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在張伯倫的心中認為“綏靖”完全可以緩解世界沖突的格局,讓希特勒對英國沒有任何想法,沒想到最後的事情完全出乎自己意料,事情的走向朝着相反的方向發展,“綏靖”事情讓希特勒的胃口大開,并且毫無顧忌,但這件事有好有壞,丘吉爾也是以走向了權利的巅峰。

張伯倫像小老弟一般跑前跑後,希望通過捷克斯洛伐克的解體換來英國的解脫,當希特勒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将近1.1萬平方英裡的土地後,選擇更進一步,既然張伯倫如此用心,何不選擇擴大戰果?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希特勒選擇這片土地是有原因的,在這塊土地上有着捷方主要的工業設施,還有大量的防禦工事,被稱為歐洲最為強悍的防禦工事也不為過。在戰争中人才是根本,而這片土地上居住着将近有着360萬人口,這一切都為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鋪墊了基礎。

當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後,好像全英國隻有丘吉爾看到了這件事情的壞處,從來沒有人像1938年10月5日下午,丘吉爾深刻解讀慕尼黑那樣透徹,張伯倫的執迷不悟将英國推向了深淵,甚至最後英國連朋友都沒有。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英國和法國相比可能有些慶幸,慕尼黑事件對法國而言完全就是一場災難,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看到。

1、法國在歐洲的軍事地位被動搖,原來法國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蘭等國家建立同盟,而捷方的解體讓同盟中的各國看到了法國的不道地的做法,造成各個國家心懷鬼胎,給希特勒留下進攻的機會。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2、原來捷克斯洛伐克在山地工事上有将近35個師團,在未解體之前牽制着大量的德國軍隊,當這支部隊離去後,法國完全暴露在德國面前,而法國境内100多個師團想要防衛法國全境,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3、法國和英國的做法讓歐洲同盟國成員失去信心,繼而更多的小國選擇靠近德國,可以說是争先恐後的想要同希特勒搭上關系,目的就是為了保全自己,以免出現捷克斯洛伐克的局面。

當衆人在惶惶不安之時,此時的希特勒正在安排人吞并剩下的捷方地盤,因為在他的内心深知,未來還會同英法有一場一決雄雌的大戰,此時趁衆人沒有反應過來,盡力擴大地盤。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張伯倫此時還在深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誤,認為當自己隻要見到希特勒和墨索裡尼,就會将世界格局改變,認為希特勒已經得到了滿足,剩下的時間應該同墨索裡尼進一步溝通,讓他明白英國的内心,明白戰争的壞處。

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爆發,很可能張伯倫會獲得一份諾貝爾和平獎。在1939年的1月11日,張伯倫親自前往意大利進行會談,但從意大利人所寫的《齊亞諾的日記》中可以看出,對于張伯倫來意大利的會談時“不屑一顧”的。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張伯倫在意大利人眼中,甚至于在墨索裡尼的眼中是個英國貴族,隻不過是一個富家子弟出身但沒有任何出息的貴族。

在張伯倫前往意大利回到英國後,齊亞諾對這場會談進行了總結:“此次會談毫無結果,英國不想打仗,甚至希望戰争能夠來得慢一些,而英國的張伯倫竟然把自己回國後的演說詞給到我們,還請我們進行核準,這對于英國而言是一場災難”。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張伯倫信心十足地制定着自己的“5年和平計劃”,并且還希望同德國簽訂貿易協定,就在自己發表演說之後,希特勒已經向德軍下令,前往布拉格完全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此時衆人還在試探希特勒的底線,但沒想到希特勒根本沒有任何底線,隻想着占領、占領、占領。

捷方外長契瓦爾科夫斯基曾在希特勒占領布拉格後進行過會面,這不過這次會面不能稱之為會面,更像是一種祈求,希望希特勒能夠放棄繼續擴大占領捷方領土,給捷方一定的生存空間,沒想到希特勒提出了更加無力地要求。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1、捷方需要改弦易幟,還要忘記自己的過往和曆史,聽從德國的指令,這種方式被希特勒稱為“自由之道”;

2、捷方需退出國際聯盟,縮減自己的軍隊人數,再者外交上要同德國協商,貿易上要知會德國;

3、捷方在沒有經過德國同意的情況下,不得私自建立新工業;

4、捷方應主動開除對德國不友好的官員和記者;

5、捷方應立即宣布猶太人不會受到捷方的保護。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希特勒給了捷方“改過自新”的機會,但這種機會對于捷克斯洛伐克而言無疑是覆滅。希特勒的要求過于嚴苛,讓捷方根本無法接受,這一商讨就是兩個月,而希特勒根本等不及這麼長時間,在3月14日希特勒逼迫捷方總統哈查簽下了賣身契。

希特勒在得到捷方後歡欣鼓舞,曾狂妄地宣布:“捷克斯洛伐克已經不複存在了!”這種狂妄讓希特勒在後期獲得了巨大的領土,當然也造成了他的失敗,但希特勒的狂妄是有根據的,看看得到的武器裝備可知其底氣進而來。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得到了1500多架飛機,10億發子彈,100多萬支步槍,還有400多輛坦克,除此之外得到的錢更是數不勝數,最為重要的是得到了歐洲最大的軍火廠斯科達,這些裝備極大的充實了德國在歐洲的戰略位置,就連墨索裡尼都羨慕不已。

希特勒将捷方完全歸入德國,張伯倫隻能呆呆看着,在3月15日張伯倫表達了自己内心的遺憾,原來答應捷方的領土完整,甚至于在捷方受到侵害時會給予一定的幫助,用張伯倫的話來說現在已經成為了定局,幫與不幫完全沒有意義。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從今天來看,張伯倫的錯誤就是對自己過于自信,甚至于認為自己十分了解希特勒,認為德國的行動皆在自己的計劃之内,當自己為了世界和平前後奔走,必然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沒想到希特勒用事實将張伯倫的信念所摧毀,甚至于讓同盟國差點走向覆滅。

在事實面前張伯倫選擇調轉風口,扭頭抨擊希特勒,認為希特勒過于肆無忌憚,打着自由以及和平的口号在招搖撞騙,但張伯倫忽略了一件事,曾經的希特勒是姜太公釣魚,而你屬于願者上鈎,甚至第一次坐飛機都是為了去見希特勒。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此時的張伯倫明白了希特勒心中的真實想法,這隻不過是希特勒征服世界的第一步,為了能夠改變自己在英國人心中的印象,張伯倫發表了許多英勇的聲明,但千不該萬不該向波蘭做出保證,而波蘭是德國正在垂涎的第二個國家。

對波蘭的保證是“如果波蘭在未來遇到威脅,當波蘭全力抵抗時,英國有義務給予波蘭幫助和全力的支援,同時法國也已經同意,和英國站在同樣的立場之上”。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張伯倫的保證聽起來很不錯,但做起來有很大的難度,英國在軍事上已經沒有優勢,特别是空軍方面可以說完全處于劣勢狀态;除此之外國際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美國的羅斯福想要通過美國幹預改變歐洲現狀,但英國和法國并不讓其插手,遠方的蘇聯發出各種忠言逆耳也被英國所忽略,此時的英國還需要提供兩個師來幫助法國防衛邊境,一切優勢都被英國丢到了垃圾桶。

戰争講究天時地利與人和,此時的英國人心不齊,地理位置也很難防禦,國際上能夠幫助自己的可能隻有法國,此時說着幫助波蘭的話語,現在看來就是張伯倫在說大話。反觀波蘭和羅馬尼亞都不允許蘇聯軍隊通過境内去抵抗德軍,這種情況隻會加速歐洲各國滅亡的速度。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丘吉爾深知,如果想要挽救歐洲命運,必須讓歐洲各國同蘇聯達成諒解。

張伯倫不信任蘇聯,在3月19日蘇聯想召開一次六國會議,商讨如何抵抗德國,但因為張伯倫對蘇聯懷有偏見,最後這次會議沒能夠如期舉行。

當張伯倫對希特勒失望到極緻之時,意大利的墨索裡尼讓張伯倫陷入抓狂的地步。在4月7日意大利軍隊在阿爾巴尼亞登陸,随後占領了整個國家。從當時的時局來看,意大利占領阿爾巴尼亞是有準備的,為的是将阿爾巴尼亞作為跳闆,作為進攻希臘和南斯拉夫做準備,大二次世界大戰在爆發的邊緣不斷地試探。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張伯倫看到德國和意大利的行為明白了一件事:“這是要打仗了”,轉頭向各個小國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夠建立同盟共進退的關系,此時的歐洲已處于風雨飄零之際,一紙合約真的能夠讓各個國家齊心協力?能夠讓希特勒暫緩戰争的腳步?

希特勒對于張伯倫的所作所為恨之入骨,但也給希特勒發動戰争帶來了借口,他先同英國解除了英德海上條約,再者宣布廢除了德波的互不侵犯條約,當歐洲各小國在張伯倫的帶領下反抗蘇聯時,希特勒進攻歐洲各國的計劃已經逐漸成熟。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此時的丘吉爾對國際形式有着明确的判斷,是不是發表的演說讓國會的人注意到了他,在丘吉爾的認知裡,如果沒有蘇聯的幫助,就無法确立最後反對納粹的戰線,特别是丘吉爾在5月4日發表的評論中說明,如果想要快速地建立聯盟,蘇聯必須在其中,因為他能夠給衆多海國提供各種援助。

當蘇聯為了和平做着不懈努力之時,英法兩國對于蘇聯的建議卻充耳不聞,甚至于認為蘇聯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有着明顯的對比是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張伯倫能夠親自乘坐飛機往來,但對同蘇聯的商談派出的都是一些無足輕重的人員,當蘇聯提出想要三國建立軍事協定時,英法兩國更是提出了不相信蘇聯的實力,有蘇聯保證他國安全的義務,而他國并沒有保證蘇聯安全的義務。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傲慢與偏見不知從何而來,但英法最後要為這份傲慢所買單。

三國的商讨從5月到拖到8月份,當蘇聯代表說出如果法西斯發動戰争,蘇聯可以提供136個步兵師,1萬輛坦克以及5000多架飛機,還有5000到6000門大炮阻擋西邊的來犯之敵,當問及英法兩國可以提供多少兵力時,剩下的是兩國代表的吞吞吐吐含糊其辭。

蘇聯在8月21日重新聲明了自己的所求,目的就是為了抵抗德國,但希望能夠三國共同合作,隻有蘇聯能夠通過波蘭和羅馬尼亞領土時,才能夠給歐洲各國提供幫助,希望英法能夠促進波蘭等國答應,但法國和英國總是拖着不會給确切的回複。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其次在此之下還英法還在同德國談判,希望通過談判能将德國發動的戰争“禍水東引”,希望法西斯集團能夠圍攻蘇聯,但蘇聯也是明白人,為了防止出現捷克斯洛伐克的現狀,别他人賣了還在幫别人的事情,蘇聯在1939年8月23日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正是這一條約讓英法走上了絕路,不得不選擇同蘇聯建立同盟,再者蘇聯也獲得備戰的時間。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希特勒在謀劃已久之後,8月31日針對波蘭發動了”白色方案“,此方案是作戰指令,在9月1日對波蘭全境進行轟炸,将近150多萬德軍進入波蘭全境,從西、北、南三個方向圍攻華沙地帶,在将近27天的轟炸之後,華沙這座城市被德軍攻破。

波蘭在被德軍圍攻之時,英國和法國在做什麼?曾經的同盟應該在波蘭被入侵後立馬提供援助,但英國并沒有對德國宣戰,在這件事中,張伯倫又放棄了自己的諾言,又一次将希望寄托在德國身上,希望戰火不會蔓延到英國。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對于張伯倫的做法,英國人民逐漸想清楚了問題所在,一味地退讓隻會讓德國得寸進尺,英國議會議員要求英國能夠尊重自己的諾言,幫助波蘭解決當下困境,這一要求是在9月2日提出的,但對于波蘭的幫助緩慢而又無效。

至少促動了英國對德國的宣戰,在9月3日張伯倫迫于壓力對德國宣戰,并且認識到自己過往所做一切的錯誤,在張伯倫的内心中期盼着能夠看到法西斯破滅的一天,但這一天對于張伯倫而言有些遙遠,在1940年11月9日,張伯倫離開了人世。

張伯倫想的天真,希特勒快如閃電,“白色方案”摧毀“和平夢”

當英國同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張伯倫的“綏靖”方針宣告失敗,歸根結底還是張伯倫過于相信自己,過于相信希特勒。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當希特勒得到捷克斯洛伐克時,立馬看中了波蘭,但此時的波蘭還處在沾沾自喜之時,英國的張伯倫也在沉浸在自我幻想的“和平”中,在英國唯有丘吉爾清醒着。

希特勒占領波蘭摧毀了張伯倫的美夢,更是摧毀了張伯倫的信仰,隻能說張伯倫最後的下場屬于咎由自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亮子談近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