎为驸马,另修建了一座高阳侯府供韩成的老母亲居住,同时在江西鄱阳湖的康郎山建有忠臣庙,每年都会去祭拜。

朱元璋巡查民情时,突然被路边一老婆婆骂,谁知朱元璋竟亲自搀扶

韩成在主公有性命之忧时,挺身而出,替主公而死,这是真正的勇士,可谓是铁骨铮铮,这种大义救主的气概值得后人称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