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缺兵少将的宽厚长者刘邦,以军争为辅,收心为上的策略,八战亡秦

一、刘邦的宽厚长者形象

秦朝名将章邯组织七十万刑徒军出关平叛,势力最大的陈胜、项燕先后被灭,又北渡黄河大破赵军,一时间天下反秦势力惶惶。作为反秦义军的领头人,楚怀王迁都彭城以避秦军锋芒。赵国向楚国求救,楚怀王一方面派宋义、项羽领兵救赵,一方面派刘邦西掠秦地,并约先入关中者王。

当时秦军追亡逐北,各路义军纷纷一战即溃,楚怀王谴将西掠秦地,诸将皆不敢往,只有项羽和刘邦愿意前去。楚怀王认为项羽残暴无比,攻一路屠一路,导致百里无鸡犬,千里无人烟,秦军遇到项羽必然以死相抗。刘邦仁义待民,可以收到镇抚百姓的效果,让刘邦西掠秦地,能让秦国百姓自愿归降。

缺兵少将的宽厚长者刘邦,以军争为辅,收心为上的策略,八战亡秦

汉高祖刘邦

为何说大英雄项羽残暴好杀呢?一方面项羽武功盖世,是少有的万人敌猛将,战阵之上杀戮无数,战后还要杀降屠民;另一方面项羽的爷爷项燕、叔父项梁皆殁于秦军之手,因此他喜欢屠戮秦人以复仇。《史记》中有多处项羽的杀降屠城记录,读来让人触目惊心!

《史记.项羽本纪》: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缺兵少将的宽厚长者刘邦,以军争为辅,收心为上的策略,八战亡秦

西楚霸主项羽

相比较而言,刘邦年长项羽24岁,本身又是秦国小吏,因此刘邦对秦朝没有那么大的仇恨。刘邦年轻时不务正业,总是拐蒙拐骗乡邻,他生性豁达开朗,因此性格上没有那么喜欢杀人。刘邦虽然不滥杀无辜,但不代表他不杀人,刘邦曾跟着项羽一起屠戮城阳城,在西掠秦地时又屠过颍阳、武关。两害相权,取起轻者,跟项羽的血腥杀戮相比,刘邦要温和得多,因此刘邦在天下臣民眼中就有了仁人长者的形象。

《史记.高祖本纪》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强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强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

二、刘邦兵力与线路

鸿门宴时,刘邦已占据关中了,他有军队十万;项羽在巨鹿之战后,有军队四十万。项梁兵败后,楚怀王迁都彭城,收了项羽、吕臣的军队,任命刘邦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项羽北上救赵,所领楚国主力大军仅仅五万,因此刘邦出兵前军队不超过一万人,且主要是他沛县起兵时的军队。

楚怀王让刘邦西掠秦地,派给他的军队不足万人,沿途让他自己扩大军队,也就是收集陈胜、项梁的散兵游勇。项梁的军队在定陶被秦军击溃后,部分逃散了,他们原本属于楚军,因此归顺刘邦也在情理之中。陈胜的军队溃散后,也是各自投靠其它起义军,因此归顺刘邦也可。不过收这些散兵游勇,数量不会太多,估计五千余人。

缺兵少将的宽厚长者刘邦,以军争为辅,收心为上的策略,八战亡秦

刘邦除了收集散兵游勇外,还可以兼并或者联合其他起义军。刘邦大军行至昌邑,彭越率部来归,计五千余人。两军合兵一处与秦军相战,不胜而归,退至栗县时遇到刚武侯,刘邦吞并了刚武侯的军队,人数增加了四千余人。有了两万四千多人,刘邦领兵与魏国军队合作,攻击昌邑城,却再次战败而退。

刘邦开始打胜仗,得益于郦食其的加入,郦食其跟陈留守将相识,因此用计取得了陈留城。取得陈留城后,刘邦的军队有了粮草,陈留的秦朝守军也归了刘邦,人数约数千人。刘邦领三万大军攻开封,战败而归。在白马与秦将杨熊相战,两战击溃杨熊,又南攻颍阳,城破后屠城。在张良的帮助下,刘邦大军取得了南阳郡,当然南阳郡是战与谈双管齐下取得的。

缺兵少将的宽厚长者刘邦,以军争为辅,收心为上的策略,八战亡秦

博士郦食其

六国合纵攻秦,基本上都走的是函谷关这条路,刘邦则从武关入秦。函谷关是秦国的东大门,武关则是秦国的南大门,从武关入秦的压力要远远小于从函谷关入秦的压力。过了武关就是秦国的商於郡,过了商於郡就是咸阳了,从武关入秦距离短,道路条件好,且出其不意。

综上可知,刘邦进入咸阳时军队数量四万至五万人之间,秦王子婴投降后,部分秦朝军队加入了刘邦的大军,因此鸿门宴时刘邦有军队十万人,对外宣称有二十万人。

缺兵少将的宽厚长者刘邦,以军争为辅,收心为上的策略,八战亡秦

秦王子婴降刘邦

三、刘邦的战和谈

根据《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刘邦西掠秦地共有八次战役,其中两败六胜,分别如下:

1、昌邑之战,败;2、陈留之战,胜;3、开封之战,败;4、白马之战,胜;5、颍阳之战,胜;6、南阳宛城之战,胜;7、武关之战,胜;8、蓝田之战,胜。

刘邦军队的战斗力差,在昌邑之战时刘邦军队数量占优,但是无法击败秦朝守军;开封之战时,刘邦数量依然占优,但仍然无法取法。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军队大部分外派,或集中在咸阳附近,郡县只留有部分地方守备部队,负责缉捕盗贼与执法,郡县守兵多则五千,少则一两千。

缺兵少将的宽厚长者刘邦,以军争为辅,收心为上的策略,八战亡秦

刘邦后来在智者的指导下,明白了攻城掠地除了可以打外,还可以约降,正是依靠约降政策,让刘邦一路顺风,部队像滚雪球似的扩大。郦食其给刘邦带来了陈留秦军以及粮饷,南阳郡治宛城也是约降而来,西进之路降者如云。项羽则喜欢硬打,喜欢把人打服,或者打死,秦朝的主力大军基本上是项羽攻灭的,三次伐齐大战项羽也是屠城无数。

《史记.高祖本纪》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沛公曰:''善。''乃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与皆,降析、郦。

张良认为与其与秦军死战,不如约降秦军,封秦将官职,令其引兵追随自己作战。只要有一个秦将降了刘邦,且获得高官厚禄,那么没有投降的秦军都会跟风而降。不战而胜,吸收降兵,可以增加自己的实力,快速实现先入关中的追求。刘邦天赋极高,很快明白张良的计策靠谱,于是就安张良计行事。

缺兵少将的宽厚长者刘邦,以军争为辅,收心为上的策略,八战亡秦

汉初三杰之张良

宛城守将降了刘邦,被封为殷侯;南阳太守的门客陈恢劝降有功,封为千户。丹水河畔的西陵郡守、将军降了刘邦,分别被封为高武侯、襄侯。投降刘邦的秦朝降将基本被封侯了,至少比原来的官爵提高了,因此大部分人都愿意追随刘邦打天下。不吝官啬爵,是刘邦最大的优点,项羽自刎死后,五个小兵乱刃分尸项羽,事后刘邦还是按照约定给五人封侯。

蓝田之战后,秦军大败,秦王子婴出城投降,刘邦接受了子婴的投降,还打算任命子婴为丞相。刘邦的军队入咸阳后,烧杀抢掠绝对做过一些,刘邦自己都到秦宫里想福去了,就更不要提部下了。好在刘邦及时被身边的贤臣劝醒,他开始整顿军务,出榜安民,还跟秦人约法三章,此举获得了秦人的好感!

四,楚汉相争

仔细研究楚汉相争的历史,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刘邦统一天下是秦国第二次统一战争。按楚怀王的约定,刘邦先入关中,那么他就是理所当然的秦王,但项羽自恃武力强大,将刘邦赶到汉中、巴蜀之地;将关中大地一分为三,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韩信任大汉王国大将军后,很快领兵北上,击灭三秦王,统一了老秦国旧地。刘邦以老秦国为基础,再次发起了统一天下的战争;完成统一大业后,刘邦全面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刘邦本人打不过项羽,他的主要任务是牵制住项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守,你退我就打,你攻我就守。刘邦牵制了项羽,韩信则率兵攻城掠地,给汉朝打下了三分之二的领土,其余各路诸侯纷纷靠向刘邦。韩信就像王翦复生,他一人就攻灭了绝大部分诸侯国,灭楚的垓下之战也是他指挥的。

缺兵少将的宽厚长者刘邦,以军争为辅,收心为上的策略,八战亡秦

汉初三杰之韩信

流氓无癞般的刘邦,完成了跟秦始皇统一天下一样的伟业,只不过他那个年代耀眼的人物太多,导致刘邦无法跟秦始皇比肩。刘邦当了皇帝后,一直致力于恢复秦始皇的大部分制度,只不过他仅仅完成了消灭异姓诸侯国,并没有完全实现郡县制。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