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陽賦》蕭綦的綦該怎麼讀?此人的原型有多猛?一堆古人崇拜他

筆者在追《上陽賦》時,看到了這樣一種觀點:該劇是架空曆史的,是以劇中人物沒有曆史原型。事實真的如此嗎?非也!

為何這麼說?且不說王謝兩家的關系,王家的背景分明就和六朝望族琅琊王氏一樣,而謝家則暗合了陳郡謝氏。這兩家人在《上陽賦》後來的結局,正好合了那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是以,王謝兩家的存在,就說明該劇至少是有一些曆史背景的。

《上陽賦》蕭綦的綦該怎麼讀?此人的原型有多猛?一堆古人崇拜他

除此以外,證明該劇并非完全架空的另一個重要的線索就是:男主蕭綦其實是有曆史原型的。剛看這個劇的時候,很多朋友都不清楚“蕭綦”的這個“綦”字到底該怎麼念?

其實這個字念“qí ”,和“騎”字同音。這個字常用的意思是指蒼青色,一般把它用在人名裡,指的就是此人性格内斂,經曆了不少滄桑。這個字用在男主身上,倒也是十分貼切的。

蕭綦這個角色不隻是名字霸氣,曆史原型則更是相當厲害,有一堆古人崇拜他。此人的原型就是東晉至南北時期的宋武帝劉裕,小名寄奴。

《上陽賦》蕭綦的綦該怎麼讀?此人的原型有多猛?一堆古人崇拜他

為何說是他,筆者可不是亂說的?有3個理由:

首先,《上陽賦》的原著裡寫的,蕭綦出身貧寒,早年喪父喪母,這與劉裕的身世是一樣的。蕭綦凱旋後被封豫章王,而劉裕也曾被封為劉裕郡公,這一點不可能隻是巧合。

其次,劇中蕭綦得到王丞相的賞識,并将女兒上陽郡主許配給他;而曆史中的劉裕也是得到了丞相王谧的賞識,王谧甚至當着劉裕的面說:“你應當會成為一代英雄”。

最後,曆史上的劉裕也是靠自己一路征伐,最後力壓王謝貴族,登上皇位。這一點與劇中蕭綦與王謝兩家周旋,是一樣的。

《上陽賦》蕭綦的綦該怎麼讀?此人的原型有多猛?一堆古人崇拜他

由以上3點,我們都可以得出結論:蕭綦的原型其實就是劉裕。曆史上的劉裕确實是一個明君,他打破了士族豪強挾主、專橫跋扈的局面,終結了門閥時代,為後來的“元嘉之治”打下了基礎,被後世稱為“定亂代興之君”。

這樣一個君王,自然在後世有不少“鐵粉”。大家可以稍微搜一下,關于他的詩詞作品有多少:從宋、元、明、清,但凡是帶“寄奴”二字的,基本上都是指他。

《上陽賦》蕭綦的綦該怎麼讀?此人的原型有多猛?一堆古人崇拜他

史學家對他的評價也不可謂不高,司馬光和蘇轍等人都十分推崇他。蘇轍甚至贊他:“立四大功,天下莫能抗”。當然,在劉裕的衆多粉絲中,最出名的當屬辛棄疾。他的那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就是為劉裕而寫: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上陽賦》蕭綦的綦該怎麼讀?此人的原型有多猛?一堆古人崇拜他

作為南宋抗金名将,寄奴一直是辛棄疾最崇拜的人之一。這首詞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寄奴就是那個讓“舊時王謝堂前燕”,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人。

辛棄疾之是以會如此推崇他,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劉裕本就是一個骁勇善戰的将軍。對外他消滅了南燕、後秦等國,而後又收複關中等地、光複了洛陽、長安,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這樣的人物,在辛棄疾看來就是一個“氣吞萬裡如虎”的人物。

當然,雖然《上陽賦》裡蕭綦這個人物的生平主線和劉裕差不多,但感情線卻完全不一樣。史書記載劉裕有三任妻子,無一人是郡主出身,也無一人姓王。而且從劉裕對幾位妻子的态度上來看,他也确實不像是一個癡情種。除了蕭綦,大家還在劇中發現哪些有原型的人物呢?歡迎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