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功德林戰俘中,軍權最高的4位将領是誰?掌握百萬大軍

解放戰争後,在功德林關押的上百位國軍進階戰俘當中,不乏大兵團司令、綏靖區長官,甚至剿總副司令這樣的角色,這些人也都是曾經在一線指揮國民黨大軍作戰,擁有實際軍隊控制權的當權派代表。當然在功德林期間他們早已沒有了軍權,身份隻是被改造人員。話雖如此,在關押的一衆軍官當中,哪4個将領曾經軍權最高呢?他們加在一起,甚至指揮過百萬人以上規模的國軍部隊作戰。我們來了解一下。

解放戰争:功德林戰俘中,軍權最高的4位将領是誰?掌握百萬大軍

第一名,杜聿明。曾指揮部隊總人數:80萬人。1948年淮海戰役,杜指揮7個機動兵團(江北中央系全部老本),外加綏靖區和徐總剿總直屬部隊共計80萬人,與我軍華野和中野兩支野戰軍在廣闊戰場上展開殊死搏鬥。原本這些部隊不歸杜指揮,而是應當由劉峙上将負責統領,但是國軍高層出于個人指揮能力和戰局演變的情況,在戰役中期把杜聿明推上了指揮官的位置。杜名義上隻是副總司令,卻是實際軍權比二級上将都要高的角色,國軍在整個戰争中的勝敗命運,此時都懸于此人肩上。不過曆來各方觀點認為,杜不應為淮海戰敗負主要責任,還是以肯定其軍事才能為主。

解放戰争:功德林戰俘中,軍權最高的4位将領是誰?掌握百萬大軍

第二名,範漢傑。曾指揮部隊人數:15萬人。48年錦州守城戰役時,範漢傑雖然握有盧浚泉6兵團及其他地方部隊共15萬人馬,看似兵力充足,卻處在極為尴尬的境地。攻城的東野大軍不光人數翻倍,還擁有國軍不曾見到過的近千門火炮組成的密集射擊陣地。不光範漢傑,換了誰守錦州都是不可能完成的。此地失守是國軍在東北區域的戰略問題,也不全是範的責任。相反他和盧浚泉二人守城時的表現還算沉穩合理,給東野造成了2萬人以上的傷亡。

解放戰争:功德林戰俘中,軍權最高的4位将領是誰?掌握百萬大軍

第三名,陳長捷。曾指揮部隊人數:13萬人。陳的情況和上面的範漢傑類似,都屬于不可為而為之。13萬人也好,15萬人也罷,在沒有對比的情況下都算是重兵了。但陳長捷靠這些人,想在80多萬東野部隊南下完成的情況下,守住天津這樣的大城,實在太難。何況陳屬于傅總司令的嫡系,守城部隊卻大部分是中央系,指揮上又是問題。最終面對30多萬氣勢正盛的東野戰士,天津城内的13萬國軍堅持了1天多一點的時間,即宣告崩潰。

解放戰争:功德林戰俘中,軍權最高的4位将領是誰?掌握百萬大軍

第四名,黃維。曾指揮部隊人數:12萬人。客觀而言,黃維的部隊雖然在四個人當中最少,但是武器水準和兵員戰鬥力,甚至要強過範漢傑和陳長捷這20多萬人的總和。因為48年掌握在黃維手上的,是國軍在華中乃至華東最強的一個野戰兵團,國民革命軍第12兵團。這個兵團被中野包圍後,僅僅用所部的卡車和吉普車圍起一個圈,就能把陣地守得水洩不通,可見其機械化程度,在當時的戰争條件下簡直是奢侈無比。不過由于戰術失當(黃維的指揮水準一直受到诟病),12兵團的精銳部隊也全部葬送在淮海戰場之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