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去世,他是“最會講故事的曆史學家”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去世,他是“最會講故事的曆史學家”

著名曆史學家、漢學家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25日聖誕節當天在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85歲。他是當代最受矚目的美國漢學家之一,他的《追尋現代中國》《太平天國》《王氏之死》等書都已經成為史學經典。據美聯社報道,史景遷的妻子金安平(Annping Chin)透露,死因是與帕金森病有關的并發症。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去世,他是“最會講故事的曆史學家”

學史以司馬遷為楷模

史景遷1936年出生于英國薩裡,父親在一家出版社和藝術畫廊工作,母親則熱衷于研究所有與法國有關的事物。1954年,史景遷從男校溫徹斯特學院畢業後在軍隊中服役了兩年,然後進入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學習。在那裡,他成為了校報的編輯,并與他人開始共同編輯文學雜志《格蘭塔》(Grant)。

1959年,在獲得了學士學位之後,史景遷前往耶魯大學攻讀研究所學生,師從著名漢學家芮瑪麗(Mary Wright)。通過芮瑪麗,史景遷認識了明清史專家房兆楹,在他的指導之下,史景遷成為了西方第一個利用台北故宮清代檔案做研究的學者。史景遷的中文名也是房兆楹所取,意思是“景仰司馬遷”。史景遷的博士論文《曹寅與康熙》以康熙寵臣曹寅的家族興衰為着眼點,描述了統治者與江南地區代表人之間的互動關系,刻畫出在康熙盛世這個表象之下的種族沖突和社會沖突。1966年,該論文出版成書,同年,史景遷加入耶魯的教師隊伍,并一直任教至2008年退休。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去世,他是“最會講故事的曆史學家”

▲史景遷在耶魯。

史景遷的學術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總共獲得過八個榮譽學位,還被邀請成為北京大學的客座教授和南京大學的榮譽教授。1979年,史景遷獲得古根海姆獎;1985年,當選為美國藝術和科學學院院士;1988年,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史景遷的第一次中國之旅是在1974年,當時他與14名耶魯教授一起前往了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等地。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去世,他是“最會講故事的曆史學家”

▲2014年,史景遷在北京大學演講後為學生簽名。

史景遷與第一任妻子的婚姻以離婚而告終。1993年,他與現任妻子金安平結婚。金安平也是房兆楹的弟子,并且也在耶魯大學曆史系任教,專攻中國思想史。

經典之作《追尋現代中國》

史景遷一生總共寫了十幾本有關中國的著作,此外還有大量的評論、散文和演講等。其中最出名的是《追尋現代中國》,這本将近870頁的作品,從17世紀的明朝鼎盛時期講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美聯社稱,這本書正如書名所暗示的那樣,史景遷像寫偵探小說那樣去介紹中國曆史,為西方讀者解密了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最複雜的國家之一。史景遷在書中提到了“世代順從的模式和義務的觀念”,以及旨在打破這些模式的叛亂和革命,無論是1644年明朝的滅亡、1911年末代皇帝的退位還是1940年代中國共産黨的勝利。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去世,他是“最會講故事的曆史學家”

《追尋現代中國》不僅受到了評論家的贊揚,還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這本書目前仍廣泛被美國大學課堂所使用。“無論問題多複雜,他(史景遷)所叙述的曆史總是生動的,總是具體的,總是可以了解的,”《紐約時報》書評人萊曼-霍普特(Christopher Lehmann-Haupt)寫道,“這本書無疑将成為這個主題的标準文本。”

史景遷在耶魯任教40多年,是學校裡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追尋現代中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他講課内容的基礎上展開的。他曾經的學生、記者、中國學者翟淑珍(Susan Jakes)回憶說,史景遷上課的節奏有條不紊、令人着迷,能同時兼顧宏大的主題和精準的細節。“這些講課給人一種精雕細琢的短篇小說,有時候甚至是長篇小說的感覺。它們的标題很有欺騙性:‘下面的風景’‘一切都在翻譯之中’‘闖入世界’‘炸彈和鋼琴’——它們逐層遞進,并以驚人的啟示或安靜的詩句結束。”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去世,他是“最會講故事的曆史學家”

“最會講故事的曆史學家”

史景遷文采斐然,奠定了中國史“叙事轉向”(narrative turn)的典範,達到了“文史合一”的境界。他的寫作注重文本的趣味性和知識性,絕大部分著作都聚焦于個體在中國近代史動蕩洪流中的命運與掙紮。

史景遷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曆史學家”,他的《王氏之死》就是從古籍的寥寥幾行字中,抽取了一個既沒有生平也不了解情感,充滿空白、連名字都沒有的死者王氏,然後基于其他史料還原了她被丈夫殺害的“犯罪現場”。《王氏之死》所依賴的史料既有地方志,也有《聊齋志異》這樣的虛構作品,這使得整部作品擁有了妖狐、法術、刺客等“想象”。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去世,他是“最會講故事的曆史學家”

在另一部著作《康熙》之中,史景遷利用一種不同尋常的技術将康熙這一曆史人物帶到了讀者面前。“史景遷用他自己的話向我們介紹了這位君主,”曆史學家和漢學家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在2004年史景遷成為美國曆史協會主席時發表的演講中說道,“康熙直接與讀者進行交談——至少看起來是這樣。這本書是有争議的,因為皇帝的講話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從無數的資料中拼貼出來的。但康熙的聲音生動且令人信服,這本書突破了漢學家傳統閱聽人的限制,接觸到了更廣泛的公衆。”

已故美國漢學家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生前在評價史景遷時說道:“通過真切摹寫出人物的品性及其處境,史景遷親切地帶領我們走進這些人的生命,讓我們仿佛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仿佛跟他們有過直接的交流。這種感覺,隻有最好的曆史作品裡才能賦予。”曆史學家許倬雲也曾說:“給史景遷一本電話簿,他可以從第一頁的人名開始編故事,編到最後一個人名。”

新聞及圖檔來源:美聯社、紐約時報、搜狐,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