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前幾天大家都忙着祝王安石一千歲生日快樂,然後我就發現大家使用的王安石畫像都不太一樣,索性就來聊聊“王安石的形象”。

這個話題可能有點枯燥,試圖感興趣的大概可以看作“古人真實形象的探尋與再現”。啊,換個題目果然看起來高大上了不少呢!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王安石1000周年誕辰當天截屏

一般來說,像王安石這樣當過官的大佬,都會留下畫像,但不一定是王安石留下的,也可能是王安石的後人、我們的先人留下的。

簡單說來,我們所能看到的名人形象主要能分兩個大類,一種是形象比較端正的個人肖像畫,有全身的也有半身的,一般會收錄在祠堂、族譜、作品集裡和名人畫像輯錄裡,另一種則會附帶情境,姿态随意,多以故事性的文人畫形式出現。由于前者的身份更确定,本身用途也更嚴肅,是以像教科書以及這次“生日會”裡用到的多是這種。

如國家圖書館舉辦“千年回望王安石——紀念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百部經典》閱讀推廣特别活動裡,王安石的形象明顯有别于宋代裝飾,而是一身明朝人打扮。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圖檔來源:新華網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國家博物館藏王安石像

這幅畫像據傳原來是挂在撫州“荊國公祠”中,“為其生前畫像唯一摹本”。“荊國公祠”也就是現在的撫州王安石紀念館,原來是安石先祖故居,在他過世之後就建為祠堂,上世紀四十年代被日軍炸毀、六十年代又遭劫難被拆毀,如今的紀念館是八十年代重建的。

正祠内正中供奉王安石生前畫像,“著帽束帶,神采如生”。這幅畫像是王氏子弟從金陵定林庵牆上臨摹來的副本,并配上王安石夫人吳氏的畫像,一同供奉在祠堂内,後定林庵遭水毀,這張一直由王氏後裔儲存下來的王安石畫像的摹本,便成為一件珍貴的文物資料,解放後已交國家博物館收藏。

盡管很多資料裡提到,這張摹本是宋代流傳之物,但隻要了解服飾史就可以明顯發現存有疑惑。這次江西博物館舉辦的“千載一瞬——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特展”裡海報圖中出現了幾乎是一樣的形象,甚至比國博這張摹本更完整。而江西博物館館藏這張就明确寫出為明代的王安石像軸。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圖檔來源:江西博物館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江西博物館館藏 明代王安石像軸

但這個形象對我們來說終歸是陌生的,甚至于在此之前大家都不太能搞清楚國家博物館館藏的是上面的哪一張。更為人所熟知的、也是印入一些教科書的,也更符合大家對于王安石形象想象的其實是下面這張。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宋丞相王荊公安石

這張出自南薰殿的《曆代聖賢名人像》,形象更具宋代風格,乃至于一些王安石相關的連環畫、雕塑等也是從這個畫像衍生而來。

南薰殿是一個提到古代名人形象常常會繞不開的地方,因為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帝後、名臣、聖賢的形象,大多來自于這個地方。清乾隆時期将内務府中的前朝畫像進行整理,并将損壞缺漏的進行補繕重裝,而後藏于南薰殿,其中宋元明的帝後畫像較為完整,常常學者們讨論時引用的就是這些。

學者引用和形象塑造之間,還是有差異的,尤其這個形象貌似很符合人們對于王安石的想象,而實際上更代表的是他的年代與身份。一旦有相似的人物出現,就會令人模糊,比如同出《曆代聖賢名人像》的範仲淹像,大概也就是胖點而已。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宋參政範文正公仲淹

南薰殿這批畫像究竟繪于何時,哪些是明朝所繪,哪些又是清朝所補,學者們還是有些争議的,這争議甚至可以精确到某一張畫像。像王安石的《曆代聖賢名人像》基本認為是明朝繪制,但不一定是明朝原創,與一般認為是南宋繪制的宋帝畫像相比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是以明朝畫師或許參考過宋代的版本。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宋哲宗像

比較可惜的是,由于曆史原因,南薰殿畫像如今分藏于北京故宮、國家博物館、台北故宮等處,以台北故宮居多,還有一些曾被記載卻目前未見蹤迹的。

另外還有一個也比較少見,但比較休閑打扮的王安石形象,出自清人上官周的《晚笑堂畫傳》。其實清人畫過很多名人畫像集,也算是一個古人形象的重要來源。由于清代裝束相比之前有了更大的颠覆變化,不少形象也看得出有所藍本。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上官周《晚笑堂畫傳》

然而這個王安石形象不僅冷門,還很容易錯認,相信十個人裡有九個會叫他“蘇東坡”。這是因為相比王安石的形象模糊,千古“頂流”蘇東坡的典型形象十分鮮明,就是頭戴東坡巾的文士妝扮,盡管這個形象從來也沒有獨屬于蘇東坡過,但不妨礙大家覺得蘇東坡就該是這樣。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明 仇英,赤壁圖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清 蔡嘉,東坡先生像

雖然蘇轼留下來的形象,還有一類是戴笠穿屐的,但可能是東坡巾名字都叫這個了,不扣給蘇轼也不太合适,于是,蘇轼的形象總也離不開這種。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蘇轼的笠屐形象

這裡要插上一嘴,王安石的第一種形象所戴的就是前陣子在劇粉圈子裡攪動過好幾次風波的明代大帽,而蘇轼的笠屐形象也是風波裡會提到的笠帽。其實多看幾眼這些畫像就能明白,它們之間是有差別的,不論是哪一種想要讓觀衆與韓劇中的形象混淆都不那麼容易,前提是要老老實實照着做。是以,那些風波裡關節,根本不管曆史,單純就是影視劇制作範疇内的。問題來了,影視劇為啥不做成這些本來就不易混淆的樣子,是不會、不能,還是不願呢?

回到形象這個問題,“蘇轼”要做的是如何打破固有印象,類似我們之前說過的《難以還原的“秋瑾”:曆史人物上熒幕,要寫實性還是符号化?》,而“王安石”要做的是如何建立讓觀衆看得懂、記得住、能接受的形象。這就要把人物放到具有故事性的情境裡,也就是第二類圖像。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紀錄片《蘇東坡》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王安石紀念館雕像

盡管“蘇轼”“王安石”形象打造各有側重,但他倆其實又是常常一起出現的,畢竟兩人同處一個時代,而且至少從元雜劇開始王安石就在蘇轼的故事裡擔任反派。

由于今年王安石1000周年誕辰恰逢四六級考試,學生們結結實實玩了一波梗,或許給了大家一種王安石這個古人還挺萌的錯覺的,但他在宋人筆記裡并不是一個特别正面的形象,還用“貛”“野狐”“雞”之類的動物妖魔它。甚至還有将亡宋的責任怪在他的頭上,網上喜愛王安石的人将此戲稱為“大宋妖妃王安石”,哈哈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王安石還有一個稱呼叫“拗相公”,就是說他性格執拗狹隘。明代《警世通言》裡就有兩個關于王安石的故事,一褒一貶。其中《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取材宋人話本,講的是他卸任宰相外任的路上聽到百姓對他新法的評價,幾乎全是怨怼之聲。另一則《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或為馮夢龍花了大力氣進行改編或原創的,其中蘇轼的形象是有些自傲的才子,而王安石則被刻畫成有才情的老者,幾乎将他倆的形象掉了頭。

明代這樣的書籍一般配有版畫,是以也就看到這兩則故事裡的部分情景畫面。雖然版畫中的人物一般比較中規中矩,但結合故事情節也可以勾勒出大概的面貌。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拗相公飲恨半山堂

除了帶有戲說性質的故事,還有寄托文人理想的一些畫作。

如這次“千載一瞬——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特展”會拿出來的明代《耆英勝會圖》,畫中表現是以司馬光為首的一群反對王安石新法的士大夫聚會。是以慘還是王安石慘,自己一千歲生日的重磅展品之一竟然是杯葛自己的小團體合影。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明代耆英勝會圖

這個題材的畫作不僅僅隻有這幅,台北故宮也藏有一幅《宋人畫洛陽耆英會圖》,以及據說河南省博物院企圖拍下但由于資金籌措而流落民間的《文潞公耆英會圖》(成交價1.98億),可見這場洛陽聚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宋人畫洛陽耆英會圖

畫中人物裡雖然沒有王安石(王安石是被排擠的對象,哈哈),但可以從中映照王安石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畫作并不一定是曆史的寫實妝扮,因為它們往往并不作于當時當代,并且是以藝術品的形式而誕生的,影視劇可以借此參考塑造古人,但作為考據則要慎之又慎。

另外與王安石有關繪畫熱門題材是“四相簪花”、“簪花進爵”,典故出自韓琦邀請王安石等人賞花,而後四人都做到了宰相。這個的彩頭太好了,是以相關的畫作在明清時期更是層出不窮。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清 黃慎,簪花進爵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 清 黃慎,韓魏公簪金帶圍圖

這些畫裡所繪之人也并非王安石,形象上前面提到的《晚笑堂畫傳》中的王安石很像,基本代表了清朝人對此的感受。

很多人會因為清代畫家所處時代與王安石就相距更加遙遠,考據價值更小,而忽略清代的繪畫資料。事實上,清代畫作并非一無是處,恰恰相反,清代對于古人形象的塑造幾乎奠定了後世(啊,就是我們)對于古人形象的預設設定,是一種并不符合曆史現實但十分符合曆史想象的形象。

對于曆史人物、曆史故事的再現與演繹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要在曆史與想象、真實與美感之間尋找平衡。很多人覺得前者很難,其實前者反而是容易的,找個好顧問,聽顧問的話去做,基本及格線是沒問題的。難的是後面那個,“想象”、“美感”都是抓不住的東西,但并非無迹可尋的。“想象”基于認知,“美感”基于了解,這些都可以逐層剖析。曆史上真實的王安石隻有一個,但故事裡的王安石可以是“大宋肱股”,也可以是“大宋妖妃”,這些都在影響着他的形象塑造。

來重新認識一下,1000歲的“王安石”能長成啥樣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标注,文章為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并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檔、視訊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随時與我們聯系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着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如果喜歡 記得關注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援

繼續閱讀