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應該是勝利的号角響起的那一刻,而不是你開始行動。
在感情中,靠追求來的愛情往往沒那麼“稱心如意”,隻有互相吸引來的感情,才更讓人有種“歸屬感”。
你越是追求,越容易失去自己的“自信”,在對方面前變得卑微讨好。
正如《無聊的魅力》中這段話:
“愛情的反諷之一,你越是不喜歡一個人,越能夠信心百倍、輕而易舉地吸引他;強烈的欲望,使人失去了愛情遊戲中必不可少的漫不經心;你若總是追求,就會産生自卑心理,因為我們總把最完美的品質賦予我們深愛的人。”
想要遇到自己喜歡的人,靠的是“互相吸引”而不是你一味地追求。
-01
什麼是愛情中的“吸引力”?
先明白,什麼是吸引力?
兩性關系中的吸引力是:你自身的優勢和閃光點,吸引對方靠近你;你的價值,彌補了對方的缺陷和渴求。
講個小故事:
剛發了工資,女生去逛街打算給自己添一件紅色羽絨服。
于是她每一家店都進去看了一圈,可很少發現有适合自己,并且能一眼吸引到她的紅色衣服。
盡管店員很有耐心,很熱情地向她介紹衣服,可她還是不喜歡;那些衣服穿上很年輕,很漂亮,但她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可為了表示自己的尊重和禮貌,她還是耐着性子聽人家介紹完,然後說了聲“謝謝”接着去逛下一家。
每次都是如此。
最後當她想要放棄的時候,卻忽然在某個拐角發現了店裡模特身上的紅色衣服,那一刻她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沒錯,就是這件了,不再選擇了。
在女生買衣服的過程中,紅色衣服就是她心中的“理想伴侶”,店員就是追求她的人,她走的每一家店鋪都是她人生路上遇到的異性。
你們看,這像不像個感情故事?
愛情也是同樣的道理啊。
有人追求你的時候,你未必會感到幸福和愉快,相反會感到壓力和煩躁。
被不喜歡的人追求,你要裝作禮貌,表現自己的修養和尊重;
你暗示過對方多次“我不喜歡你,請你放棄吧”,可他依舊不為所動,厚着臉皮追求你,甚至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困擾。
可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啊,無論怎麼勉強都無法吸引到你。
但是,當你遇到了喜歡的人,在那一瞬間你就下定決心了;因為他身上的某個閃光點,深深的觸動了你心中的某個柔軟之處,讓你為之着迷。
愛情是靠吸引得到的,不是靠你苦苦追求得來的。
-02
追求到的感情,未必“順心”
第一:你給的,不是對方想要的
她喜歡吃蘋果,可你偏偏給她買了一車橘子送過去,她從小就不喜歡吃橘子,這些你是不知道的。
但你給了她一車橘子,還跟她說:“你看我多麼疼你,多麼愛你,多麼在乎你;你想吃水果,我就送給你一車水果。”
可你知道嗎?你給的,并不是她想要的。
雖然你很好,你很優秀,可并不是她喜歡的類型。
你越是追求,隻會給她造成更多的困擾,甚至讓她反感你。
愛情是投其所好,不是答非所問。
投其所好是懂她,答非所問是歧路。
第二:即便在一起,也未必合适
你苦苦追求喜歡的人許久,在一起卻發現這一切并非你想象中那麼美好。
在一起時間越久,對方身上展現出來的缺點也就越多,你忽然發現:你并沒有那麼喜歡他。
當初之是以那麼努力追求他,正是你心中的“好勝心”作祟。
如今追到手了,你才發現這感情并非你理想中的樣子。
而對于他來說,也有着差不多的念頭。
為了面子,尊重,不斷說服自己跟對方戀愛下去;最終你們将錯就錯,認知失調,誤以為彼此深愛。
可隻有你心裡知道,你所愛的人,不是眼前人。
-03
如何吸引到對的人?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來什麼樣的人。
你想要跟什麼人在一起,就接觸哪一個圈子裡的人。
如果你想找一個愛讀書,有情調的人,那就去泡圖書館,沒事就往圖書館裡面跑。
但你要是每天去酒吧,自然遇不到你想要類型的人。
圈子不同,接觸到的人自然也不同。
其次,你自己要足夠有吸引力。
一個人的吸引力,不僅僅是内在,最重要的是外在形象。
如果你總是不修邊幅,懶得打扮自己,無論你的靈魂多麼有趣,對方都懶得接近你。
而不願意接近你,又如何探索你有趣的靈魂?
最後,跟異性相處,要學會“欣賞”而不是喜歡。
欣賞,才能讓你發現對方身上的更多優點。
心理學上認為:當我們被他人認可,被關注的時候,就更願意展現自己好的一面。
你越欣賞他,他就越能給你帶來驚喜。
反之,如果從你們剛開始接觸你就表現出了強烈的好感,他會被你的主動和熱烈吓得退縮回去。
男女之間的關系是“遞進”的:
相識——了解——欣賞——信任——好感——愛意。
今日話題:
你覺得,男女相處時,“吸引力”重要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