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缺兵少将的寬厚長者劉邦,以軍争為輔,收心為上的政策,八戰亡秦

一、劉邦的寬厚長者形象

秦朝名将章邯組織七十萬刑徒軍出關平叛,勢力最大的陳勝、項燕先後被滅,又北渡黃河大破趙軍,一時間天下反秦勢力惶惶。作為反秦義軍的領頭人,楚懷王遷都彭城以避秦軍鋒芒。趙國向楚國求救,楚懷王一方面派宋義、項羽領兵救趙,一方面派劉邦西掠秦地,并約先入關中者王。

當時秦軍追亡逐北,各路義軍紛紛一戰即潰,楚懷王譴将西掠秦地,諸将皆不敢往,隻有項羽和劉邦願意前去。楚懷王認為項羽殘暴無比,攻一路屠一路,導緻百裡無雞犬,千裡無人煙,秦軍遇到項羽必然以死相抗。劉邦仁義待民,可以收到鎮撫百姓的效果,讓劉邦西掠秦地,能讓秦國百姓自願歸降。

缺兵少将的寬厚長者劉邦,以軍争為輔,收心為上的政策,八戰亡秦

漢高祖劉邦

為何說大英雄項羽殘暴好殺呢?一方面項羽武功蓋世,是少有的萬人敵猛将,戰陣之上殺戮無數,戰後還要殺降屠民;另一方面項羽的爺爺項燕、叔父項梁皆殁于秦軍之手,是以他喜歡屠戮秦人以複仇。《史記》中有多處項羽的殺降屠城記錄,讀來讓人觸目驚心!

《史記.項羽本紀》: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項梁前使項羽别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坑之...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别攻城陽,屠之...于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缺兵少将的寬厚長者劉邦,以軍争為輔,收心為上的政策,八戰亡秦

西楚霸主項羽

相比較而言,劉邦年長項羽24歲,本身又是秦國小吏,是以劉邦對秦朝沒有那麼大的仇恨。劉邦年輕時不務正業,總是拐蒙拐騙鄉鄰,他生性豁達開朗,是以性格上沒有那麼喜歡殺人。劉邦雖然不濫殺無辜,但不代表他不殺人,劉邦曾跟着項羽一起屠戮城陽城,在西掠秦地時又屠過颍陽、武關。兩害相權,取起輕者,跟項羽的血腥殺戮相比,劉邦要溫和得多,是以劉邦在天下臣民眼中就有了仁人長者的形象。

《史記.高祖本紀》懷王諸老将皆曰:''項羽為人強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強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

二、劉邦兵力與線路

鴻門宴時,劉邦已占據關中了,他有軍隊十萬;項羽在巨鹿之戰後,有軍隊四十萬。項梁兵敗後,楚懷王遷都彭城,收了項羽、呂臣的軍隊,任命劉邦為砀郡長,封為武安侯,将砀郡兵。項羽北上救趙,所領楚國主力大軍僅僅五萬,是以劉邦出兵前軍隊不超過一萬人,且主要是他沛縣起兵時的軍隊。

楚懷王讓劉邦西掠秦地,派給他的軍隊不足萬人,沿途讓他自己擴大軍隊,也就是收集陳勝、項梁的散兵遊勇。項梁的軍隊在定陶被秦軍擊潰後,部分逃散了,他們原本屬于楚軍,是以歸順劉邦也在情理之中。陳勝的軍隊潰散後,也是各自投靠其它起義軍,是以歸順劉邦也可。不過收這些散兵遊勇,數量不會太多,估計五千餘人。

缺兵少将的寬厚長者劉邦,以軍争為輔,收心為上的政策,八戰亡秦

劉邦除了收集散兵遊勇外,還可以兼并或者聯合其他起義軍。劉邦大軍行至昌邑,彭越率部來歸,計五千餘人。兩軍合兵一處與秦軍相戰,不勝而歸,退至栗縣時遇到剛武侯,劉邦吞并了剛武侯的軍隊,人數增加了四千餘人。有了兩萬四千多人,劉邦領兵與魏國軍隊合作,攻擊昌邑城,卻再次戰敗而退。

劉邦開始打勝仗,得益于郦食其的加入,郦食其跟陳留守将相識,是以用計取得了陳留城。取得陳留城後,劉邦的軍隊有了糧草,陳留的秦朝守軍也歸了劉邦,人數約數千人。劉邦領三萬大軍攻開封,戰敗而歸。在白馬與秦将楊熊相戰,兩戰擊潰楊熊,又南攻颍陽,城破後屠城。在張良的幫助下,劉邦大軍取得了南陽郡,當然南陽郡是戰與談雙管齊下取得的。

缺兵少将的寬厚長者劉邦,以軍争為輔,收心為上的政策,八戰亡秦

博士郦食其

六國合縱攻秦,基本上都走的是函谷關這條路,劉邦則從武關入秦。函谷關是秦國的東大門,武關則是秦國的南大門,從武關入秦的壓力要遠遠小于從函谷關入秦的壓力。過了武關就是秦國的商於郡,過了商於郡就是鹹陽了,從武關入秦距離短,道路條件好,且出其不意。

綜上可知,劉邦進入鹹陽時軍隊數量四萬至五萬人之間,秦王子嬰投降後,部分秦朝軍隊加入了劉邦的大軍,是以鴻門宴時劉邦有軍隊十萬人,對外宣稱有二十萬人。

缺兵少将的寬厚長者劉邦,以軍争為輔,收心為上的政策,八戰亡秦

秦王子嬰降劉邦

三、劉邦的戰和談

根據《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載,劉邦西掠秦地共有八次戰役,其中兩敗六勝,分别如下:

1、昌邑之戰,敗;2、陳留之戰,勝;3、開封之戰,敗;4、白馬之戰,勝;5、颍陽之戰,勝;6、南陽宛城之戰,勝;7、武關之戰,勝;8、藍田之戰,勝。

劉邦軍隊的戰鬥力差,在昌邑之戰時劉邦軍隊數量占優,但是無法擊敗秦朝守軍;開封之戰時,劉邦數量依然占優,但仍然無法取法。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軍隊大部分外派,或集中在鹹陽附近,郡縣隻留有部分地方守備部隊,負責緝捕盜賊與執法,郡縣守兵多則五千,少則一兩千。

缺兵少将的寬厚長者劉邦,以軍争為輔,收心為上的政策,八戰亡秦

劉邦後來在智者的指導下,明白了攻城掠地除了可以打外,還可以約降,正是依靠約降政策,讓劉邦一路順風,部隊像滾雪球似的擴大。郦食其給劉邦帶來了陳留秦軍以及糧饷,南陽郡治宛城也是約降而來,西進之路降者如雲。項羽則喜歡硬打,喜歡把人打服,或者打死,秦朝的主力大軍基本上是項羽攻滅的,三次伐齊大戰項羽也是屠城無數。

《史記.高祖本紀》為足下計,莫若約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與之西。諸城未下者,聞聲争開門而待,足下通行無所累。''沛公曰:''善。''乃以宛守為殷侯,封陳恢千戶。引兵西,無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鰓、襄侯王陵降西陵。還攻胡陽,遇番君别将梅鋗,與皆,降析、郦。

張良認為與其與秦軍死戰,不如約降秦軍,封秦将官職,令其引兵追随自己作戰。隻要有一個秦将降了劉邦,且獲得高官厚祿,那麼沒有投降的秦軍都會跟風而降。不戰而勝,吸收降兵,可以增加自己的實力,快速實作先入關中的追求。劉邦天賦極高,很快明白張良的計策靠譜,于是就安張良計行事。

缺兵少将的寬厚長者劉邦,以軍争為輔,收心為上的政策,八戰亡秦

漢初三傑之張良

宛城守将降了劉邦,被封為殷侯;南陽太守的門客陳恢勸降有功,封為千戶。丹水河畔的西陵郡守、将軍降了劉邦,分别被封為高武侯、襄侯。投降劉邦的秦朝降将基本被封侯了,至少比原來的官爵提高了,是以大部分人都願意追随劉邦打天下。不吝官啬爵,是劉邦最大的優點,項羽自刎死後,五個小兵亂刃分屍項羽,事後劉邦還是按照約定給五人封侯。

藍田之戰後,秦軍大敗,秦王子嬰出城投降,劉邦接受了子嬰的投降,還打算任命子嬰為丞相。劉邦的軍隊入鹹陽後,燒殺搶掠絕對做過一些,劉邦自己都到秦宮裡想福去了,就更不要提部下了。好在劉邦及時被身邊的賢臣勸醒,他開始整頓軍務,出榜安民,還跟秦人約法三章,此舉獲得了秦人的好感!

四,楚漢相争

仔細研究楚漢相争的曆史,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劉邦統一天下是秦國第二次統一戰争。按楚懷王的約定,劉邦先入關中,那麼他就是理所當然的秦王,但項羽自恃武力強大,将劉邦趕到漢中、巴蜀之地;将關中大地一分為三,分封給三個秦朝降将。韓信任大漢王國大将軍後,很快領兵北上,擊滅三秦王,統一了老秦國舊地。劉邦以老秦國為基礎,再次發起了統一天下的戰争;完成統一大業後,劉邦全面繼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史稱漢承秦制。

劉邦本人打不過項羽,他的主要任務是牽制住項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守,你退我就打,你攻我就守。劉邦牽制了項羽,韓信則率兵攻城掠地,給漢朝打下了三分之二的領土,其餘各路諸侯紛紛靠向劉邦。韓信就像王翦複生,他一人就攻滅了絕大部分諸侯國,滅楚的垓下之戰也是他指揮的。

缺兵少将的寬厚長者劉邦,以軍争為輔,收心為上的政策,八戰亡秦

漢初三傑之韓信

流氓無癞般的劉邦,完成了跟秦始皇統一天下一樣的偉業,隻不過他那個年代耀眼的人物太多,導緻劉邦無法跟秦始皇比肩。劉邦當了皇帝後,一直緻力于恢複秦始皇的大部分制度,隻不過他僅僅完成了消滅異姓諸侯國,并沒有完全實作郡縣制。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常繇鹹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